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杨小矿

关键词:卒中, 抑郁, 坦度螺酮, 帕罗西汀,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千秋煤矿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1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副反应量表( TE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PT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T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GCS)、随访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 G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中残率、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PTCI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孙凌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千秋煤矿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1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副反应量表( TE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小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舒张末期内径( LVDS)、E/A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DS、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湘西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0%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甘油果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高峰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眼压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眼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高峰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油果糖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与甘露醇相当,但甘油果糖降低眼压的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小。

    作者:田勇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峡江县疾病控制中心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包括生活习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桂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药师对一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药物治疗的分析与监护

    1例29岁男性患者,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半余,尿酮体阳性入院。入院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酮症,入院后给予补液纠酮、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药师给予了相应的药学指导与监护,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李长秀;魏晓霞;张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 MDROs)监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苍梧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各科室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2386株,严格按第3版《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中的要求接种、分离、培养。结果病原菌2386株,其中MDROs 646株,占27.07%(646/2386)。革兰阴性MDROs共434株:大肠埃希菌265株(41.02%)、肺炎克雷伯菌62株(9.60%)、铜绿假单胞菌42株(6.50%)、鲍曼不动杆菌35株(5.42%)、奇异变形杆菌30株(4.64%);革兰阳性MDROs共2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CN)99株(15.33%)、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7株(5.73%)、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7株(1.08%)、其他69株(10.68%);大肠埃希菌同种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CN、MR-SA、VRE同种检出率相对稳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50.00%,奇异变形杆菌对呋喃妥因全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异帕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30.00%,对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全部耐药,除喹诺酮类外其他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胺、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余大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0%;MRSA、MRSCN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无耐药率,MRSA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18.92%;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02%,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50.00%,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75.00%,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00%。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MDROs的监控及建立有效的耐药预警机制与消毒隔离制度,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作者:黄远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俊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结合病历资料,将3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2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PCT水平、PCT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水平、血清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小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有利于改善小儿感染性肺炎的预后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曾子荣;郭涌泉;郭雅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石文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妊娠延长时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压,延长妊娠时间,减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蕾;韩连菊;路艳辉;倪素娜;马文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治疗后复发率、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鲍氏不动杆菌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MIC90结果为2μg/ml,未发生变化,细菌培养均未发现泛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与传统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而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刘翔;余国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越来越常见,直接威胁产妇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方式包括改良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等改良术式以及缩宫素、前列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冻干血浆、益母草等药物防治疗法,灵活结合手术情况、产妇体质及基础疾病选择手术及用药方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林秋玲;兰景尤;黄玉萍;黄梅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4年10月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GBS患者25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GBS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相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100例,按照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硒酵母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温丽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患儿予以插管全麻复合吸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儿麻醉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七氟烷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许开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108例作为瘢痕子宫组,另选取同期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结果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长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形成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升高、吞噬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夏彦东;安新;李琳;闫贵春;陈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AS合并椎骨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均行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02.1)周,短于对照组的(17.90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椎体骨折复位,加强脊柱稳定性,促进骨折尽早愈合,提高术后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行乳腺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QO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QOL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作者:沈晓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一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分析

    目的:分析1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方法通过总结1例发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了解其病情变化,找出发热原因。结果停止使用全部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可诊断为药物热。结论药物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常见,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