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林百顺

关键词:颅内血栓形成, 奥扎格雷钠, 脑心通,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2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ET—1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贵港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19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A组单纯采用直肠内置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B组单纯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直肠内置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A组与对照B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穴位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邓远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美容缝合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美容缝合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运城市垣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缝合方式将患者分为美容缝合组与常规缝合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创口愈合情况(创口感染、创口崩裂、创口对位不齐)、术后瘢痕大小及术后瘢痕评分。结果美容缝合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长于常规缝合组( P<0.01);美容缝合组患者创口感染、创口崩裂、创口对位不齐发生率低于常规缝合组(P<0.05);美容缝合组患者术后瘢痕小于常规缝合组(P<0.01);美容缝合组患者术后瘢痕评分高于常规缝合组( P<0.01)。结论美容缝合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创口愈合质量,缩小瘢痕,避免创口崩裂。

    作者:王立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西药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西药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东医院收治的182例痔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中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及20d,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药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各类痔疮的效果均较好。

    作者:程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02例,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每组51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PCT<0.5μg/L比例小于对照组,≥0.5μg/L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72.6%(37/51),高于对照组的43.1%(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T含量的测定有助于区分儿童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是确诊细菌感染与否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2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ET—1水平。

    作者:林百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方法对灵川县中医医院各科室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83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住院患者5283人次,实查5030人次,实查率为95.2%;医院感染38人次,感染现患率为7.6%;迟报4人次,迟报率为7.1%;未发现漏报人数。56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5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4例,下呼吸道感染11例;56例感染患者中有5例为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503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为70.0%(3521/5030),Ⅰ联使用率为55.0%(1936/3521),Ⅱ联使用率为42.0%(1478/3521),Ⅲ联使用率为3.0%(105/3521)。以治疗为目的的使用率为68.00%(2394/3521),以预防为目的的使用率为32.00%(1127/3521)。结论本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较高,应该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院内感染迟报率较高;没有发现漏报的医院感染例数。

    作者:蒋仙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应用于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7月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各种类型皮肤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护患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环境达标率、技术水平达标率及健康宣教知识达标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住院环境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技术水平及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皮肤科临床护理当中加入护患沟通,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刘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千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 F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以及严重的脏器损害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洪彬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忻州市神池县贺职乡卫生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美拉唑钠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诊断并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抗凝、控制血压、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27,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 CSS)评分高于对照组( t =2.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郝鸿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对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急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退药处方13088张,退药处方127张,退药率达0.97%,退药主要原因有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医生处方不当、电脑录入错误、药房缺药、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等。结论应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以减少退药。

    作者:贾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灵丘县人民医院诊断并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头孢拉定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时间为7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4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5,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t=2.21,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范志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诺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

    作者:蒋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5—12月收治的迁延性腹泻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促消化、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布拉酵母菌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胞免疫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营养情况,尽快达到止泻效果,提升患儿的自身免疫力。

    作者:欧阳仁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河池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长期卧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情况、对疾病的耐受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12%(6/50)〕低于对照组〔28%(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疾病的耐受性〔82%(41/50)〕高于对照组〔66%(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韦美英;覃秀娟;韦冬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临床用药时间经验总结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社区医院常见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可引发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多种并发症,故控制血糖对防范并发症尤为重要。为保证准确掌握降糖药的用药时间,减少低血糖对心、脑等靶器官的损害,现将降糖药研究进展及用药时间进行总结。

    作者:尤志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榆树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34,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为(104.2×12.0)分,高于对照组的(69.4×10.4)分(t=7.89,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3,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为(74.2×8.7)分,高于对照组的(48.3 × 7.9)分( t=6.78,P<0.05)。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1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原平市长梁沟镇卫生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门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用药依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高青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血压合并痛风的用药指导:附典型病例

    本文通过药师参与1例高血压合并痛风典型病例的用药指导,对各类抗高血压药和抗痛风药进行比较,提出合理选择药物的建议。该病例为中年男性,缺乏运动,有高血压病史,出现痛风急性发作。选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具有降尿酸作用的氯沙坦钾片治疗后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抗痛风治疗采用指南推荐的新方法,用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文加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产褥期妇女9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5.7×1.5)d,短于对照组的(8.3×3.0)d;观察组产妇住院费用为(2260.5×522.4)元,低于对照组的(2886.4×414.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产妇满意率高,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熊亚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