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倩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手术患者150例均在术后1h、24h肌内注射15mg美洛昔康进行镇痛,对镇痛疗效欠佳者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5mg)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有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的疼痛缓解率,各组疼痛缓解率结果显示,美洛昔康对不同类型手术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小型手术患者使用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优于大、中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美洛昔康术后镇痛整体疗效满意。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无美洛昔康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美洛昔康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作者:于贵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分析该院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集的不合格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指南进行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结果医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新启用的电子处方系统不熟悉、对医保政策、处方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不了解以及对非本专科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点评该院处方,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可以找到适宜的干预措施,促进门诊合理用药。
作者:刘国强;唐毅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C肽与肾小球滤过率在不同降糖方法中有何不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C肽、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根据不同降糖方法分为4组:A组为非促泌剂组77例,B组为促泌剂组144例,C组为单用胰岛素组79例,D组为胰岛素加非促泌剂组85例;根据C肽浓度再分组:FC<1.5为a组,FC1.5~3.5为b组,FC﹥3.5为c组, PC<6为d组,PC6~9为e组,PC﹥9为f组,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糖化血红蛋白:A
作者:王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体注射或宫颈注射,可间隔15min重复用药。结果20例患者中效果显著18例(90.0%),重复用药1次2例(10.0%),总有效率100.0%。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方便、快速、高效和安全,但应明确诊断,及时使用。
作者:刘娜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267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分为联合组134例和对照组133例。联合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仅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的7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心肌酶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肌功能,降低再灌注损伤,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及临床结局关系。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对850例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营养支持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850例围手术期胃癌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4%,其中有营养风险患者中81.5%应用营养支持,而无营养风险患者中有67.5%应用营养支持。有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为分别为26.5%、(21.3±5.7)d、(31275.7±6352.2)元,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2%、(14.5±3.7)d、(23565.8±4326.4)元。有营养风险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为分别为18.3%、(18.2±5.7)d、(27934.5±5120.7)元,显著低于无营养支持患者62.7%、(27.5±8.3)d、(40105.7±6518.3)元。结论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与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关,对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并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孔国平;孙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结核病治疗中的类赫氏反应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30min~4h发生,是因为大量菌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其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病症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一般持续30min~1h。因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须高度重视。赫氏反应亦可发生于其他钩体敏感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在结核病治疗工程中也会出现类似反应,现以2001-2013年衡水学院疾控中心治疗中出现的26例类赫氏反应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善厚;王志杰;范桂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及胰腺胆道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并且病因复杂,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处理不当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治疗上,医师与护士必须密切配合,正确诊断,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再加上精心护理,这样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促使患者顺利恢复健康。笔者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结直肠癌属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发展,现腹腔镜广泛应用于结直肠手术中。然而利用腹腔镜根治结直肠癌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根治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法,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保肛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此方法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这也就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目标。本文现将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桑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急乳蛾为中医急诊常见病,本病属西医“急性扁桃体炎”范畴,多发于夏、秋季节,青壮年人易患,常表现剧烈咽痛,反复、持续高热,体温常达39℃~40℃,伴有吞咽疼痛,全身乏力,酸痛不适等。严重者还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肌炎、以及风湿热等其他疾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病因主要为风、热、湿、虚,互为影响,导致发病。现对该症临证辨治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陈建辉;陈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提高针对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15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治疗方法。结果保守治疗病死率为13.33%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应在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多发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3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多发子宫肌瘤能有效地缩小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李驰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患者,女,19岁,未婚,因下腹坠痛15h于2014年7月12日15时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4年6月18日。昨晚性生活后即出现下腹坠痛,波及肛周,诉短时翻身困难。疼痛持续15min后自行缓解,能起床活动,仍有隐隐坠痛,无恶心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能入眠。午饭后下腹疼痛加剧,14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肛门胀痛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较差,痛苦貌,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趴坐着,不能平躺。测体温36.3℃,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0 mm Hg,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腹肌稍紧,全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取半坐位行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呈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子宫及双附件区均有压痛和反跳痛,扪诊不满意。急诊行尿妊娠试验检查为阴性;血常规提示:WBC 9.73 Q 109/L,RBC 3.22 Q 1012/L,Hb 90g/L。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子宫前位,形态规则,大小为40mm Q 28mm Q 37mm。肌层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度7mm,双附件区显示欠清,子宫后方见大小约为81mm Q 34mm Q 40mm非均质回声,边界清。右下腹见深为48mm液性暗区,内见细光点回声,左下腹见深为56mm的液性暗区,提示盆腔囊性包块,盆腔积液。根据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立刻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开放二路静脉通道等急救措施,待患者情况稍稳定后由急救中心护送到市级医疗单位继续治疗。出院后随访,患者当晚在腹腔镜下行右侧卵巢修补术。因腹腔内新鲜血液多达1500ml,术中予自体输血。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右侧)卵巢黄体囊肿。后又随访二次,患者饮食如常,脸色红润,恢复快,无下腹隐痛。
作者:岑燕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 Q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通过2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冯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儿均发生不同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血液、消化和泌尿系统较多见,经阿奇霉素治疗后,显效51例(65.38%),有效25例(32.06%),无效2例(2.56%),总有效率为97.44%。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张晓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QQ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血糖过高而出现糖尿、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的一种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机体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振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微创软组织松解术是利用医用松解针具通过皮肤直达病变部位,将其组织机械性的松解或减压,改善其病理变化,使其相关组织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人体运动系统疾病,如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性疼痛等。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治疗是根据微细组织结构病理改变的高选择性,闭合性地进行手术。大量的临床应用已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很容易地治愈许多长期以来难以治疗的颈肩腰腿痛顽症。但局麻患者难以耐受,往往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耐受能力差,手术中出现痛苦挣扎,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清醒无痛技术应用于微创软组织松解术,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舒适、安静,痛苦明显减少,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总结我科清醒无痛下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锋;赵琴;王慧;韩秋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酒精依赖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紊乱,以再次饮酒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为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合并呼吸肌麻痹的中毒患者死亡率高,我院急诊室在2013年12月-2014年4月共收治酒精成瘾综合征患者口服农药中毒3例。由于农药中毒与酒精戒断的躁动、抑郁、沮丧等病症不易区分,容易混淆,加上患者病情重,语言表达不准确,容易发生意外。由于我科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例患者均住院14d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梅;赵春瑛;张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普那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不同病情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对照组单用吲哒帕胺。服用1个月。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71%、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永德;张聘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4%,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治疗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复发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青霞;罗利花;耿彦利;宋彩霞;陈国杰;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