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呼吸机在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李蓓蓓;刘同祥

关键词:有创呼吸机, 重度急性心力衰竭, 血气分析, BNP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临床诊断为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且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急行经口鼻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h后、撤机后血气分析及B型脑钠肽前体测定( BNP)。结果所有患者中治疗后24h,有效22例,无效14例,有效率61.11%。其中患者要求主动出院10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心源性休克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所有患者经有创呼吸机治疗后缺氧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治疗24h后、撤机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效患者(22例)血浆脑钠肽水平降低较无效患者(14例)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已出现昏迷、濒临死亡,及时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可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CO2潴留,血浆脑钠肽( BNP)明显降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加兰他敏治疗,疗程为3个月。通过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的评分变化,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晓静;魏树林;初丽敏;黄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GC-1可以加速机体脂肪细胞代谢燃烧脂肪

    近日,休斯敦卫理公会研究所( Houston 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实验性药物或可促进小鼠脂肪和体质量下降。相关研究在圣地亚哥举办的第97届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 ENDO2015)上发表。这种药物名为GC-1,其可以加速机体脂肪细胞代谢燃烧脂肪。研究者Kevin Phillips博士表示GC-1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机体的代谢率,从本质上将有害的白色脂肪( white fat)转化成为有益的褐色脂肪( brown fat),白色脂肪往往那个可以储存过多热量,而且其和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直接相关,而褐色脂肪可以燃烧掉更多能量。研究者表示,GC-1可以通过激活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受体来将白色脂肪转化为褐色脂肪,甲状腺激素受体在调节机体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以将食物转化成为能量,同时还可以帮助进行机体的适应性发热作用,即机体将过度的能量转化为热释放出去。如今研究者已经用这种名为GC-1的药物在成千上万只小鼠中进行了测试,研究者给予肥胖、遗传性肥胖及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每天进行GC-1服用。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前相关凝血指标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相关凝血指标情况,探讨这些指标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2012年6月于医院分娩的156例孕妇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于医院体检的10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2组人群均在空腹状态下抽血检查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血PLT及TT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试验组血 APTT、PT、FIB、D-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进行PLT、PT、TT、APTT、FIB、D-D等相关凝血指标的检测,对了解孕妇产前凝血情况,预防产妇产后异常出血、产程异常和产后大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雷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放环1~3个月之后,月经过多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氨基己酸西药治疗,每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氨基己酸,每次1g,每天3次,连续6d为1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观察组50例患者使用宫血宁胶囊治疗,每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宫血宁胶囊,每次0.26g,每天3次,连续6d为1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2组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临床因素及防治措施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科技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灭菌制剂[1]。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制剂的近代创新,是中医药行业的一大进步,是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与化学药物剂型相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该类制剂具有药效快、疗效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危重病、疑难重症等治疗。现阶段,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远远高于其他中药制剂。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到中药制剂研发、上市后的药品再评价与监管等多个环节,应对与处置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2]。本文分析临床使用各环节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探讨临床处置方法与防治措施,以期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易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爱可泰隆Uptravi 新药申请获FDA审评

    爱可泰隆新型肺动脉高压药物Uptravi( selexipag)的新药申请获美国FDA采用标准审评程序来审评。Uptravi新药申请在去年12月22日提交到美国FDA,爱可泰隆预测整个审评过程从现在算起要花费12个月。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测黄胆仪检测值分组在1200例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对经皮黄疸仪检测值分组对诊治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及婴儿,依据经皮黄疸胆仪检测值的高低进行分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任意部位﹥13mg/dl为A组125例,﹥10~12.9mg/dl为B组468例,7~9.9mg/dl为C组421例,5~6.9mg/dl为D组186例,根据分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和干预措施,A组采用光疗及综合治疗,B组采用口服茵栀黄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C组口服妈咪爱治疗,D组未给予药物治疗仅进行日光浴和口服葡萄糖水处理。结果4组经治疗﹥12d后内经皮胆红素测定值降至﹤5mg/dl患者比例均﹥90%。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经皮黄疸仪)值分组对诊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红仙;李玉梅;洪珍;他红艳;高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34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简要分析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脑供血不足眩晕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等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疾病时,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颅外脑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颅外脑血管狭窄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并均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83.75%患者血管狭窄部位恢复正常(包括形态及直径)67例(83.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所有患者均给予1年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100.00%),其中支架内再狭窄15例(18.75%),与未发生再狭窄几率8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赵辰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化疗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措施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化疗药物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但是它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损伤人体正常的细胞。笔者就化疗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作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运动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运动干预疗法;对照Ⅰ组采用运动疗法;对照Ⅱ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早产儿、巨大儿、胎粪污染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联合运动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快,痛苦小,应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王力朋;张国锋;沈洋;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眩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眩晕(颈性)与脑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头晕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TCD)探测双侧MCA、ACA、VA及BA。结果血流速度增高者27例(43.55%),男12例(44.44%),女15例(55.56%),年龄25~70岁。血流速度减低者25例(40.32%),男4例(16%),女21例(84%),年龄25~71岁。且性别与不同年龄间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有关,提示颈性眩晕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作者:吕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儿科输液处方用药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儿科药房31d的处方3100张,对输液处方进行用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输液处方1428张(46.06%),其中抗菌药使用率高的是阿奇霉素,头孢唑肟使用率次之。≥2种药物联合或配伍用药的输液处方占被查处方的84.94%;输液中存在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间隔时间太短,疗程偏长的不合理现象。结论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欠合理,应当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和安全性。

    作者:汪祝青;朱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取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之内,通过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和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例,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 A组)12例和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 B组)6例,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zx 能评分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2例(16.7%)明显低于B组4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选用DHS,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严重,尤其是EvansⅢ、Ⅳ型骨折,股骨内后壁缺损缺乏支撑,股骨外侧皮质被骨折线累纹或大粗隆处呈冠状面骨折者及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PFNA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文明;赵昌平;王亚军;于建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等卫护校临床教学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医学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常难以跟上临床实际应用的更新速度,尤其以专科护理操作较为明显。这部分内容虽然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难免和医院实际工作有脱节。而教师作为护理教学的引领者,为培养护理岗位的实用型人才,需将护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应用接轨,使护理毕业生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荷;杨旭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宗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偏头痛中医药辨证治疗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反复发作不仅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而且可以导致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甚至失业,失去其照顾家庭或履行社会义务的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属于祖国医学中“头痛”、“头风”等的范畴,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一般人群发病率达到5%,男女比例1:4,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头痛家族史,典型发作有恶心、呕吐、畏光等先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对68例头痛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5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西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伊托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伊托必利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快速缓解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