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的性能和临床应用

李新

关键词:大黄, 性能, 临床应用
摘要: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因其苦寒降泄,作用强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攻下药,能攻能守,被称之为中药四大金刚之一。现将大黄的性能及临床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睡眠指导、呼吸道护理指导、康复训练以及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便秘的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临床应用观察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奥司他韦羧酸盐,此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是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酶,其活性对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体进一步播撒至关重要。磷酸奥司他韦的活性代谢产物可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体外对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低至纳克水平。在体外观察到活性代谢产物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在体内也观察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1]。该药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播散。

    作者:胡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92眼),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眼科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5.0、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5.0者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采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彩萍;迟晓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新型血液检测手段可鉴别帕金森疾病发病的血液标记

    近日,来自西奈山医疗中心( 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手段,其或许可以准确鉴别出帕金森疾病发病的血液标记或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成果或为开发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新方法来帮助预测个体是否患帕金森疾病带来一定的帮助。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Movement Disorders上。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血清 CPP、Cys C、CA125、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PP)、胱抑素C(Cys C)、糖类抗原125(CA125)、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治疗效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心衰组,同期收集体检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正常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分别检测心衰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组志愿者血清CPP、Cys C、CA125和BNP水平,分析其水平差异和治疗相关性。结果心衰组治疗前血清CPP、Cys C、CA125、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上述血清分子水平均逐渐降低,但治疗3、7d后各项指标仍高于正常组(P<0.05),待患者治疗14d后心衰症状基本缓解,其血清水平与正常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CPP、Cys C、CA125、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作者:王延平;王化民;贾燕霞;杜卫杰;孔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医院药学部门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目前,控制医院药品费用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保支付方式转变为预付制,超支部分由医院补偿,通过预算约束,强迫医院承担经济风险,自觉规范用药行为,这使得各地均围绕破除医院“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医院药品费用,减少因供方逐利而带来的药品费用快速增长[1]。降低药品销售价格、推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实行药品零差价、制定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医师用药技术规范等与医院药学部门紧密联系的措施已逐渐施行,因此医院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作用以控制药品费用。本文在此主要从医院药学部门管理方面对医院药品费用的控制措施予以总结。

    作者:杨世芹;梁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镜止血和药物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止血方法分为内镜组和药物组各60例。2组均进行给氧、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内镜组在内镜下药物喷洒、电凝、激光等止血,药物组应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进行止血。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止血时间。结果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3%,且内镜组止血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有效止血,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联合椎管内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椎管内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80例,将其分为A、B、C 3组。 A组于产程潜伏期应用穴位按摩进行镇痛,进入活跃期后实施椎管内麻醉;B组仅于活跃期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3组患者潜伏期和活跃期VAS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以及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用时。结果 A组潜伏期VAS评分低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活跃期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妇各产程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进行穴位按摩联合活跃期椎管内麻醉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且未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及产程。

    作者:王宝红;孙金梅;李红梅;姚赛男;赵娜;陈涛;郭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单脐动脉畸形与正常脐动脉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比较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一条静脉两条动脉,这两条动脉在胎儿体内称之为腹下动脉,下腹部膀胱两侧可见,并且向上行走至脐部胎儿腹前壁进入脐带,称之为脐动脉。脐带内仅有一条脐静脉、一条脐动脉,称单脐动脉畸形,患病率约为1∶500[1]。单脐动脉畸形有较高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畸形发生率。孕妇常无特殊表现。笔者对单脐动脉畸形与正常脐动脉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解痉平喘及抗感染等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适量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与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较好的固定方法。方法将入选的长期住院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用相同方法穿刺,静脉滴注结束进行封管,观察组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2组患者留置针、脱出血管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脱出患者的比例小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固定方法可大限度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延长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剑英;路娜;秦卫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54例,其中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209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和30d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敬兰;赵华伟;薛世虎;李华;职晶晶;贾建敏;韩会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乙醇所致震颤谵妄35例临床观察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一种临床急症,有明显的意思障碍和行为紊乱,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常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可因电解质紊乱、躯体耗竭、心力衰竭导致死亡。我院近年来收治35例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泽国;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颅脑外伤对多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对多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方法对111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颅脑外伤分为脑外伤组51例和无脑外伤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CU 住院时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脑外伤组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5.49%,非脑外伤组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6.67%,2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高于非脑外伤组(P<0.05),ICU住院时间大于非脑外伤组(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部损伤不会增加多发伤患者血管栓塞风险,且给予恰当的抗凝治疗不会增加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并且与患者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鼻腔鼻窦血管周细胞瘤1例

    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鼻腔鼻窦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我科2012年5月收治1例鼻腔鼻窦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阳;吴春妍;莫志峰;杨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解痉;对照组给予万托林(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8%( 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哮喘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万托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张会英;邢博;王晋荣;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低年资护士人际容纳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的程度,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60名参加工作1~5年的护士及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56名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容纳他人量表总均分为(62.61±2.13)分低于高年资护士的(68.66±2.55)分(P<0.01),低年资护士信赖他人量表总均分为(1.88±0.49)分高于高年资护士的(1.14±0.34)分(P<0.01)。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窦丽雯;贾小英;王梓凌;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静脉给药是临床中公认危险性大的给药方式,静脉给药由于无首过效应,在临床中非常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我国近年来静脉给药患者直线上升,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对静脉给药方式进行讨论非常必要,笔者对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发生的静脉用药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秉霞;王风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 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密切护理,A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B组给予外固定架固定,C组给予T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统计3组患者愈合时间、骨折复位程度、腕关节活动度及疗效评价。结果 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B组,腕关节活动评价优于A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骨折复位程度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评价、总有效率及骨折复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解剖复位,腕关节功能和疗效均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

    作者:任伟亮;李建平;李胜强;王金榜;许社玲;齐立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影响留置胃管成功率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临床护理操作时常见的护理问题,分析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积极找寻对策。方法对73例患者留置胃管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操作前评估患者,加强心理疏导,选择合适的胃管,正确的插管方法,可明显提高留置胃管操作的成功率。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准确运用留置胃管操作技术,插管成功率达95%,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俊英;杨开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