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录凯
老年患者是指65岁以上的患者,其生理储备功能普遍减退,调节和适应能力减低。在这个群体中,疾病种类多,患病率高,应用药物广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下降或衰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增加了麻醉期的危险性。为了提高麻醉安全性,避免麻醉并发症,同时为了麻醉过程平稳,增强麻醉效应,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应根据老年人特点,作出全面正确评估。老年人对麻醉药物比较敏感,以小量达到预期效果是重要的,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需要麻醉的非住院患者,早期苏醒、时间空间的恢复及精神活动功能的恢复,都应越早越好。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有实效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探索更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我科选择依托咪酯乳剂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香梅;孙卧林;张亚美;董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在急性脊髓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2例经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被确诊为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病变部位的脊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粗,患者T1 WI信号低,T2 WI信号高;所有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其中病变部位未出现强化现象16例,出现斑片状强化现象3例,有细条状强化现象3例。结论临床诊断以及鉴别急性脊髓炎时应根据患者的MRI结果并结合具体的临床症状进行。
作者:贾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Modic改变的类型选择手术方案。其中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者30例给予开窗髓核摘除术,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者20例给予后路椎间融合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腰部疼痛、恢复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妇乐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乐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彻底清除病灶,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服用方便。
作者:周小兵;翁莹;吴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鼻腔鼻窦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我科2012年5月收治1例鼻腔鼻窦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阳;吴春妍;莫志峰;杨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对多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方法对111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颅脑外伤分为脑外伤组51例和无脑外伤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CU 住院时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脑外伤组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5.49%,非脑外伤组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6.67%,2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高于非脑外伤组(P<0.05),ICU住院时间大于非脑外伤组(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部损伤不会增加多发伤患者血管栓塞风险,且给予恰当的抗凝治疗不会增加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并且与患者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奥司他韦羧酸盐,此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是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酶,其活性对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体进一步播撒至关重要。磷酸奥司他韦的活性代谢产物可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体外对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低至纳克水平。在体外观察到活性代谢产物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在体内也观察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1]。该药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播散。
作者:胡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军;李永涛;李淼;侯艳平;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伴黑棘皮症( AN)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IR)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单纯性肥胖伴AN儿童25例(肥胖伴AN组)、单纯性肥胖儿童22例(单纯性肥胖组)及健康儿童20例(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0.5h血糖(0.5h-PG)、0.5h胰岛素(0.5h-INS)水平。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评价IR的指标,以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 IR-EIS)为评价早期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指标,分析AN与血清SAA、BMI和HOMA-IR及IR-EIS的关系。结果肥胖伴AN组和单纯性肥胖组BMI、W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肥胖伴AN组BMI、WC又均高于单纯性肥胖组( P<0.05)。肥胖伴AN组和单纯性肥胖组FINS、负荷后0.5h-INS、HO-MA-IR、IR-EIS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肥胖伴AN组较对单纯性肥胖组亦均明显升高(P<0.05);而3组间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伴AN组0.5h-PG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单纯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伴AN组和单纯性肥胖组InSAA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AN组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nSAA与BMI(r=0.271,P=0.003)、FINS(r=0.222,P=0.014)、0.5h-INS(r=0.206,P=0.020)及IR-EIS(r=0.245,P=0.006)呈正相关。结论 AN儿童SAA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早期分泌缺陷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建凤;白伟;边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50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45例作为非胃癌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这些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的含量,分析以上指标对胃癌单用与联用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胃癌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血清CEA与其余三种单独联合应用的灵敏度升高,但特异度降低。 CA19-9、CA72-4与CA50之间,两两结合与其单项检测比较,灵敏度稍有增高,特异度变化不明显。三三结合联合检测中, CEA+CA19-9+CA72-4的灵敏度高到91.17%,而有CA50在内的组合组的灵敏度增高不明显,特异度也有下降趋势。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测得的灵敏度高,但特异度却降低。结论肿瘤标志物CA50、CA19-9、CEA、CA72-4联合检测灵敏度较高,具有较高辅助胃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谢和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近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他们的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通过运动可以降低因产妇高龄造成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风险。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辅助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左卡尼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前后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高于对照组的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NT-proBN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药物联合左卡尼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楼蓉;吴解敏;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儿童用药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本文从现状入手,分析各种因素对儿童用药的影响,并根据实情制定对儿童用药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徐欣昌;田晓云;吴晓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的程度,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60名参加工作1~5年的护士及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56名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容纳他人量表总均分为(62.61±2.13)分低于高年资护士的(68.66±2.55)分(P<0.01),低年资护士信赖他人量表总均分为(1.88±0.49)分高于高年资护士的(1.14±0.34)分(P<0.01)。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窦丽雯;贾小英;王梓凌;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患者,32岁,孕4产1,因孕足月第2胎,无腹痛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5月12日,预产期2012年2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5/90mm Hg,心肺无异常。产科情况:宫高43cm,腹围114cm,胎位ROA,胎心140次/min。阴道检查:阴道畅,宫颈软,颈管未消失容一指,先露头,浮。 B型超声示:双顶径9.6cm,头围33.6cm,股骨长径7.5cm。根据宫高×腹围+200,结合B型超声估计胎儿体质量4900g。入院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患者考虑到曾于2006年12月顺娩一4400g男婴,拒绝剖宫产,要求阴道分娩。患者宫缩规律于2月27日18∶00宫口开大6cm,头浮,胎心162次/min,宫缩持续30s,间歇2min,持续胎儿监护下,用注射器针头给予高位小孔人工破膜,羊水色黄、清,破膜手指保持在阴道内等待下一次宫缩时,18∶02一次宫缩,把原来破膜的小口冲开了,随即脐带脱到了医师手中,即刻嘱咐产妇取膝胸卧位,上推胎头,吸氧,用手在宫颈及胎头间硬撑开一缝隙,缓解脐带受压,胎心于18∶05降到了57次/min,于18∶09得到缓解,持续在130~143次/min。紧急在局麻下取臀高位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于18∶28娩一男婴,体质量4500g,Apger评分10-10-10,术后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术后7d母子痊愈出院。
作者:孔玲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近年来收治的窒息新生儿86例(窒息组),将其与80例正常新生儿(健康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窒息组母体合并症、酗酒等比例大于对照组( P<0.05);窒息组新生儿脐带异常如缠绕、打结、过短、过长、脱垂或附着异常等明显大于健康组新生儿(P<0.05);窒息组患儿羊水过少、产程异常、胎位异常等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28例轻度窒息及45例中度窒息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均抢救成功;13例重度窒息患儿经积极治疗后抢救成功1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6.5%。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采取有效干预,强化孕期及产时监护,提高完善接产技术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性窒息。
作者:沈忱;徐秀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一条静脉两条动脉,这两条动脉在胎儿体内称之为腹下动脉,下腹部膀胱两侧可见,并且向上行走至脐部胎儿腹前壁进入脐带,称之为脐动脉。脐带内仅有一条脐静脉、一条脐动脉,称单脐动脉畸形,患病率约为1∶500[1]。单脐动脉畸形有较高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畸形发生率。孕妇常无特殊表现。笔者对单脐动脉畸形与正常脐动脉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合并恶性肿瘤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因素和D-二聚体水平。方法比较合脑卒中并恶性肿瘤患者28例(观察组)与无恶性肿瘤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58例(对照组A)以及有活动性肿瘤但无脑卒中组30例(对照组B),3组患者的临床因素、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为3.08~25.67μg/ml,平均为10.67μg/ml;对照组A D-二聚体水平为0.29~1.01μg/ml,平均为0.45μg/ml;对照组B D-二聚体水平为0.40~1.35μg/ml,平均为0.67μg/ml。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A和对照组B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脑卒中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可能有独特的D-二聚体水平和病变模式,这些特征可以作为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发现隐匿恶性肿瘤的线索;合并恶性肿瘤的脑卒中患者预后差,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瞿杭炯;方凯;吕祥兄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解痉平喘及抗感染等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适量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与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进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