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太敏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颅脑手术的3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引起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342例术后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周。颅内感染与患者的性别、手术季节以及围术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性质无关,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否出现脑脊液漏、是否有脑室外引流、有无放置外引流管等有关。结论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住院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颅内感染,且引起颅内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应在围术期养成无菌观念,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玥玮;王静;马天花;颜廷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更新了《2015年 ADA 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更新要点如下:(1)ADA 在新指南中大幅修订了对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相关推荐:ADA 指南将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3类,年龄<40岁者如无糖尿病之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需使用他汀治疗,年龄40~75岁者如无额外心血管危险因素应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年龄>75岁者如无额外心血管危险因素应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ADA 新指南还推荐,应定期进行血脂监测以评估他汀治疗的依从性。(2)美籍亚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的 BMI 筛查切点由25 kg/ m2降低至23kg/m2。(3)餐前血糖目标由70~130mg/ dl 放宽至80~130mg/ dl。(4)舒张压目标由80mm Hg(1mm Hg =0.133kPa )放宽至90mm Hg。(5)在体力活动方面,ADA 建议限制每次坐位时间≤90min。(6)不推荐使用电子烟来代替吸烟或帮助戒烟。(7)儿童糖尿病患儿的 HbA1c目标<7.5%。
作者:医脉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1)子宫肌瘤=育龄女性﹢经量增多或经期增长﹢子宫增大﹢贫血貌;(2)宫颈癌=中老年女性﹢接触性出血﹢宫颈菜花样物;(3)卵巢癌=老年女性﹢腹胀﹢腹部包块﹢直肠子宫凹处可触及囊实性包块;(4)卵巢囊肿蒂扭转=中年女性﹢体位改变﹢突发左右下腹痛﹢囊性肿物;(5)卵巢囊肿破裂=突发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腹腔积液;(6)异位妊娠破裂=停经史﹢阴道出血﹢下腹痛﹢腹腔内出血休克﹢ HCG 阳性;(7)急性盆腔炎=人工流产史﹢白带增多﹢下腹痛﹢宫颈举痛﹢阴道脓性分泌物。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网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资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呼吸科及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蒋小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增城市中新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41例,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30.0%(P <0.05)。结论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且并发症少。
作者:赖际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头孢噻肟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和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性肠杆菌作用突出,毒性低,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因此在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临床常将头孢噻肟钠与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联用,其中以奥硝唑、甲硝唑居多。本文分析了1例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头孢噻肟钠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时药液变红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必鸿;李胜前;幸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钼靶 X 线及其联合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乳房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彩超、钼靶 X 线及彩超联合钼靶 X 线(联合)进行诊断。结果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彩超与钼靶 X 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彩超或钼靶 X 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查对各种病理分型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单独彩超多普勒或钼靶 X 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彩超与钼靶 X 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能达到75%,但两者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可提高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周树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卫生院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7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和肝肾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相似,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吸烟史、肥胖、中度右心衰竭、夜间呼吸困难)及患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结果两组患者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吸烟史、肥胖、夜间呼吸困难例数多于对照组,中度右心衰竭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可降低疾病合并率,提高其诊断率与准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乙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吉安县中医院收治的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活血化瘀汤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绍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华鑫骨科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4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ALT、TBIL、AST、GG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ALT、TBIL、AST、GGT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LN、HA、Ⅳ-C、PC-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 LN、HA、Ⅳ-C、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方夕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乌拉地尔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乌拉地尔组,各46例。硝普钠组患者予以硝普钠治疗,乌拉地尔组患者予以乌拉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5、10、20、30、60、120、240、360min 乌拉地尔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硝普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10、20、30、60、120、240、360min 乌拉地尔组患者心率低于硝普钠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显著,起效快,且不增加心率。
作者:孙书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因其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抗 MRSA 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张铃铃;陈剑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院前抢救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安新县医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8例,按照抢救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入院时病情及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院前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8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前抢救能够有效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凌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米易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 SAS 和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分为(93.1±3.5)分,高于对照组的(64.7±2.8)分(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袁兰蓉;古明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2年在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自愿接受人工流产孕妇1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术时采用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4ml,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中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利于宫颈充分扩张、减轻疼痛,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子宫恢复更快。
作者:钟维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心血管住院患者的送检痰液、血液、尿液等各类感染性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常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出无重复病原菌270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以及真菌3种,分别为189株(70.0%)、64株(23.7%)、17株(6.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排在病原菌分离率的前3位。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氨卡西林和第3代头孢菌则有明显的耐药性。同时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但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心血管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为主要的病原菌是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医学实践中,应保持对其耐药性的重视。
作者:张振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肌代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SD、LVEDD、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健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电白县人民医院 ICU 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损伤控制策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逆转率、机械通气率及死亡危险性预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 MODS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实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实际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实际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损伤控制策略在 ICU 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冬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前氯吡格雷是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常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该药为前体药物,经细胞色素酶 CYP450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硫醇衍生物。然而临床工作中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未能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同时有多项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在药物代谢途径方面互相影响,并存在争议。本文就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王聪;周小波;寇双庆;渠慎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