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措施

潘翠先

关键词:昏迷, 急救, 急诊处理, 急诊室, 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处理救治措施。方法选择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昏迷患者82例,对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患者昏迷的发病原因及其处理措施。结果82例患者中因急性酒精中毒引发昏迷者10例,占12.20%;因脑梗死引发昏迷者16例,占19.51%;因脑出血引发昏迷者15例,占18.29%;因肺心脑综合征引发昏迷者6例,占7.32%;因糖尿病低血糖引发昏迷者14例,占17.07%;心源性昏迷者5例,占6.10%;镇静药物中毒引发昏迷者5例,占6.10%;有机磷中毒导致昏迷者7例,占8.54%;交通意外导致昏迷者4例,占4.89%。经积极有效抢救后,82例患者中75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脱险,占91.46%;7例患者抢救不成功而死亡,占8.54%。结论引发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主要包括急性酒精中毒、脑梗死、脑出血、肺心脑综合征、糖尿病低血糖、心源性昏迷、镇静药物中毒、有机磷中毒等。此类患者病情凶险,应早期诊断并及时抢救治疗,以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门诊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江阴市临港街道西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80例门诊静脉滴注治疗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小儿静脉滴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静脉滴注等待时间、1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滴注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静脉滴注治疗期间疼痛评分( FLACC 疼痛评分法和 Wang - Baker 笑脸量表)。结果研究组静脉滴注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1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滴注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FLACC 疼痛评分和 Wang - Baker 笑脸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门诊小儿静脉滴注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患儿静脉滴注等待时间,提高1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滴注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轻静脉滴注治疗期间疼痛。

    作者:姚海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艾灸大敦穴配合疝气带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艾灸大敦穴配合疝气带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宁都县对坊卫生院收治的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艾灸大敦穴配合疝气带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疝气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半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艾灸大敦穴配合疝气带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朱国生;许春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DKA 患者93例,随机分为静脉组(46例)与微量泵组(47例)。静脉组患者采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微量泵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变化情况、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FPG、2hPG、CO2 C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微量泵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短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量泵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静脉滴注和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 DKA 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胰岛素泵持续泵入治疗能缩短患者病情改善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曾小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3年沁水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100例,均予以臭氧水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皮肤黏膜色素评分、皮肤弹性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32例,有效5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0%;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评分、皮肤黏膜色素评分及皮肤弹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6个月患者复发3例(3.4%)。结论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

    作者:吕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痰量、治疗期间不良症状(发热、反复咯血、脓痰增多或咳嗽加重、其他)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感染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咳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反复咯血、脓痰增多或咳嗽加重及其他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感染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成本-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遵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溴己新片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9.61,低于对照组的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成本-效果好。

    作者:吴元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按数字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应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确切,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缓解患儿痛苦。

    作者:李瑾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21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A 组与 B 组,各108例。A 组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B 组患者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Ka-mofsk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于 B 组,皮肤过敏发生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相当,医生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选择,但应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郑秋香;陈志勇;卢翠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呼吸内科病房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荆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呼吸内科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1—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荆州中心医院患者的临床标本305份,标本类型包括痰、血液、尿液、分泌物、引流物等。采用 K - B 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12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得到123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主要来源于痰液,占91.1%。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耐药率均﹤3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血液中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痰中高。结论呼吸内科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监测。

    作者:陈萌;李春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 HRZE 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抗结核期间予以齐墩果酸片进行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结核期间予以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抗结核治疗效果(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盗汗)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ALT、AST、T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LT、AST、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盗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肝功能及抗结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波;李光树;张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潞安集团总医院王庄医院行髋部手术的超高龄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桐柏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T 波倒置导联数少于对照组,T 波倒置深度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孙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Scr)〕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BUN、Sc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BUN、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罗忠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分期患者血清炎性指标、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高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和稳定期患者各50例,分别作为急性期组和稳定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血清 CRP 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 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3组 CRP、FEV1、FEV1/ FVC、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期组 CRP、PaCO2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FEV1、FEV1/ FVC、PaO2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稳定期组 CRP、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FEV1、FEV1/ FVC、Pa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CRP 水平与 FEV1、FEV1/ FVC、PaO2呈负相关(r =-0.483、-0.422、-0.406,P﹤0.05),与 PaCO2呈正相关(r =0.514,P ﹤0.05)。结论 CRP 可作为判断 COPD 急性加重的炎性标志物,与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高安市中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序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住院次数以及复发次数等指标。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合理饮食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以及腹式呼吸锻炼率均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次数和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海秀;周放林;黄细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胺碘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8月平罗县人民院收治的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分级、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SV、LVEDV、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SV、LVEDV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NYHA 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建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峡江县马埠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振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郑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中痛苦,且并发症少。

    作者:白进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遵义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死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德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改良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皮试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井冈山大学医务所收治的外伤患者1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改良皮试液配制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皮试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试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能降低患者皮试阳性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颜红宇;龚牡丽;吴素蓉;王文艺;纪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