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炎宁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段辉彦;赵君平

关键词:化脓性扁桃体炎, 小儿, 发热, 热炎宁合剂
摘要: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热炎宁合剂,并联合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治疗组体温恢复、脓苔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炎宁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发热消退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措施

    目的:探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方法。方法由专业的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组成3人小组,采用血管保护方法,从输液部位,针头的选择,如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后固定,拔针时血管的保护,长期输注浓度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对血管的护理,发现外渗时如何处理等方面总结经验。对临床广泛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技术,总结经验,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回血、堵管,渗漏、静脉炎的发生,来提高留置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协作做好静脉保护。结果由静脉输液治疗小组为长期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保留成功明显提高,发生静脉炎例数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设立责任意识较强的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更重视对血管的保护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远期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中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1]。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断流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诊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2月-2014年1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经药物控制出血后择期进行断流术,观察组入院后立即行急诊断流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6%(P ﹤0.01),住院时间为(12.2±1.9)d 低于对照组的(18.9±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外科手术是应对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展开断流术是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苏纪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门诊的96例感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感冒清热颗粒,治疗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比较2组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感冒清热颗粒,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爱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产程陪伴的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一对一全产程陪伴、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2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产程情况变化、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DS、SAS 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护理服务满意度﹥90分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7%,发生难产、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率其他并发症率分别为3.33%、10.00%、5.00%、15.00%低于对照组的8.33%、15.00%、11.67%、28.33%(P 均﹤0.05)。结论在产妇推广优质服务,能较好地满足产妇的服务需求,改善产妇的心理和情绪状况,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门诊药房2011-2014年查出的调剂差错处方共136张,对所有处方的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发生的调剂出错处方136张,差错率逐年递减,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药师、医师、收费、患者等5个方面原因。结论针对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医师及药师的责任心,减少差错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费香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热炎宁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热炎宁合剂,并联合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对照组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治疗组体温恢复、脓苔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炎宁合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发热消退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辉彦;赵君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舒血宁与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血宁与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参考意见。方法随机选取近期来院就诊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加用舒血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观察组各34例,详细记录2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对脏器的损害以及血液循环疾病发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过程中辅以舒血宁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使患者心血管内皮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患者抗凝血机制和抗炎机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雪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吸入剂经口吸入。试验组应用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吸入剂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待症状控制后维持原剂量服用1个月,观察2组疗效。记录所有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呼气流量(PEF)以及测定血清 IgE、呼气一氧化氮(Fe-NO)。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FEV1%和 PEF 的改变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试验组血清 IgE、FeNO 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 ﹤0.05)。结论孟鲁司特和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联合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祥亚;梁凤英;何添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医疗管理部门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及查房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医师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工作环节,交接班的好坏、查房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为使交接班制度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真正落实,确保医疗环节质量,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我院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推行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及医师查房,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监督管理。

    作者:丁爱萍;程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腔隙性卒中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腔隙性卒中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比较腔隙型脑梗死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确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3.89±11.17)岁,颅内动脉狭窄组121例(67.7%),其中单发性动脉狭窄29例(24.0%),多发性动脉狭窄92例(76.0%)。1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当中,合并高血压病120例(60.6%),高脂血症98例(49.5%),冠心病62例(31.3%)。颅内动脉狭窄组冠心病(42.1% vs.14.3%;χ2=9.205,P =0.002)和糖尿病(25.6% vs.10.4%;χ2=3.173,P =0.007)以及颈动脉 IMT 增厚(29.7% vs.7.8%;χ2=3.962,P =0.047)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性低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组[(1.31±0.52)mmol/L vs.(1.57±1.54)mmol/ L;t =-2.242,P =0.026]。多变量 Lol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优势比(OR)10.013,95%可信区间(CI)1.079~92.900;P =0.043]和糖尿病(OR 6.766,95% CI 1.704~26.870,P =0.006)是腔隙性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而 HDL 水平较高(OR =0.015,95% CI =0.001-0.299)是腔隙性梗死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颅内动脉狭窄,冠心病和糖尿病是腔隙性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米军辉;刘志奇;张斌;刘欣;张雪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坏死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常因缺血发生收缩无力或断裂等坏死表现,导致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尖区常伴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极易诱发心力衰竭。临床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置换受损的心脏瓣膜,以恢复患者的心脏瓣膜功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术后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与手术的成败密切相关[1]。我院对近3年来收治的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坏死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手术置换术,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琼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FDA:批准安进公司 Blincyto 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lincyto 这款药物去年12月成为获得 FDA 批准的首款抗 CD19药物,它也是安进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BiTE)抗体项目的主要产品,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 Ph-)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肺炎伴发药物性皮疹治疗1例

    患者,女,73岁,以“咳嗽、咯痰4d,加重伴胸闷1d”入院。患者入院时胸部 X 线片示双肺下野支气管感染征象;血 WBC 9.59×109/ L,N 78.6%,PLT 101×109/ L;CRP 25mg/ L;心电图未见异常。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活动自如,T 36.8℃,R 18次/ min,P 70次/ min,BP 140/75mm 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作者:王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临床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误解与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激动,对工作与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甚至扰乱工作秩序,因此,防止护患纠纷发生,护理人员应重视护患矛盾的原因,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变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耳折程度与冠心病患者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耳折程度与冠脉造影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LM/3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 LM/3VD 组(198例)和 non-LM/3VD 组(622例)。根据耳折程度进行评分,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行 SYNTAX 评分。分析耳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患者LM/3VD 的相关性。结果严重耳折预测冠心病患者 LM/3VD 的灵敏度76.76%,特异度84.56%,阳性预测值为61.29%,阴性预测值为91.96%,漏诊率23.23%,误诊率15.43%。结论严重耳折程度与冠心病患者 LM/3VD 密切相关,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浩;王永贤;刘军利;李光;王维刚;郑丽娟;魏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为(11.8±2.6)μmol/ L、直接胆红素水平为(2.9±0.1)μmol/ L、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1±1.7)μmol/ L、丙二醛含量水平为(6.4±1.2)μmol/ L、尿酸含量水平为(334.6±25.1)μmol/ L,其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和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会香;赵俊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丹参多酚酸治疗轻中度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治疗轻中度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轻中度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 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多酚酸治疗轻中度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伟;王春霞;韩辉;宋新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2013年我院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医院2013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住院患者使用糖尿病药物年度金额前三名分别是拜糖平、格华止、达美康;DDDs 年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糖适平、格华止、格列美脲片。胰岛素中诺和灵30R 笔芯和优泌灵30/70笔芯用量占全部胰岛素用量的40%以上。结论医院糖尿病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晓珉;张武标;邵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雷尼替丁﹢云南白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P ﹤0.05);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凝血酶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郑兴鸣;刘立中;乔晋伟;郝美娟;高飞;何君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