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于贵昌

关键词:美洛昔康, 骨科手术, 镇痛,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手术患者150例均在术后1h、24h肌内注射15mg美洛昔康进行镇痛,对镇痛疗效欠佳者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5mg)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有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的疼痛缓解率,各组疼痛缓解率结果显示,美洛昔康对不同类型手术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小型手术患者使用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优于大、中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美洛昔康术后镇痛整体疗效满意。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无美洛昔康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美洛昔康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础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基础质量衡量一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重要内容。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在七分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占大部分。基础护理包括患者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内容。基础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病情的好转与恢复,做好基础护理可使患者处于接收资料的佳心身状态,早日康复。

    作者:孙庆翠;沙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神经外科术后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HCA)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4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HCA止血治疗。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天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HCA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止血,用药前与用药后第3天,患者生命体征、肝肾、心脏以及凝血功能,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整个试验过程无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HCA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吴立权;许州;蔡强;张申起;王龙;陈谦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片加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失眠症患者依据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3mg,每晚1次,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共服用3周。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1mg,每晚1次,谷维素30mg,3次/d,服用3周。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头痛及头昏脑胀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 <0.05);经过3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片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缓解失眠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黄丽琴;王芳;王云峰;张玉省;孙素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

    作者:彭伙灵;陈南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四君消癌汤对进展期大肠癌血清VEGF抑制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君消癌汤对进展期大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医院收住院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化疗,治疗组接受中药汤剂Q四周期化疗。观察、比较2组血清VEGF浓度,症状及肿瘤标记物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VEG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症状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其中腹痛腹泻、消瘦乏力症状改善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CEA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君消癌汤能抑制进展期大肠癌VEGF水平,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进展,同时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等。

    作者:王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来医院治疗的RNS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治疗:环磷酰胺Q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上述对照组治疗加用来氟米特治疗。疗程为4个月,比较2组治疗期间24h尿蛋白定量( Upro)、血清白蛋白( ALB)、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变化情况,及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2组24h Upro、Scr 及 BUN 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ALB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05),且观察者的24h Upro、Scr及BUN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AL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来氟米特治疗RNS特异性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霞;张印婕;赵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临床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可靠护理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各78例,对2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的发生比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情况比较,综合干预组患者均明显好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与传统的临床干预措施和方法相比较,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治疗,对于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文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院外护理体会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使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除了遗传等自身不可控因素外,冠心病的其他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一些经过治疗之后出院的冠心病患者,日常更要注意康复护理,否则极易再次诱发冠心病。

    作者:黄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医院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医院2014年度儿科患者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新指南,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是有根据的,综合医院阿奇霉素细菌耐药率偏高,儿科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时单用阿奇霉素抗混合感染是不合理的。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作为重症、难治或者考虑为混合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合理、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薛海霞;杨卫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国产与进口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费效比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国产与进口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费效比与临床疗效观察以对广大COPD患者做出正确的用药指导。方法选取自2011年以来入该院治疗的COPD患者241例,其中:以进口噻托溴铵(思力华)维持治疗组121例。以国产噻托溴铵(天睛速乐)维持治疗组120例。15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以后观察患者病情体征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与进口噻托溴铵治疗COPD疾病效果在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选取国产药品会大大降低COPD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胡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耳折程度与GRACE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耳折程度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心脏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0例。根据耳折评分分为轻微组(0、1分)、中等组(2分)、严重组(3分)、极严重组(4分)。同时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耳折程度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极严重组GRACE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 P<0.01)。结论 NSTE-ACS患者随耳折程度加重,GRACE评分越高,从早期血管重建术中获益越大。

    作者:陈浩;王永贤;刘军利;李光;王维刚;郑丽娟;魏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预防骨科术后压疮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3住院的120例骨科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管理组各60例。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PDCA管理组压疮率为16.7%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莫海营;袁艺;卢春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64例临床分析

    急性胸痛是指突发性的胸痛,引发胸痛原因很多,病因复杂,可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严重者病情可迅速恶化,危及生命。因此规范化的胸痛评估与诊断对早期识别胸痛的病因、挽救生命、改善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1]。我院急诊科近年来对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评估,有效避免误诊和漏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地救治。现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春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病毒学检验在乙肝患者中的效果,提升乙肝的临床确诊率,并为乙肝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乙肝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学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e抗体( HReAb)、表面抗原( HBsAg)、表面抗体( HBsAb)和核心抗体( HBcAb),同时统计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BeAg、HReAb、HBsAg、HBsAb、HBcAb各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48.8%、63.4%、82.9%、25.6%、74.4%和15.9%、25.6%、32.9%、4.88%、3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不仅使乙肝病毒学5项指标得以精确检查,对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防治及预后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清醒无痛下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护理体会

    微创软组织松解术是利用医用松解针具通过皮肤直达病变部位,将其组织机械性的松解或减压,改善其病理变化,使其相关组织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人体运动系统疾病,如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性疼痛等。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治疗是根据微细组织结构病理改变的高选择性,闭合性地进行手术。大量的临床应用已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很容易地治愈许多长期以来难以治疗的颈肩腰腿痛顽症。但局麻患者难以耐受,往往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耐受能力差,手术中出现痛苦挣扎,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清醒无痛技术应用于微创软组织松解术,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舒适、安静,痛苦明显减少,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总结我科清醒无痛下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锋;赵琴;王慧;韩秋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护理体会

    结直肠癌属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发展,现腹腔镜广泛应用于结直肠手术中。然而利用腹腔镜根治结直肠癌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根治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法,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保肛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此方法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这也就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目标。本文现将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桑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4%,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治疗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复发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青霞;罗利花;耿彦利;宋彩霞;陈国杰;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点评及原因调查

    目的:目的通过点评医院门诊处方,分析该院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集的不合格处方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指南进行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寻找改进措施。结果医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新启用的电子处方系统不熟悉、对医保政策、处方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不了解以及对非本专科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点评该院处方,分析不合格处方产生的原因,可以找到适宜的干预措施,促进门诊合理用药。

    作者:刘国强;唐毅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碳酸镧治疗血透患者高磷血症1例

    患者,男,62岁,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每2周透析5次,每次4h,透析器为FX80,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一直餐中嚼服碳酸钙0.5mg,3次/d(咸阳步长制药,规格:0.5mg/片)控制血钙、血磷。见表1。

    作者:张孝利;孟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

    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国家卫生部于2010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宗旨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瑜;秦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