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在繁忙的工作中任何一点疏忽均有可能引起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笔者就我院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进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柳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钆喷酸葡胺( Gd-DTPA)临床主要作为核磁共振成像时顺磁性对比剂,可以增强显影效果,且少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因而在临床检查中使用较为普遍。2013年8月11日,我科首次发生1例行磁共振强化检查时使用钆喷酸葡胺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经治疗患者基本痊愈,现将抢救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宏;高志红;刘丽华;李杰;蒲海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威赛因)切口内给药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手术结束后,治疗组进行切口局部浸润并放置渗透导管,加用罗哌卡因持续切口内给药;对照组留置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自控泵);2组患者疼痛不能耐受时,加用曲马多。结果治疗组术后12、24、48h咳嗽和休息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恶心、术后呕吐、术后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肠蠕动时间与第一次下床活动早于对照组,加用曲马多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术后持续切口内给药可以增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期恢复。
作者:沈启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鼻腔鼻窦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我科2012年5月收治1例鼻腔鼻窦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阳;吴春妍;莫志峰;杨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进一步解读了《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新特点。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其中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孕产妇肥胖人群逐年增加,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脂肪液化主要是由于切口周围脂肪细胞受损,缺血坏死,而后脂肪分解的产物刺激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1]。脂肪液化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几率,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2]。本文收集了我院65例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0例,对其先后进行X线、CT检查,将检测结果记录并与病理学确诊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3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心包积血4例,肺挫伤3例,胸腔积液3例,通过病理学分析,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60%;CT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7例,心包积血8例,肺挫伤5例,胸腔积液5例,准确率为100%。 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结论在临床上,胸部外伤常见症状有肺血肿、肋骨骨折患者、心包积血、肺挫伤及胸腔积液等,相比于X线检查,CT检查显示出优越的可靠性、全面性及高安全指数,而X线检查则易出现漏检情况,CT检查对于临床胸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更加有效。
作者:陆兴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了提高医师中药处方质量,规范医师的临床用药,我院药剂科每月随机抽取三天的中药处方进行点评。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要求,发现有些中药处方存在一些问题,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逐步规范中药处方,现就有关内容探析如下。
作者:肖权衡;徐艳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军;李永涛;李淼;侯艳平;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新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餐时口服伏格列波糖,对照组餐前口服格列齐特,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肛门排气增多5例,腹泻2例,但症状较轻,患者可耐受,未发生低血糖;对照组腹胀4例,腹泻1例,低血糖3例。结论伏格列波糖治疗初发T2DM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TU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TUPKRP治疗,术前给予大剂量非那雄胺。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及大尿流率( Qmax)。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IPSS评分及QOL评分降低, Qmax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非那雄胺联合TU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永恒;张鹏;张学光;吴忠亮;刘焕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老年患者是指65岁以上的患者,其生理储备功能普遍减退,调节和适应能力减低。在这个群体中,疾病种类多,患病率高,应用药物广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下降或衰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增加了麻醉期的危险性。为了提高麻醉安全性,避免麻醉并发症,同时为了麻醉过程平稳,增强麻醉效应,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应根据老年人特点,作出全面正确评估。老年人对麻醉药物比较敏感,以小量达到预期效果是重要的,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需要麻醉的非住院患者,早期苏醒、时间空间的恢复及精神活动功能的恢复,都应越早越好。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有实效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探索更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我科选择依托咪酯乳剂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香梅;孙卧林;张亚美;董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对药品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益建全及完善,迫使社区居民逐渐从医院转向社区,因此,开展以人为本的药学服务,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师的新任务。1990年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提出了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1]。在国外,药学服务已经广泛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我国,药学服务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作者:陈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益气养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另选同期门诊健康查体正常者12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参考200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针对危险因素给予预防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制剂益气养肾方。入院第1天及治疗3周后检测血清CRP、IL-1β、IFN-γ水平,同时收集患者当日24h尿量,测量24小时尿蛋白水平,并分析CRP、IL-1β、IFN-γ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1天,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外周血浆中CRP、IL-1β、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比较,血清CRP、IL-1β、IFN-γ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CRP、IL-1β、IFN-γ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呈直线相关(r=0.548;0.602;0.614,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CRP、IL-1β、IFN-γ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微炎症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关系密切,动态监测血清CRP、IL-1β、IFN-γ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判断。
作者:陈磊;吴彦考;李丽;范广德;刘章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对内科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该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对其随访1年继续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比较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内科疾病患者的吸烟率及饮酒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遵医嘱服药、进行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以及情绪等方面较健康教育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促使患者自主戒烟戒酒,有效维护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由荷兰Maastricht 大学医药中心教授Yasin Temel、马来西亚双威大学副教授林礼伟医生,以及其他来自马来西亚、荷兰、西班牙和英国的研究员组成的七人研究队发现,以脑深部电刺激的方式刺激前额叶皮层,是治疗忧郁症有效的方法,因为前额叶皮层在调控复杂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 DNCB)加醋酸复合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6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检测大鼠肠道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 mRNA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肠道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而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SASP组及乌梅丸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肠道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因子和调升NF-κB与PPAR-γ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潘琳;宋扬;王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该院每月门诊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临床药师对处方逐一进行审查,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的部分典型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122张,占总抽查处方数的10.17%,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不明确、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或合用不合理、无指征使用抗生素、药物配伍不当等。结论医院用药基本合理,但仍有小部分处方用药不合理,需大力改进;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金有;李金芩;袁曙寰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