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

石文全

关键词:尿道炎, 罗红霉素, 氧氟沙星,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越来越常见,直接威胁产妇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方式包括改良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等改良术式以及缩宫素、前列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冻干血浆、益母草等药物防治疗法,灵活结合手术情况、产妇体质及基础疾病选择手术及用药方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林秋玲;兰景尤;黄玉萍;黄梅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AS合并椎骨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均行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02.1)周,短于对照组的(17.90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椎体骨折复位,加强脊柱稳定性,促进骨折尽早愈合,提高术后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Graves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 MMI)与丙硫氧嘧啶( PTU)对Graves病( GD)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GD患者63例,随机分为MMI组(31例)和PTU组(32例)。MMI组患者予以MMI治疗,PTU组患者予以PTU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2、IL-6、TR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MMI组患者IL-2水平高于PTU组,IL-6、TRAb水平低于PT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I与PTU治疗GD的效果相当,但MMI的免疫抑制作用强于PTU,药物t1/2长于PTU,故临床更倾向于使用MMI。

    作者:庞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峡江县疾病控制中心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包括生活习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桂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采用ABC分析法调查我院2014年药品使用情况

    目的:采用ABC分析法调查我院2014年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品销售数据,将A类药品按药理学分类的品种、金额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共使用药品1292种,A类药品237种(18.34%),其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75.02%;B类药品202种(15.63%),其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15.01%;C 类药品853种(66.02%),其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9.97%;A类药品包含22类药品,主要为抗肿瘤药、抗微生物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中成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等,药品金额占A类药品总金额的83.71%;销售金额前20位药物共9类,包括抗肿瘤药(4种,3301.39万元,22.89%)、抗微生物药物( 3种,2288.58万元,15.87%)、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3种,1778.60万元,12.33%)、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2种,1711.20万元,11.86%)、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2种,1359.87万元,9.43%)、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2种,1306.16万元,9.05%),6类药品金额占销售金额前20位药品的81.43%。结论我院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不能放松用药的监控与分析,对销售金额较高的几类药物,要加大监控力度,严格按照各项法规政策执行,及时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张伟东;李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研究组25-羟基维生素D3和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会异常升高,骨钙素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会异常降低,在临床上可以将该指标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要参考指标。

    作者:谢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纤溶酶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3.58%),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君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用药分析

    目的:对1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肾功能估算调整抗菌药物剂量,并提出药学监护要点。结果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控制。结论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林权;彭竞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胃消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朱利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千秋煤矿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1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副反应量表( TE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小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组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组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老年医院教学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组D组COPD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CAT )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6min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 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PaO2高于对照组,PaCO2、CAT评分、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FEV1/FVC%、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组D组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集红;刘歆;郭永明;刘宇;刘钦华;陈世谋;吴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会诊病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方式和效果,探讨临床药师会诊工作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灵山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会诊病例36例,收集整理住院病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申请会诊科室主要为感染疾病科13例(36.1%);外科10例(27.8%);会诊目的主要为希望调整抗生素选择方案15例(41.7%);希望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12例(33.3%);会诊意见全部采纳9例(25.0%);部分采纳27例(75.0%);痊愈29例(80.5%),好转6例(16.7%),无效1例(2.8%)。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工作可有效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医师的药学相关知识水平,促进了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对临床科室诊疗起到了良好的协助作用。

    作者:杨立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K、CK-MB、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CK-M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P的疗效好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运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骨质疏松症知识测试问卷( OKT)评分、骨密度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KT评分及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OK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

    作者:王亚平;费扬帆;许虹;王英;胡蓉;曹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的AECOPD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观察两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后两组 FEV1%预计值以及 FEV1/FVC 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舒利迭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以及PaO2,可以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的良性发展。

    作者:刘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木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45例,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双歧三联组(46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标准三联疗法)以及双歧四联组(46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四联疗法),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胃液PH值、HP根治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胃液PH值、HP根治率、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邓玉华;董耀兵;沈旺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替吉奥胶囊诱发Steven-Johnson综合征一例报告

    目的:报道替吉奥胶囊诱发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1例。方法详细介绍患者一般情况、主诉、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用药治疗及痊愈经过。结果替吉奥胶囊诱发的SJS经治疗后患者痊愈。结论替吉奥在临床上使用应受到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李鹏;陈建明;潘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100例,按照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温丽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祁阳县中医院2010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小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安达市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德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