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鸿斌
目的:探究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第一济困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出现1例(3.2%)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出现3例(9.7%)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任江雁;孙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日,JACC Heart Failure上一项研究显示,10mg马西替坦可明显降低症状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全因住院风险和住院率。马西替坦是一种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欧盟和美国于2013年批准其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上市申请。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事件驱动的3期试验( SERAPHIN研究),纳入了742例12岁或以上有症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自39个国家的151个中心,其中女性占76.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岁。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3mg马西替坦组的全因住院风险无明显下降,但全因住院率明显降低了20.5%,全因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30.6%;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风险降低了42.7%,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率降低了44.5%,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53.3%。与安慰剂组相比,10mg马西替坦组的全因住院风险明显降低,全因住院率明显降低了33.1%,全因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31.0%;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风险降低了51.6%,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率降低了49.8%,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52.3%。研究者表示,10mg马西替坦组全因住院风险和住院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住院风险和住院率的明显降低。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3mg马西替坦组和10mg马西替坦组非肺动脉高压相关的住院风险相似。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2011年5—11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池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诊断并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临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6个月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90,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t=2.31,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明显,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田生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产褥期妇女9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5.7×1.5)d,短于对照组的(8.3×3.0)d;观察组产妇住院费用为(2260.5×522.4)元,低于对照组的(2886.4×414.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产妇满意率高,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熊亚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 PCT)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组,52例非脓毒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56例脓毒性疾病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法( ELFA)检查的血浆PCT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结果患者的PCT水平,评价PCT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血浆患者PCT水平为(14.2×8.8)ng/ml,低于死亡患者的(56.8 × 20.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定量检测可直接用于临床细菌感染诊断过程中,有效提示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且可根据PCT值直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效果。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桑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WBB系统的指导下,24例患者椎体切除23个节段,16例患者后弓切除10个节段,12例患者脊椎完全切除12个节段,4例其他。患者术后疼痛改善优良率为96.15%,高于术前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术后神经功能A级、B级、C级比例较术前减少,D级、E级比例较术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随访时SF—36评分为(60.3×1.3)分,高于术前的(38.3 × 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52例患者中总复发率为7.69%(4/52),均无脊柱不稳、内固定松脱等情况。结论手术切除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谷和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肠道门诊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276例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患儿治疗依从率和患儿及家属治疗后各项满意情况。结果护理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总了解率为92.03%,高于对照组的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8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肠道疾病患儿家属在门诊过程中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协助患儿进行各项治疗,有利于患儿及时就诊治疗,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薛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3月洛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肺心病高粘血症患者46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
作者:董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社区医院常见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可引发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多种并发症,故控制血糖对防范并发症尤为重要。为保证准确掌握降糖药的用药时间,减少低血糖对心、脑等靶器官的损害,现将降糖药研究进展及用药时间进行总结。
作者:尤志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术前均抽取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术后每3个月抽取外周血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1次。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加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罗芳;石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淮安市淮安区肿瘤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 1%,高于对照组的8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 7%,高于对照组的7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苏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山西同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风险安全事故16例(17.8%),观察组出现2例(2.2%),两组风险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6,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中效果确切,可减少风险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5—12月收治的迁延性腹泻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促消化、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布拉酵母菌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细胞免疫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营养情况,尽快达到止泻效果,提升患儿的自身免疫力。
作者:欧阳仁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不良反应(恶心、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腹部疼痛,不良反应少。
作者:覃树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牙周炎采用综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赤峰宝山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5.9%),对照组患者复发12例(23.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P=0.01)。结论牙周炎综合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王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县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诊断并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不但能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秦利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小儿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喘鸣音及喘憋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喘鸣音及喘憋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艾良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榆树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6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14%,高于对照组的60.82%(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白介素6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白介素6水平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先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新县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舒张末内径(LAE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LVEF、LVED、LA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