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逢君
进展性脑梗死定义: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48h 内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呈螺旋式或阶梯状进展的一类脑梗死。在临床上脑梗死病情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诸多因素有关,如发热、补液量不足、高龄、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过度脱水剂的应用以及合并感染等因素,但是笔者观察,病情进展与血压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是临床上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我院近2年住院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后阶段的临床综合征,以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征,以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多系统受累为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尚未找到除透析和肾移植以外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对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生化指标,延缓肾衰的发展速度效果显著,具有突出的优势。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肖相如博士的整体功能代偿疗法理论为指导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武淑梅;刘金辉;刘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0月住院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于出生后6h内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均无放弃治疗病例,无病死病例。治疗后2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肌张力上肢、肌张力下肢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大运动DQ 值、精细运动 DQ 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适应性 DQ 值、语言 DQ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邱彦彩;王朋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晕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特点为快速起始、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晕厥是普通人群的常见症状,晕厥事件平均年龄大约在10~30岁,而15岁左右晕厥发生报道率高,有调查表明,晕厥事件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但急诊室就诊者仅占0.7/1000人/年[1]。有学者认为40%人群在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晕厥,但是,仅有少数患者寻求治疗;其中,神经介导晕厥为常见类型,相对预后较好。因此,晕厥病因的诊断极为重要。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神经介导的晕厥非常有效而简便的方法,但是在试验过程中也会出现意外事件,故合理而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陈春芳;左玉琴;芮立美;胡丹华;朱红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取的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6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2组均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在基础治疗之上,对照组给予患者丙泊酚1.5~2mg/ kg 静脉注射,观察组则给予依托咪酯0.3mg/ kg 静脉注射。对比2组手术基本情况、不良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2组躁动、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依托咪酯全凭麻醉患者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短,无谵妄现象发生,安全可靠。
作者:何加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 Hp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清除 Hp,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为切实做好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保障广大师生饮水安全,2013年5~10月,承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以自建式集中供水为重点,在全市开展了学校饮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许乃欣;彭艳玲;刘佳;张娟;文劲松;丁伟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术后伤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医院普外科行不同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仪进行理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11±2.6)d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平均住院花费(412±58.2)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3±11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硝唑冲洗联合特定电磁波在治疗腹部伤口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付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些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Hp),这也是患者复发率高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只有成功根除 Hp 的传播才能彻底治愈消化性溃疡,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消化性溃疡可引起患者慢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病,临床上要及早治疗,并且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2013年1~12月我院对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玫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严重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外结核,由于其病理复杂,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颅脑 CT 及 MRA 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通过静脉输注顺磁性造影剂,从而缩短组织中质子的 T1及 T2驰豫时间,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的,静脉输注造影剂为高压自动注射,注射速度快、压力大,加之机床的移动等,易引起造影剂渗漏,发生率1%~2%[1]。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是 MRA 中常用造影剂,一旦发生渗漏,其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更严重者可引起静脉血栓和皮肤组织坏死,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痛苦。2014年11月我科对1例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外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患肢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文娟;高翠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药耳炎净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6例接受耳炎净治疗的急、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96.4%,非化脓性中耳炎总有效率92.6%。本组3例(1.8%)出现局部可耐受一过性刺激性疼痛,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耳炎净外治急、慢性中耳炎有效安全,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李海燕;王蓓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例,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用药及保健类药物滥用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用药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合理用药,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徐旦旦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评价 CRUSADE 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的准确性及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用 PPIs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于医院心内科并急诊病房住院的 ACS 病例572例,按照 CRUSADE 评分对这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将其中的高危出血组随机分为 PPIs 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1年,随访观察期间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主要、次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RUSADE 评分高危组相较于低中危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而高危出血风险组加用 PPIs 的后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主要及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虽有所增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USADE 评分系统对于 ACS 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对高出血风险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无显著增加。
作者:赵新闻;綦素霞;王松梅;孔光明;司君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氯胺酮对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4年2~12月在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75例,随机分成 A、B、C 3组各25例,A 组为右美托咪定组,B 组为小剂量氯胺酮组,C 组为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3组术后躁动、拔管后1~4h 镇静评分等指标。结果 A 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 B、C 组均低(P ﹤0.05)。A、B 组在拔管后1~4h 的镇静评分高于 C 组(P ﹤0.05)。A 组术后平稳睡眠例数明显多于 B 组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和氯胺酮均能够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但右美托咪啶效果更佳。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对照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产科收治的198例符合剖宫产指征的急诊产妇,按随机双盲的方法均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术中2组产妇的血压均明显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且观察组出现血压下降的时间比对照组早(P ﹤0.05);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肌松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使用辅助药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2种麻醉方案均符合剖宫产麻醉的需求,但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更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率低,相对更适用于急症剖宫产。
作者:杨云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particles》杂志上,来自埃及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含银醋酸纤维素的抗菌纳米纤维,它是一种新型的被用来促进组织修复的医用材料。他们阐明了新材料的细节内容及其性能--伤口愈合是糖尿病的常见不良并发症。纳米纤维可作为高级伤口护理管理的强大工具。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PDCA 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根据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A. Shewhart)提出的 PDS 演化而来,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全面推行 PDCA 循环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PDCA 循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乎逻辑的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PDCA 循环圈分为计划( 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等4个阶段[1]。并具有“周而复始,大环带小环,大阶梯式的上升,科学统计”的特点。PDCA 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乎逻辑的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目前也被应用在医院的药品管理中,能促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我院药剂科自2013-2014年将PDCA 循环管理方法运用于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2013年1~12月份,门诊药房共调剂处方169585张,其中调配出现差错14例,差错率为0.0082%,差错率偏高。药房对此非常重视,成立了门诊药房工作小组。收集相关资料,运用鱼骨图等方法,分析了事件可能出现原因,找出主要因素,制定措施计划,对调配程序进行改进,有效减少了事件发生。
作者:谢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及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和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此类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方向,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并已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的临床治疗中[1]。笔者将有关中药注射剂治疗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整理。现综述如下。
作者:胡稀;韦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6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根据用药要求分为 MMC 组32例,THP 组45例,分别接受 MMC、THP 膀胱灌注,随访12~3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复发率:MMC 组为37.5%,THP 组为11.1%;尿道狭窄发生率:MMC 组为21.9%, THP 组为4.4%;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MMC 组为25%,THP 组为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HP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优于 MMC,THP 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 MMC。
作者:赵逢君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