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病理教学质量

王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病理学, 技术教学方法, 组织细胞培养, 疾病, 活体组织检查, 发生发展规律, 效率与质量, 分子生物学, 主干课程, 医学科学, 学习难度, 学生, 学科内容, 学科联系, 形态结构, 书本知识, 尸体剖检,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摘要:病理学是利用活体组织检查、尸体剖检、动物实验、组织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1].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理论学科内容多,与基础和临床学科联系紧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对病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病理学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一定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黑板板书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病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某些方面的探讨.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体会

    为了适应手术病人的需求,更好地解决术中有关的健康问题,使手术全过程得到顺利进行,自1999年以来我们手术室开展了整体护理工作,深受手术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并取得了意外临床效果.下面就我们的工作程序谈一下临床体会.

    作者:刘春芳;尹豪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10年青岛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试题(一)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对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及四维超声对孕中晚期孕妇作颌面部扫查,二维采用胎儿鼻唇冠状切、矢状切及横切面探查,显示胎儿上唇、牙槽突及腭的回声有无连续性中断及错位.结果 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15例,其中单纯唇裂2例,单侧唇腭裂5例,双侧唇腭裂7例,正中唇腭裂1例.结论 胎儿唇腭裂是胎儿颌面部常见畸形,产前检查能观察胎儿鼻唇及硬腭的结构,是筛查胎儿唇腭裂的重要手段,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失败不同结局50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停经49天之内的早期妊娠,痛苦小,应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但部分患者未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服用并发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因药物流产失败致病情严重病例5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美玲;尹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0薇桥线在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中的应用

    阴道分娩时由于会阴体过紧或胎儿过大,产前或吸引器助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时常需做会阴侧切术[1].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为防止会阴Ⅲ度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尽快娩出胎儿,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会阴切开的比率不断增加.会阴侧切的愈合与产程长短、局部皮下脂肪厚度、产妇体质、手术者的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关.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对会阴侧切口采用4/0薇桥线在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的方法,并与传统的丝线缝合法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诺;孙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也有所提高,护理职责范围也相应扩展,人性化护理显示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使围手术期患者增加信心及安全性,并降低恐惧心理,也体现出对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人性化护理作为重要工作运用到围手术期的护理中.

    作者:朱凤杰;郑桂月;胡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48例尿标本的病原菌及耐药机理分析

    目的 分析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机理,给临床泌尿系感染的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所有尿培养的病原菌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尿培养标本685例,分离出病原菌148株,阳性率为21.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8株,占18.9%,居前3位的是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母鸡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118株,占79.7%,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真菌3株,占1.4%.其中,产超广谱β-內酰胺酶菌株(ESBL)64株(大肠埃希菌54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占43.2%.结论 尿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多,且多为多重耐药菌株.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止耐药菌株蔓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颜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分析

    我国正处于医改变革时期,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完善,本文介绍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现行的基本框架,并对当前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杨诚晨;杨洋;尹爱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缺血与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多项反应模型

    目的 通过建立多项反应Logit模型探讨缺血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187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0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调查人口学因素、生活事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流行病学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多项反应Logit模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与2种类型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因素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BMI、TG、纤维蛋白原、收缩压、舒张压(P<0.05或P<0.01).(2)仅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统计意义的因素是HDL-C、糖尿病、载脂蛋白B(Apo B)及年龄;仅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统计意义的因素是吸烟.(3)相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言,男性、高血压病史、BMI、舒张压和年龄发生出血性卒中的OR值分别是2.927、3.016、1.429、1.709和0.640(P<0.05或P<0.01).结论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既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又不完全等同,相对于脑缺血,出血性脑卒中更为危险的因素是男性、高血压病史、高BMI和高舒张压,年龄为保护因素.

    作者:盛雪平;岳高峰;贾宝山;陈万民;刘秋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肛门、直肠术后疼痛的作用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肛门、直肠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麻醉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前镇痛使用帕瑞昔布钠可减轻肛门、直肠手术后的疼痛.

    作者:张洪;赵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的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是整个输液成功的一半,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则是成功输液的另一半,它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所谓固定,狭义的是指穿刺后如何用胶布或输液敷贴固定穿刺针,而广义上的固定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当中,包括穿刺前患儿的固定、穿刺时的固定、穿刺后的固定、固定后的守护.根据在儿科门诊的几年来工作观察,体会到了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的重要性,下面浅谈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有关固定的护理体会.

    作者:叶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通过组织质量管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对护理文书描述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对策,建立护理文书书写模板,进行护理病历书写培训,提高了整体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书的水平,实现了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达标.

    作者:董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血管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的TIA更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现分析我院4年来28例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文玲;张弘娟;常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如何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应该受到每个护理工作者及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对我院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徐绍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消毒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在手术室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以往对该类物品的消毒灭菌通常采用高效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甲醛)浸泡或熏蒸.化学消毒剂因其灭菌时间长,对工作造成不便,不利于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对器械具有腐蚀性,缩短其使用寿命;本身的毒性又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低温等离子消毒柜灭菌时间短,所用灭菌剂为H2O2,在密闭真空下电离,其产物为H2O和O2,对护理人员及环境更加安全,正在逐渐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消毒灭菌.我院于2008年购进一台强生等离子消毒柜,现将使用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郝红;陈文;李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道

    患者李XX,女,15岁,口服卡马西平97片半小时后出现站立不稳,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5mmHg.嗜睡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0mm,对光反应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急诊给予洗胃、保护胃黏膜、保肝、维持水电平衡等治疗.病人逐渐出现阵发性烦躁,继而昏迷.

    作者:苏春花;王世军;吕凤华;韩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体寄生虫学标本考试方法探讨

    多年来,我院寄生虫教研室对临床医学和检验本科专业学生的寄生虫标本考试均采取显微镜下玻片标本和成虫标本肉眼认知考试.这种传统的标本考试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寄生虫形态的认知程度.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这种考试方法也暴露出一些弊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为适应当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进程和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尝试建立人体寄生虫标本图片资料库来替代传统的标本考试方法.

    作者:王娅;张光玉;杨树国;郭鄂平;冯桂香;朱明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特点与保健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离退休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多,并逐步向高龄化发展.他们离退休后的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调整好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对党和国家离退休干部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身心医学概念为指导,从离退休干部的角度去探讨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特点与保健,这对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保证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头位脐带绕颈4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探讨脐带绕颈的相关临床特点,了解其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提高产科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420例已分娩的脐带绕颈孕妇作为研究组,将脐带绕颈长度、绕颈周数进行了分析,并将同期分娩的孕妇随机抽取具有可比性的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结果 脐带绕颈1周占大多数,脐带绕颈2周以上大多见于脐带过长.脐带绕颈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阴道助产率明显增高.结论 脐带绕颈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脐带绕颈者应密切观察产程,发现胎儿窘迫,胎头下降缓慢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张桂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儿童肥胖症临床特点与代谢综合征分析

    目的 观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体重指数(BMI)≥28kg/m2的单纯性肥胖儿童94例,匹配同班同龄同性别非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临床表现、家族史、生活习惯、运动量,测定体血压、血脂、血糖等,考查其与改良儿童MS相关指标的吻合情况.结果 (1)肥胖儿童中36.17%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84.02%喜食油炸甜食,79.79%多静少动,24.49%有肥胖家族史;(2)肥胖儿童收缩压和脉压差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3)肥胖儿童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及血压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肥胖儿童与MS指标的吻合度高于非肥胖儿童(χ2=48.080,P=0.000).结论 儿童肥胖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肥胖儿童血脂、血糖、血压异常,与MS联系密切.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是预防肥胖、截断MS发生的关键.

    作者:于冬梅;黄梅;宁东峰;于明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