张晓静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收治的NS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NS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支气管扩张症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是一种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症,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树病理性、永久性扩张[1]。该病在我国为少见病,基础疾病较多,合并急性感染时,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因此应根据不同患者疾病及生理特点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永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新县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舒张末内径(LAE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LVEF、LVED、LA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5—12月收治的迁延性腹泻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促消化、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布拉酵母菌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胞免疫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营养情况,尽快达到止泻效果,提升患儿的自身免疫力。
作者:欧阳仁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结合所在医院开展内分泌科临床药学服务,针对内分泌科疾病及并发症治疗提供咨询并提出用药建议,促进药物合理应用,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在药物咨询过程中临床药师不仅能增加新的药学知识,还能学到临床知识,促进自身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临床药学的学科水平。
作者:闫德峰;裴慧;张健;臧传军;黄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千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 F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以及严重的脏器损害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洪彬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开滦医疗集团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医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睢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4、12周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LDL-C、hs-CRP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1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4、1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46%( 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显著,可改善ACS患者血清TC、LDL-C、hs-CRP和CK-MB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周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榆树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6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14%,高于对照组的60.82%(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白介素6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白介素6水平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先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2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ET—1水平。
作者:林百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抚州市高新产业园区崇岗镇卫生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呼吸峰值流速( PEF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R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茶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需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去泡剂组( A组)30例,链霉蛋白酶组(B组)31例,联合组(C组)33例。A组患者胃镜检查前15min仅给予去泡剂,B组患者胃镜检查前15min仅给予链霉蛋白酶,C组患者胃镜检查前15min予以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观察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胃不同部位可见度评分,内镜操作时间。结果 A组患者胃窦部、胃体下部、胃体上部、胃底的可见度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胃体上部与胃底的可见度评分高于C组,B组患者胃窦部、胃体下部、胃体上部、胃底的可见度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内镜操作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内镜操作时间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镜检查时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获得良好胃内可见度,缩短胃镜操作时间,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鹤;梁晓燕;伦伟健;刘浏;王泽伟;孔结慧;贾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成微创组和保守组,每组55例。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优良率(81.82%)高于保守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治疗3d、7d、14d、28d的血肿及水肿体积均小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血肿及脑水肿体积。
作者:林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云克治疗Graves眼病( GO)所致突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9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确诊的GO所致突眼患者85例,均予以云克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显效11例(12.9%),有效58例(68.3%),无效16例(18.8%),总有效率为81.2%。轻度突眼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中度突眼患者及重度突眼患者,中度突眼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重度突眼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突眼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及疗程结束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亦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云克治疗GO所致突眼的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志;梅嘉;范莉芸;夏亮;陆涤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小青龙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5例(16.7%),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复发,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协同性良好。
作者:汪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药师参与1例高血压合并痛风典型病例的用药指导,对各类抗高血压药和抗痛风药进行比较,提出合理选择药物的建议。该病例为中年男性,缺乏运动,有高血压病史,出现痛风急性发作。选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具有降尿酸作用的氯沙坦钾片治疗后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抗痛风治疗采用指南推荐的新方法,用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文加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日,JACC Heart Failure上一项研究显示,10mg马西替坦可明显降低症状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全因住院风险和住院率。马西替坦是一种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欧盟和美国于2013年批准其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上市申请。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事件驱动的3期试验( SERAPHIN研究),纳入了742例12岁或以上有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自39个国家的151个中心,其中女性占76.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岁。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3mg马西替坦组的全因住院风险无明显下降,但全因住院率明显降低了20.5%,全因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30.6%;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风险降低了42.7%,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率降低了44.5%,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53.3%。与安慰剂组相比,10mg马西替坦组的全因住院风险明显降低,全因住院率明显降低了33.1%,全因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31.0%;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风险降低了51.6%,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率降低了49.8%,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52.3%。研究者表示,10mg马西替坦组全因住院风险和住院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风险和住院率的明显降低。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3mg马西替坦组和10mg马西替坦组非肺动脉高压相关的住院风险相似。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花垣县民族中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予以优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摄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摄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
作者:石云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接诊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为(45×14)min,短于观察组的(73×14)min(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1%,高于观察组的9.52%(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学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细胞毒药物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生殖毒性、低剂量时可致系列器官毒性的药物。随着对细胞毒药物危害的认识加深,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建立以配置细胞毒药物为主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由于细胞毒药物的特殊性,其在临床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PIVAS药师对药物有深入的了解,如配置药品的溶媒、推荐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静脉滴注速度、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等。本文对PIVAS药师在审核医嘱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有效提高了调配医嘱的准确性,有助于减少不合理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柯秀芬;文娱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