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霞
支气管扩张症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是一种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症,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树病理性、永久性扩张[1]。该病在我国为少见病,基础疾病较多,合并急性感染时,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因此应根据不同患者疾病及生理特点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永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西药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东医院收治的182例痔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中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内痔、外痔、混合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及20d,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药联合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敷治疗各类痔疮的效果均较好。
作者:程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 PCT)定量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组,52例非脓毒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56例脓毒性疾病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法( ELFA)检查的血浆PCT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结果患者的PCT水平,评价PCT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血浆患者PCT水平为(14.2×8.8)ng/ml,低于死亡患者的(56.8 × 20.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定量检测可直接用于临床细菌感染诊断过程中,有效提示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且可根据PCT值直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效果。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钙尔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骨密度( BMD)、血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 PTH)〕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33/4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D、BGP、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BMD、BGP均高于对照组,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骨密度指标。
作者:刘坤;江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02例,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每组51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PCT<0.5μg/L比例小于对照组,≥0.5μg/L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72.6%(37/51),高于对照组的43.1%(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T含量的测定有助于区分儿童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是确诊细菌感染与否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成微创组和保守组,每组55例。保守组采用保守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优良率(81.82%)高于保守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治疗3d、7d、14d、28d的血肿及水肿体积均小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血肿及脑水肿体积。
作者:林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体动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动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麻醉能缩短患儿术后的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国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惠州市博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肺功能。
作者:黄水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定襄县蒋村乡卫生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恶化率、肾功能恶化率、再住院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汉族。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余,尿频、尿急3d”于2014—05—29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100 mm Hg(1 mm Hg=0.133kPa)。诊断为:(1)2型糖尿病;(2)尿路感染;(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为170/120 mm Hg,规律使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未监测血压;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中毒、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作者:郭继华;蒋凤康;彭竞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于东营市胜利油田现河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行为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周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 DBP)和收缩压( S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责任、意向、吸烟、态度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增强用药依从性。
作者: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疗安全是全社会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昆山市宗仁卿纪念医院通过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明确药品目录,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在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提高了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了医、药、护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用药差错,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的医疗风险,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君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消除产后痔疮水肿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平湖市乍浦镇医院收治的产后痔疮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外部擦拭马应龙痔疮膏护理,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痔疮水肿疼痛评分、产褥期痔疮手术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24h、48h、72h痔疮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热敷可有效消除产后痔疮水肿疼痛。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云克治疗Graves眼病( GO)所致突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9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确诊的GO所致突眼患者85例,均予以云克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显效11例(12.9%),有效58例(68.3%),无效16例(18.8%),总有效率为81.2%。轻度突眼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中度突眼患者及重度突眼患者,中度突眼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重度突眼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突眼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及疗程结束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亦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云克治疗GO所致突眼的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志;梅嘉;范莉芸;夏亮;陆涤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阳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其肝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收治的NS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NS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术前均抽取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术后每3个月抽取外周血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1次。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加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罗芳;石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MI患者6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控制心房纤颤,提高院内急诊质量。
作者:金英;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睢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4、12周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LDL-C、hs-CRP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1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4、1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46%( 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显著,可改善ACS患者血清TC、LDL-C、hs-CRP和CK-MB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周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