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特点与保健

尹莉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工作, 心理特点, 社会经济, 医学概念, 心理状态, 心理变化, 生活条件, 身心健康, 和谐稳定, 干部政策, 党和国家, 高龄化, 角度, 保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离退休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多,并逐步向高龄化发展.他们离退休后的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调整好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对党和国家离退休干部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身心医学概念为指导,从离退休干部的角度去探讨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特点与保健,这对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保证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道

    患者李XX,女,15岁,口服卡马西平97片半小时后出现站立不稳,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5mmHg.嗜睡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0mm,对光反应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急诊给予洗胃、保护胃黏膜、保肝、维持水电平衡等治疗.病人逐渐出现阵发性烦躁,继而昏迷.

    作者:苏春花;王世军;吕凤华;韩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对各种类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96例,其中真性脾破裂74例,占77.08%;被膜下脾破裂10例,占10.4%;中央性脾破裂6例,占6%;迟发性脾破裂6例,占6%.结论 超声对各种类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方便可重复,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诊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梅毒分娩期的护理及职业防护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产生各种严重症状及体征[1].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助产士随时与梅毒产妇进行接触:观察产程、协助生活护理、接生等,发生意外损伤后,可通过血液、羊水传播给助产士,因此做好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董艳梅;陈秀芸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居民血糖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复查乡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 对1783位农村初检空腹血糖高者进行询问病史,空腹血糖复检,做糖耐量试验.结果 空腹血糖值受检验方法及饮食影响,单次检验结果有很大误差,不同性别人群血糖异常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与血糖异常人群糖耐受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我们要做好三级预防,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术后随访12-24月,按Frankel评分判断恢复情况.结果 除1例于术后1周内死亡外,其余14例全部得到随访,A级3例, B级3例,C级2例,D级3例,E级3例.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应用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治疗,确有实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红钧;吴云县;孙国顺;何实为;王德芳;苏云鹏;许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因素,观察羟苯磺酸钙对DR患者视网膜病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眼底镜或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的DR患者29例(50眼),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每日3次,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显示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血流参数,计算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血流阻力指数(RI),选择健康体检者22例(44眼)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低于正常,中央静脉回流速度(CRV)、PI、RI高于正常,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或0.05);羟苯磺酸钙治疗后PSV、EDV由治疗前的(7.55±4.26)cm/s、(3.14±1.32)cm/s提高到(10.23±3.27)cm/s、(3.56±1.27)cm/s.CRV由治疗前的(8.24±2.98)cm/s下降到(7.32±2.17)cm/s,但仍未达到正常值;视力恢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意义;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是28.0%、64.0%、8.0%.结论 DR患者视网膜动脉低灌注状态、微循环障碍、静脉系统扩张淤血可能是DR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羟苯磺酸钙通过改善或逆转视网膜血流变,达到保存视力、延缓DR进展的效果.

    作者:马凤仙;张建文;马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初期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到院前急救中,达到了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目的.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

    作者:马丽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吉尼致美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吉尼致美(IUD)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应用吉尼致美500例临床效果.结果 具有高效、长效、副反应轻、脱落率0.2%、带器妊娠率0.4%、因症取出率1.8%、续用率高达98%.结论 吉尼致美是目前国内比较理想的宫内节育器,具有独特的优点,无支架,降低了腹痛等刺激症状,置入固定式放置方式降低了脱落率,铜表面积330mm2,降低了带器妊娠率,含消炎痛等药物,减少了月经量过多、腹痛及不规则阴道出血量,适合各类型的子宫放置,而且具有可逆性等优点.

    作者:张宏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特点与保健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离退休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多,并逐步向高龄化发展.他们离退休后的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调整好离退休后的心理状态,对党和国家离退休干部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身心医学概念为指导,从离退休干部的角度去探讨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特点与保健,这对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保证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48例尿标本的病原菌及耐药机理分析

    目的 分析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机理,给临床泌尿系感染的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所有尿培养的病原菌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尿培养标本685例,分离出病原菌148株,阳性率为21.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8株,占18.9%,居前3位的是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母鸡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118株,占79.7%,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真菌3株,占1.4%.其中,产超广谱β-內酰胺酶菌株(ESBL)64株(大肠埃希菌54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占43.2%.结论 尿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多,且多为多重耐药菌株.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止耐药菌株蔓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颜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输血器滤后胆汁在鼻饲中的应用

    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09年5月期间,采用对患者进行自体胆汁回收,经输血器过滤后,对1例结肠癌扩大术后患者进行鼻饲,发现该方法简便,安全,鼻饲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霞;李金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也有所提高,护理职责范围也相应扩展,人性化护理显示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它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使围手术期患者增加信心及安全性,并降低恐惧心理,也体现出对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人性化护理作为重要工作运用到围手术期的护理中.

    作者:朱凤杰;郑桂月;胡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失败不同结局50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停经49天之内的早期妊娠,痛苦小,应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但部分患者未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服用并发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因药物流产失败致病情严重病例5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美玲;尹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依达拉奉是临床上第一个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等,从而减少活性氧对机体组织的损害,发挥保护作用.本文针对依达拉奉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加以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董立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0薇桥线在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中的应用

    阴道分娩时由于会阴体过紧或胎儿过大,产前或吸引器助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时常需做会阴侧切术[1].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为防止会阴Ⅲ度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尽快娩出胎儿,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会阴切开的比率不断增加.会阴侧切的愈合与产程长短、局部皮下脂肪厚度、产妇体质、手术者的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关.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对会阴侧切口采用4/0薇桥线在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的方法,并与传统的丝线缝合法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诺;孙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类药物,初用于抗早孕、药物流产、紧急避孕等,后来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探讨,发现米非司酮具有抗雌激素样作用,被用来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和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连续应用米非司酮可引起闭经,故认为米非司酮对生殖内分泌轴有一定影响.本文就米非司酮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王秀丽;栾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师生双向提问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向提问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2008年在我院实习的112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5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双向提问式教学法,于出科前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提问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王建芸;梁锦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病理教学质量

    病理学是利用活体组织检查、尸体剖检、动物实验、组织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1].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理论学科内容多,与基础和临床学科联系紧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对病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病理学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一定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黑板板书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病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某些方面的探讨.

    作者:王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体会

    为了适应手术病人的需求,更好地解决术中有关的健康问题,使手术全过程得到顺利进行,自1999年以来我们手术室开展了整体护理工作,深受手术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并取得了意外临床效果.下面就我们的工作程序谈一下临床体会.

    作者:刘春芳;尹豪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对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及四维超声对孕中晚期孕妇作颌面部扫查,二维采用胎儿鼻唇冠状切、矢状切及横切面探查,显示胎儿上唇、牙槽突及腭的回声有无连续性中断及错位.结果 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15例,其中单纯唇裂2例,单侧唇腭裂5例,双侧唇腭裂7例,正中唇腭裂1例.结论 胎儿唇腭裂是胎儿颌面部常见畸形,产前检查能观察胎儿鼻唇及硬腭的结构,是筛查胎儿唇腭裂的重要手段,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