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器滤后胆汁在鼻饲中的应用

刘彩霞;李金风

关键词:输血器, 自体胆汁, 鼻饲,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术后患者, 结肠癌, 回收, 过滤, 方法, 安全
摘要: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09年5月期间,采用对患者进行自体胆汁回收,经输血器过滤后,对1例结肠癌扩大术后患者进行鼻饲,发现该方法简便,安全,鼻饲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

    一台成功的手术,是由医生、麻醉、护士的密切配合来完成的,术中病人能否安全度过手术期,除与手术医生的业务技术水平、麻醉医生的麻醉效果、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来自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本文浅谈器械护士如何做好手术配合.

    作者:张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家庭支持慢性肝病自然疗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自然疗法家庭支持与疾病恢复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肝病患者给予家庭支持,完全依从健康治疗行为的分为支持组,不能完全依从健康治疗建议行为、家庭成员保留自由方式为对照组,进行问卷随访调查对比.结果 家庭支持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支持对慢性乙肝的病情变化有直接影响.

    作者:尤玉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道

    患者李XX,女,15岁,口服卡马西平97片半小时后出现站立不稳,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5mmHg.嗜睡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0mm,对光反应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急诊给予洗胃、保护胃黏膜、保肝、维持水电平衡等治疗.病人逐渐出现阵发性烦躁,继而昏迷.

    作者:苏春花;王世军;吕凤华;韩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居民血糖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复查乡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 对1783位农村初检空腹血糖高者进行询问病史,空腹血糖复检,做糖耐量试验.结果 空腹血糖值受检验方法及饮食影响,单次检验结果有很大误差,不同性别人群血糖异常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与血糖异常人群糖耐受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我们要做好三级预防,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通过组织质量管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对护理文书描述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对策,建立护理文书书写模板,进行护理病历书写培训,提高了整体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书的水平,实现了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达标.

    作者:董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如何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应该受到每个护理工作者及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我院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徐绍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师生双向提问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向提问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2008年在我院实习的112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5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双向提问式教学法,于出科前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提问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王建芸;梁锦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术后随访12-24月,按Frankel评分判断恢复情况.结果 除1例于术后1周内死亡外,其余14例全部得到随访,A级3例, B级3例,C级2例,D级3例,E级3例.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应用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治疗,确有实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红钧;吴云县;孙国顺;何实为;王德芳;苏云鹏;许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体会

    为了适应手术病人的需求,更好地解决术中有关的健康问题,使手术全过程得到顺利进行,自1999年以来我们手术室开展了整体护理工作,深受手术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并取得了意外临床效果.下面就我们的工作程序谈一下临床体会.

    作者:刘春芳;尹豪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对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及四维超声对孕中晚期孕妇作颌面部扫查,二维采用胎儿鼻唇冠状切、矢状切及横切面探查,显示胎儿上唇、牙槽突及腭的回声有无连续性中断及错位.结果 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15例,其中单纯唇裂2例,单侧唇腭裂5例,双侧唇腭裂7例,正中唇腭裂1例.结论 胎儿唇腭裂是胎儿颌面部常见畸形,产前检查能观察胎儿鼻唇及硬腭的结构,是筛查胎儿唇腭裂的重要手段,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血管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的TIA更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现分析我院4年来28例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文玲;张弘娟;常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梅毒分娩期的护理及职业防护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产生各种严重症状及体征[1].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助产士随时与梅毒产妇进行接触:观察产程、协助生活护理、接生等,发生意外损伤后,可通过血液、羊水传播给助产士,因此做好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董艳梅;陈秀芸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输血器滤后胆汁在鼻饲中的应用

    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09年5月期间,采用对患者进行自体胆汁回收,经输血器过滤后,对1例结肠癌扩大术后患者进行鼻饲,发现该方法简便,安全,鼻饲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霞;李金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8例呼吸困难病人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由肺内各种疾病感染并发呼吸困难临床较常见,采用气管切开是紧急抢救的有效方法.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38例呼吸困难病人,对其中18例危重者进行气管切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护士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寻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1].医患关系既受到经济社会大环境和医疗卫生小环境的影响,又与每个医务人员的行为有着直接关系.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也应当采取有效行为,积极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中去,这是全体护理人员的社会职责.

    作者:张建英;程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0薇桥线在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中的应用

    阴道分娩时由于会阴体过紧或胎儿过大,产前或吸引器助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时常需做会阴侧切术[1].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为防止会阴Ⅲ度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尽快娩出胎儿,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会阴切开的比率不断增加.会阴侧切的愈合与产程长短、局部皮下脂肪厚度、产妇体质、手术者的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关.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对会阴侧切口采用4/0薇桥线在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的方法,并与传统的丝线缝合法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诺;孙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结核延误诊治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肾结核延误诊治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肾结核患者首次就诊至确诊病史的临床资料.结果 134例延误诊治的肾结核中首诊表现为典型性肾结核为84例(62.7%),不典型性肾结核为50例(37.3%),134例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结核.结论 基层医院医生对肾结核的认识性不足、警惕性不高和部分肾结核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及多样化是导致肾结核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对典型、不典型肾结核的全面认识,根据临床资料中有提示意义的线索,进一步做肾结核的相关检查,综合考虑判断,可降低误诊率.

    作者:刘桂欣;孙全伟;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也有所提高,护理职责范围也相应扩展,人性化护理显示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使围手术期患者增加信心及安全性,并降低恐惧心理,也体现出对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人性化护理作为重要工作运用到围手术期的护理中.

    作者:朱凤杰;郑桂月;胡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疼痛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是临床护理中常见、重要的症状,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做好疼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下仅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浅谈我们的看法.

    作者:李芳;余金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失败不同结局50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停经49天之内的早期妊娠,痛苦小,应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但部分患者未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服用并发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因药物流产失败致病情严重病例5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美玲;尹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