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轻;蒲红生;赵军茹;张苏芬;崔云丽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脐带入口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行产前超声检查的652例孕妇中诊断为脐带入口异常的孕妇40例,分析孕妇脐带入口异常情况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诊断为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35例(87.5%),插入部位位于胎盘边缘处,插入部位与胎盘边缘的距离为1.4~1.9(1.6±0.25) cm,其中低置胎盘4例;产前超声检查2例胎盘内低回声区域,产后胎盘检查,胎盘绒毛间隙表现为局灶性的出血。帆状胎盘脐带入口5例,胎儿脐带插入到胎盘表面前属于多个分支,其中3例合并有低置胎盘和胎盘多发的低回声区,产后胎盘的病理检查2例为胎盘绒毛组织纤维素样变性和梗死,形成绒毛膜板血栓1例;40例胎盘脐带入口异常围生儿中,择期行剖宫产的14例(35.00%),急诊剖宫产5例(12.50%),顺产21例(52.50%)。结论产前超声诊断用于胎盘脐带入口异常孕妇的检测及诊断中,不但能及时发现孕妇胎盘的异常,有助于对孕妇的治疗,而且能为孕妇的生产方式提供良好的建议,确保胎儿的成活率,极具临床价值。
作者:张昆玉;张芬;罗静;缪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术前、术后分别予以抗生素预防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抗生素,比较2组抗生素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前预防性予以抗生素,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产妇恢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新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餐时口服伏格列波糖,对照组餐前口服格列齐特,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肛门排气增多5例,腹泻2例,但症状较轻,患者可耐受,未发生低血糖;对照组腹胀4例,腹泻1例,低血糖3例。结论伏格列波糖治疗初发T2DM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寒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麻醉开始前,观察组A缓慢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观察组B缓慢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昂丹司琼4m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ml。观察麻醉开始至手术结束4h内产妇寒颤、恶心呕吐、眩晕、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产妇寒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B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眩晕、呼吸抑制等,且术中低血压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昂丹司琼能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的寒颤反应,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侯杰;王淑伟;罗美怡;邱弛宇;李景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一种临床急症,有明显的意思障碍和行为紊乱,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常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可因电解质紊乱、躯体耗竭、心力衰竭导致死亡。我院近年来收治35例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泽国;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92眼),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眼科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5.0、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5.0者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采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彩萍;迟晓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患者,32岁,孕4产1,因孕足月第2胎,无腹痛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5月12日,预产期2012年2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5/90mm Hg,心肺无异常。产科情况:宫高43cm,腹围114cm,胎位ROA,胎心140次/min。阴道检查:阴道畅,宫颈软,颈管未消失容一指,先露头,浮。 B型超声示:双顶径9.6cm,头围33.6cm,股骨长径7.5cm。根据宫高×腹围+200,结合B型超声估计胎儿体质量4900g。入院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患者考虑到曾于2006年12月顺娩一4400g男婴,拒绝剖宫产,要求阴道分娩。患者宫缩规律于2月27日18∶00宫口开大6cm,头浮,胎心162次/min,宫缩持续30s,间歇2min,持续胎儿监护下,用注射器针头给予高位小孔人工破膜,羊水色黄、清,破膜手指保持在阴道内等待下一次宫缩时,18∶02一次宫缩,把原来破膜的小口冲开了,随即脐带脱到了医师手中,即刻嘱咐产妇取膝胸卧位,上推胎头,吸氧,用手在宫颈及胎头间硬撑开一缝隙,缓解脐带受压,胎心于18∶05降到了57次/min,于18∶09得到缓解,持续在130~143次/min。紧急在局麻下取臀高位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于18∶28娩一男婴,体质量4500g,Apger评分10-10-10,术后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术后7d母子痊愈出院。
作者:孔玲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424例骨科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244例和对照组180例。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满意度99.6%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缓和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对医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清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甲状腺手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甲状腺的血供十分丰富,主要由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供应。甲状腺上下动脉的分支之间,分支与咽喉部、气管、食管的动脉分支都有广泛的吻合支相互沟通,在手术时虽将甲状腺上下动脉全部结扎,也多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的缺血[1]。因此在术中很容易导致血管损伤、撕裂,由于局部术野范围小,血管网丰富,探查止血需一定时间,此段时间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2014年2月20日我院手术室在全麻下给一患者行右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中伴无名动脉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护理紧急配合手术抢救致患者转危为安,度过手术台上危险期,后转至ICU监护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手术抢救护理配合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爱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因其苦寒降泄,作用强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攻下药,能攻能守,被称之为中药四大金刚之一。现将大黄的性能及临床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了提高医师中药处方质量,规范医师的临床用药,我院药剂科每月随机抽取三天的中药处方进行点评。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要求,发现有些中药处方存在一些问题,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逐步规范中药处方,现就有关内容探析如下。
作者:肖权衡;徐艳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0例,对其先后进行X线、CT检查,将检测结果记录并与病理学确诊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3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心包积血4例,肺挫伤3例,胸腔积液3例,通过病理学分析,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60%;CT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7例,心包积血8例,肺挫伤5例,胸腔积液5例,准确率为100%。 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结论在临床上,胸部外伤常见症状有肺血肿、肋骨骨折患者、心包积血、肺挫伤及胸腔积液等,相比于X线检查,CT检查显示出优越的可靠性、全面性及高安全指数,而X线检查则易出现漏检情况,CT检查对于临床胸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更加有效。
作者:陆兴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法与血清肺炎支原体被动凝集法在临床中不同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临床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培养组和被动凝集组各38例。分别于2组患者病程5d内及病程7d后取快速培养组患者的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取被动凝集组患者的血清做被动凝集,观察并比较不同检测时间内2组患者阳性率。结果病程5d内快速培养组患者阳性率44.74%高于被动凝集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或被动凝集组阳性率97.37%高于快速培养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检测时间,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对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时间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一条静脉两条动脉,这两条动脉在胎儿体内称之为腹下动脉,下腹部膀胱两侧可见,并且向上行走至脐部胎儿腹前壁进入脐带,称之为脐动脉。脐带内仅有一条脐静脉、一条脐动脉,称单脐动脉畸形,患病率约为1∶500[1]。单脐动脉畸形有较高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畸形发生率。孕妇常无特殊表现。笔者对单脐动脉畸形与正常脐动脉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老年患者是指65岁以上的患者,其生理储备功能普遍减退,调节和适应能力减低。在这个群体中,疾病种类多,患病率高,应用药物广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下降或衰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增加了麻醉期的危险性。为了提高麻醉安全性,避免麻醉并发症,同时为了麻醉过程平稳,增强麻醉效应,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应根据老年人特点,作出全面正确评估。老年人对麻醉药物比较敏感,以小量达到预期效果是重要的,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需要麻醉的非住院患者,早期苏醒、时间空间的恢复及精神活动功能的恢复,都应越早越好。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有实效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探索更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我科选择依托咪酯乳剂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香梅;孙卧林;张亚美;董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54例,其中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209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和30d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敬兰;赵华伟;薛世虎;李华;职晶晶;贾建敏;韩会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功能保留以及微创方面,腹腔镜手术有着较大的优势。
作者:丁洪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密切护理,A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B组给予外固定架固定,C组给予T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统计3组患者愈合时间、骨折复位程度、腕关节活动度及疗效评价。结果 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B组,腕关节活动评价优于A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骨折复位程度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评价、总有效率及骨折复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解剖复位,腕关节功能和疗效均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
作者:任伟亮;李建平;李胜强;王金榜;许社玲;齐立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孕产妇肥胖人群逐年增加,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脂肪液化主要是由于切口周围脂肪细胞受损,缺血坏死,而后脂肪分解的产物刺激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1]。脂肪液化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几率,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2]。本文收集了我院65例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