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焱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医院治疗慢性胃炎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25例,详细记录2组患者临床表现及治愈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在胃痛、恶心、胃胀以及食欲等恢复情况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较单纯西医治疗,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在复发时间和愈后的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还可以降低西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雪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产妇的顺利分娩需经过一个漫长的生理及心理过程,其中产妇自怀孕至分娩,助产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妇的分娩结局常作为衡量产妇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产妇因产后出血而造成的死亡在孕产妇的死亡中占着极大的比例。助产士对产妇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使产妇增强分娩信心,利于产妇自然分娩。而自然分娩的产妇,可极大的提升母婴健康概率,同时还可大幅度的降低因分娩而造成的风险[1]。本文探讨助产士在提高分娩质量中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孕中期妇女血清叶酸与红细胞叶酸检测的关系,为孕中期妇女补充叶酸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8月检测叶酸的120例孕中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空腹采集静脉血及非抗凝血、EDTAK2抗凝全血送检,对孕妇血清叶酸浓度及红细胞叶酸浓度进行测定,对2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孕妇血清叶酸平均值显著低于红细胞叶酸平均值,红细胞叶酸低值发生率为25.00%高于血清叶酸低值发生率的4.17%( P<0.05)。结论红细胞叶酸水平高于血清叶酸水平,孕中期孕妇补充叶酸需以红细胞叶酸水平值为依据,切忌盲目补充叶酸。
作者:刘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一般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采取结合溶栓治疗的观察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以过度劳累为主,其次为暴饮暴食、便秘以及吸烟喝酒;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心源性休克、泵衰竭、出血总发生率为2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ST段下降﹥50%、CK-MB变化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欧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手术患者150例均在术后1h、24h肌内注射15mg美洛昔康进行镇痛,对镇痛疗效欠佳者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5mg)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有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的疼痛缓解率,各组疼痛缓解率结果显示,美洛昔康对不同类型手术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小型手术患者使用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优于大、中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美洛昔康术后镇痛整体疗效满意。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无美洛昔康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美洛昔康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作者:于贵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将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不同病情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在末次出血48h内给予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组在末次出血48h后给予急诊胃镜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成功止血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治疗组术中的病灶检出率、成功止血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患者的出血原因,且止血效果显著,以降低临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树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采用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147例,基于患者每天口服钙片并进行磁振热机器和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骨质量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取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郝秀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一种好发于6个月~3岁婴幼儿的急性弥漫性炎性反应,多发于空气干燥的秋冬季和冬春季,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表现为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等[1、2]。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喉黏膜与黏膜下层附着不紧密,发炎后易肿胀发生喉阻塞,加上小儿咳嗽功能不健全,气管和喉部的分泌物不易排出,使呼吸困难加重,若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但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1周左右可痊愈。目前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笔者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喉炎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庆祝;张姣珍;闫志刚;秦刘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院治疗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各34例,分别记录2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疾病恢复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5%(P<0.05)。观察组在头痛、反胃吞酸、恶心及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通过整体观察,综合施治,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还降低了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也有延迟作用。
作者:田杏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观察组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显著,内固定牢固,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糖尿病( DM)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低下引起的一种复杂代谢性疾病。血糖监测是DM诊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工作中要想血糖长期达标,短期平均血糖控制非常重要。糖化血清蛋白( GA)是临床血糖监测的有效指标之一,对于评价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和反应短期内血糖水平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GA检测曾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通常用酶法检测,现就GA检测在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姚碧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
作者:彭伙灵;陈南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法辅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输入丹参注射液并在肺俞穴敷涤痰化瘀贴。比较分析2种方法治疗痰瘀的结果及对小儿肺炎喘嗽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的咳嗽时间、喘促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医对症治疗时联合中药涤痰化瘀能更有效的从痰瘀方面对小儿肺炎喘嗽进行论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原发性肝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精准肝切除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肝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h血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水平,手术病死率,住院时间,术后1、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组术后24h血ALT及AST水平、手术病死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精准肝切除联合术中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作者:刘喜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急腹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MS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认可及应用。笔者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旨在探讨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张玉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微创软组织松解术是利用医用松解针具通过皮肤直达病变部位,将其组织机械性的松解或减压,改善其病理变化,使其相关组织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人体运动系统疾病,如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性疼痛等。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治疗是根据微细组织结构病理改变的高选择性,闭合性地进行手术。大量的临床应用已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很容易地治愈许多长期以来难以治疗的颈肩腰腿痛顽症。但局麻患者难以耐受,往往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耐受能力差,手术中出现痛苦挣扎,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清醒无痛技术应用于微创软组织松解术,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舒适、安静,痛苦明显减少,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总结我科清醒无痛下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锋;赵琴;王慧;韩秋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3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及灭滴灵阴道置入治疗,治疗组给予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及保妇康栓阴道置入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口服加外用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为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翠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病毒学检验在乙肝患者中的效果,提升乙肝的临床确诊率,并为乙肝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乙肝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学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e抗体( HReAb)、表面抗原( HBsAg)、表面抗体( HBsAb)和核心抗体( HBcAb),同时统计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BeAg、HReAb、HBsAg、HBsAb、HBcAb各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48.8%、63.4%、82.9%、25.6%、74.4%和15.9%、25.6%、32.9%、4.88%、3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不仅使乙肝病毒学5项指标得以精确检查,对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防治及预后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血压及调脂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30ml,1次/d);治疗组另加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1次/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水平的变化。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4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UAER、β2-MG、BUN和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功能,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斌;刘玉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多发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3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多发子宫肌瘤能有效地缩小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李驰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