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裕;张文玲
目的: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UA),黄嘌呤氢化酶(X0)活性及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DH)mRNA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非布司他组(4 mg·kg-1),复方土茯苓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及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每天1次,共给药5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UA,肝XO活性以及肝中的XDH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UA,肝XO活性,肝XDH mRNA表达水平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药物治疗后,各给药组大鼠血UA,肝XO活性,肝XDH mRNA表达水平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复方土茯苓颗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复方土茯苓颗粒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UA,并可以抑制XO活性与肝脏中XDH mRNA表达水平.
作者:朱明敏;师晓毅;孙维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天佛参口服液治疗结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非相关文献知识工具Arrowsmith软件.结果:Arrowsmith软件的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天佛参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凋亡相关因子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上述指标的异常表达也是造成结肠癌的重要相关遗传因素.结论:天佛参口服液在体内外均有显著抑制结肠癌的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结肠癌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与COX-2的表达、降低组织中异常高表达的VEGF,促进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与活力等环节发挥治疗结肠癌的作用,能为实验室进一步开展机制验证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作者:孙丽华;汪思亮;曹玉珠;陈文星;王爱云;祝娉婷;王欢;王恒斌;陆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优选正北芪中一种免疫活性蛋白AmPR10-16(16.0 kDa)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正北芪中AmPR10-16的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的圆二色性考察提取温度,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AmPR10-16在SDS-PAGE胶图中的蛋白条带吸光度(峰面积)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粒度、提取次数对AmPR10-16提取工艺的影响,辅以BCA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作为佐证.结果:AmPR10-16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末过4号筛,加16倍量pH 8.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于40℃常压水浴提取60 min,每10 min搅拌1次.AmPR10-16提取率0.063 g·g-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能正确反映AmPR10-16提取率的高相对量,为AmPR10-16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稳定、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
作者:陈秀红;任晋宏;魏砚明;薛慧清;武福云;李敏;梁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缩泉丸中益智仁盐炙前后对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肾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探讨“盐炙入肾-肾主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肾阳虚多尿大鼠模型,比较缩泉丸中益智仁盐炙前后对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脏器系数、尿量,血中肌酐、尿素氮和β2-微球蛋白,肾脏AQP-2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能降低大鼠尿量,对各脏器指数的变化有一定抑制作用,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和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异常升高;提高AQ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与生品组相比,盐炙品组降低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含量和提高AQP-2mRNA和蛋白的表达作用显著增强.结论:益智仁盐炙后纳入缩泉丸中能较好地改善模型大鼠的肾脏功能和AQP-2的表达,盐炙后作用明显增强,证实了缩泉丸中益智仁盐炙增强疗效的科学性.
作者:吴珊珊;龚晓猛;张美;李梦琪;高明阳;胡麟;胡昌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寒热错杂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血清骨桥蛋白(OPN)和β-链蛋白(β-caten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收治Hp相关消化性溃疡110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给予非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包括奥美托唑肠溶片20 mg,2次/d;克扣霉素片500 mg,2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2次/d,以上均采取口服治疗2周;2周后再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 mg,1次/d,继续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1剂/d,常规水煎煮2次内服,两组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寒热错杂证主要症状和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分析两组治疗后Hp消除率和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OPN和β-catenin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寒热错杂证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p根除率为90.91%,对照组根除率为74.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OPN和β-caten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非药物治疗和三联疗法基础上,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提高临床疗效和Hp的根除率,其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OPN和β-catenin水平有关.
作者:彭国强;商建飞;杜杰;李伟;张汉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结果:通过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158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1首.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方剂以清热解毒、清心凉血、补益气血、温补脾肾、疏肝解郁为主,药性多偏于寒或温,药味甘苦,中医证型可分为脾胃热盛证、阴虚火旺证、心火上炎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蕴热证、气血瘀滞证等.
作者:吕静静;王彦刚;王树则;杨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黄连、胆黄连及其水煎液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研究猪胆汁炮制对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溶出效果的影响,探讨胆黄连寒性增强的炮制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黄连、胆黄连及其水煎液中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波长345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连、胆黄连及其水煎液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磷酸三乙胺水溶液(B)梯度洗脱(0 ~ 15 min,25% ~ 30%A;15 ~ 20 min,30%~5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5 nm.结果:黄连水煎液、胆黄连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转移率分别为71.17%和78.50%;黄连水煎液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分别为73.93%,51.59%,56.16%;胆黄连水煎液中三者的转移率分别为80.42%,64.21%,64.79%.结论:黄连经猪胆汁炮制后能够增加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在水煎液中的溶出,可达到寒性增强的炮制目的.
作者:王静;吕佳;袁子民;陈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透骨草中Be,Na,Mg,Al,K,Ca,V,Cr,Mn,Fe,Co,Ni,Cu,Zn,As,Se等25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ICP-MS法,对18批次样品中25个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MPP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各元素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 0.999,加样回收率为91.1% ~106.3%;不同来源、不同产地透骨草无机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异,各元素随原子序数顺序呈现有规律的波浪式分布,其平均含量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前5位的依次是K(19 970.00μg·g-),Ca(15 709.00 μg·g-1),Mg(3 531.50 μg·g-1),Al(1 755.50 μg·g-1),Fe(1 021.00 μg·g-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Be,Na,Al,Cr,Mn,Fe,Co,Zn,As,Ba,Tl,U为透骨草的特征无机元素;聚类分析将18批样品聚为2大类,广布野豌豆聚成一类;其他5种来源野豌豆聚成一类,说明广布野豌豆与其他5种野豌豆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能同时检测多种无机元素,为中药透骨草药材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质量标准制订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常安;杨燕云;许亮;常馨;王维宁;李忠宇;康廷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方法:采用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斑马鱼模型测试化合物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结果:从吴茱萸果实中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包括1个降柠檬苦素,为calodendrolide(1);6个吲哚类生物碱,分别为吴茱萸次碱(2),吴茱萸碱(3),goshuyuamide-Ⅰ (4),N-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5),7β-羟基吴茱萸次碱(6);11个喹诺酮类生物碱,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3-(3'-甲基-2'-丁烯基)-喹诺酮(7),1-甲基-2-正壬基-4-(1H)-喹诺酮(8),1-甲基-2-正癸基-4(1H)-喹诺酮(9),1-甲基-2-正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0),二氢吴茱萸卡品碱(11),1-甲基-2-正十五烷基-4(1H)-喹诺酮(12),1-甲基-2-[(Z)-6-十一烯基]-4(1H)喹诺酮(13),吴茱萸卡品碱(14),1-甲基-2[(Z)-4-十三烯基]-4(1H)-喹诺酮(15),1-甲基-2-[(Z)-10-十五烯基]-4(1H)-喹诺酮和1-甲基-2-[(Z)-6-十五烯基]-4(1H)-喹诺酮的混合物(16),1-甲基-2-[(6Z,9Z)-6,9-十五二烯基]-4(1H)-喹诺酮(17);2个酰胺,分别为N-甲基-邻-氨基苯甲酰胺(18),乙酰胺(19);1个甾醇,为β-谷甾醇(20).化合物1(20 mg-L-1),2(0.5 mg·L-1),3(5,10 μg·L-1),4(10 mg·L-1),5(50 mg·L-1),10(20 mg·L-1),11(50 mg·L-1),16(20 mg·L-1),18(50 mg·L-1)对斑马鱼节间血管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18均为吴茱萸的特征性成分,化合物1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0,11,16,18具有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活性.
作者:尹元元;刘珊珊;韩利文;何秋霞;张启伟;刘可春;闫利华;王智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仙汤对去卵巢大鼠心脏的电生理效应.方法:选用健康13周龄雌性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二仙汤组,每组8只.大鼠分组后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12周.二仙汤组ig7.5 g·kg-1·d-1;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组ig 0.2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纯净水.大鼠麻醉后,以针刺电极记录标准Ⅱ导联ECG,随后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记录离体心室流出道标本自发节律和心室肌动作电位,并分析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波,R波和T波振幅明显减小,P波时间,PR间期,QT间期,T波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易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二仙汤组和雌激素组均可一定程度的逆转上述ECG改变.模型组大鼠离体心室流出道自发节律明显升高,更易触发心律失常,二仙汤组和雌激素组自发节律明显减慢,并可使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的自发节律异常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缩短,以APD50缩短更明显,二仙汤可使APD50的缩短明显改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二仙汤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心脏电活动的改变,对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兰平;陈彦静;薛淑芳;向丽华;王震;焦宏;张治国;鞠大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明确姜黄有效成分在不同地区的含量差异,考察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与挥发油之间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集不同产地姜黄样品,结合HPLC-UV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挥发油测定法分别分析姜黄中姜黄色素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功能对测定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姜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姜黄色素质量分数大值约4.9%,小值仅约0.2%,相差约24.5倍;姜黄挥发油大值与小值之间差距达4.2倍.姜黄的传统道地产区含量优势明显,不同姜黄色素与挥发油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差异对姜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姜黄的产区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其品质并推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宜轩;马旻新;朱宁;曾谨;李青苗;杨安东;赵军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脑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100B蛋白(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针灸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针灸组采用针刺治疗,3次/周;观察组在针灸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气健脑通络汤,1剂/d,常规早晚水煎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Brunstrom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FMMS),日常生活活动(BI)指数,平衡能力(BBS)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和Hcy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针灸组为68.75%,观察组优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力评分明显低于针灸组(P<0.01),FMM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BI和BBS评分显著高于针灸组(P<0.01),步行能力评分明显低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B和Hcy水平低于针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内科和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补气健脑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恢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上、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同时降低了患者血清S-100B和Hcy水平.
作者:牛犇;张卉;杨铁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10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多波长覆盖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初步指认,通过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技术对dif数据进行多波长融合;采用Spss 19.0数据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区别其差异;采用Q-TOF-MS法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建立了川芎药材的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确定了20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8个峰进行了指认,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可知云南川芎与其他产地的川芎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结论:该指纹图谱重复性良好,能够区分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可作为川芎药材质量评价的一种手段.
作者:孙立磊;王帅;包永睿;孟宪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辅助治疗社区中老年患者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盛证)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106例CAP患者采用随机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2和试验组54例.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静脉滴注,2次/d;和注射用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共14d.试验组西医处理方法同对照组,并加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内服,1剂/d.疗程为14 d.记录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记录发热、咳嗽、咯痰、肺部湿啰音、肺片、血象转归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CRP,ESR,PCT的变化情况.结果:经Ridit分析,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咯痰、黄脓痰、喘息、气短、气急、反应迟钝、湿啰音、痰多、支气管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片、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试验组CRP,ESR,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辅助治疗中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降低CRP,ESR,PCT,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谭亚云;梁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揭示铁皮石斛优良种源杂交F1代苗期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变异规律,早期选择F1代优良家系.方法:利用4个种源26个优良亲本设计得到26个交配组合,用苯酚-硫酸法与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测定F1代苗期总多糖与总生物碱含量,结合前期农艺性状研究结果,运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优良家系.结果:不同交配组合间多糖与生物碱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半同胞家系间多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全同胞家系内多糖与生物碱变异显著小于半同胞家系;铁皮石斛苗期叶片数量与多糖含量,叶长宽比、根冠比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6个交配组合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Ⅱ植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铁皮石斛F1代优良家系选择时,应同时重视父母本的选择,在全同胞家系间选择比半同胞家系能获得更好的遗传增益与家系内稳定性;结合前期农艺性状成果,筛选出6个苗期优良家系(66 ×9,68 ×2,91×69,66×65,69 ×91,66×17),表现出苗高,茎粗且分枝少,叶片大而狭长,根系较发达,多糖含量高等特点,为后期选择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波;荣松;吴令上;张超;董伟国;林弋凯;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益经颗粒中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斯皮诺素含量的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乙酸(16∶ 84),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0 ~ 12 min,230 nm;13~30 min,330 nm),柱温30℃.结果: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斯皮诺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602~1.801 2,0.170 6 ~0.852 9,0.055 98 ~0.279 9,0.055 44 ~0.277 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4%,98.97%,98.81%,97.92%,RSD分别为2.0%,1.9%,2.7%,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益经颗粒中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斯皮诺素的含量,可提高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臧文怡;毛春芹;苏晓楠;周亚萍;汪丽君;谢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指标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找出4个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合理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和UV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相关程度分析方法对4种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4种成分为综合考察指标,其中山东临沂产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含量较高;通过相关性评价,判定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总酚酸呈高度相关性,木犀草苷与总黄酮呈中度相关,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呈中度相关,总酚酸与总黄酮呈中度相关.结论: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标成分评价及相关分析,为金银花药材质量的评价及合理利用提供实验数据.
作者:解世全;王帅;孟宪生;包永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凋亡因子及其磷酸化的影响,研究白藜芦醇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50,100,200μmol·L-1Res处理MGC803细胞后,采用台盼蓝法测定MGC80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d,磷酸化Bcl-x1/Bcl-2相关死亡启动子(p-Ba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浓度增加Res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生长作用明显增强(P< 0.01);Res(100 μmol·L-1)能明显下调MGC803细胞中Bad,p-Bad蛋白表达,同时可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Res可以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其凋亡与浓度、时间有一定的依赖性;Res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下调Bad,p-Bad蛋白和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景晓平;程伟伟;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石菖蒲鲜、干药材及其根茎和叶中挥发油,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为该药材的加工和用药方式选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通过超声提取法提取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利用HPLC测定石菖蒲鲜品和干品根茎、叶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流动相水-甲醇(65∶35),检测波长257 nm.根据样品处理条件折算出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质量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石菖蒲经烘干处理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根茎中挥发油的含量较叶中的含量高.β-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1%和1.70%,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90%和0.75%.α-细辛醚在鲜药材和干药材根茎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02%,在鲜药材和干药材叶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04%.结论:石菖蒲干、鲜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差异较小,均适合药用;石菖蒲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不可忽视,考虑到叶在全草中占较大的比重,建议石菖蒲可以全草入药.
作者:唐怡;李健康;刘校妃;舒积成;杨武亮;袁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和体内两种模式,研究冬凌草甲素在血管生成方面的抑制效应.通过体外培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力,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体内选择斑马鱼(Fli1-GFP)生物模式,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胚胎期血管生成和成鱼期血管损伤后再生的影响,并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通路上主要相关基因VEGF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2,VEGFR3的表达量.结果:冬凌草甲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可抑制体外内皮细胞活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8.04 mg·L-1,可使细胞血清中VEGF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可抑制斑马鱼胚胎期体节间血管生成,且抑制成鱼期血管损伤后再生,可能通过降低体内VEGFA,VEGFR2,VEGFR3基因的表达量从而抑制血管生成.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有效抑制血管生成,为其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田丽莉;盛东来;朱国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