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涛;贾艳敏;赵伟;许丽娟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辅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冠心病心绞痛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地西泮辅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都显著优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岩峰;李英杰;朱慧敏;杨亚萍;张婕;赵庆丰;李岩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进行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8周疼痛直观模拟标尺( 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第1、4、8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均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在早期止痛效果方面,曲安奈德比透明质酸表现更为优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萌;刘佩萱;陈敏霞;张永刚;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患者女,42岁。于2013年9月10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入院前半月因咳嗽至上海某医院就诊,当时无痰,无发热,无胸痛,无盗汗。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廓正常,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啰音。予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肿块,边界不清,未见卫星灶,遂进一步查PET-CT见右肺糖代谢异常增高灶,占位性病变(3.0cm ×2.6cm),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即行手术切除肿块,术后病理报告示肉芽肿性病变,符合隐球菌性肉芽肿(右下肺),侵犯第7肋骨。术后无不适,出院后至本院行氟康唑抗真菌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胡明露;屠春林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俊华;王怀举;宋德明;白艳霞;关力山;邓洪余;杨荣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新兵训练是培养军人素质、锻炼健康体魄的关键阶段,目的是让新战士实现由老百姓向合格军人的转变。新兵的身心健康和训练质量,关系到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水平。为此,我们要做好新兵训练中的卫勤保障工作。切实了解掌握新兵的健康状况,是做好新兵训练卫勤保障工作的基础。我院长期担任驻滇某部新兵训练卫勤保障及新兵体检复查工作,为做好新兵训练工作,我们对某部2013年度和2014年度新兵体格复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王月兵;李秀银;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疮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涛;贾艳敏;赵伟;许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开放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脊麻合理用药剂量。方法52例ASAⅠ~Ⅲ级老年患者,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脊麻采用0.4%等比重的左旋布比卡因,根据不同脊麻用药量分成A组(10mg)29例和B组23例(≤8mg)。对比不同剂量脊麻用药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不良事件发生率,给出老年患者脊麻合理用药量。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脊麻前后心率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麻完成后30min内收缩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组,Ⅱ亚组较Ⅰ亚组手术时间缩短,麻醉诱导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脊麻后疼痛缓解率均达到100%,均能满足手术顺利完成,A组、B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脊麻后循环波动发生率为21.7%(5/23)明显低于A组的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组(10mg),Ⅱ亚组较Ⅰ亚组更容易出现循环波动(P<0.05);在B组(≤8mg),Ⅱ亚组循环波动高于Ⅰ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年龄段用药后心率失常、呼吸抑制和硬膜外追加用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患者,≤6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更安全;小于75岁的老年患者,10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用量应列为禁忌。同时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的基础性疾病,尽量缩短开放手术时间。重新定义麻醉诱导期,重在积极处理脊麻后循环波动,防止二次循环波动发生。
作者:费建平;雷月;张代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自抗菌药诞生至今,已经救治了无数的细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滥用抗菌药不仅能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人体免疫应答产生不良影响,大的危害在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加快,这将导致抗菌药作用减弱。笔者对中心内使用抗菌药的处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抗菌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家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加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Ⅱ~Ⅲ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新福菌素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奈达铂治疗。对比2组口腔黏膜、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干反应和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口干反应、皮肤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福菌素加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增加了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但经对症处理及早给予护理干预后均可耐受,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少群;苏建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罹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患病率及发病特点。方法连续纳入我院血透室2005年7月-2014年7月MHD患者135例,其中男70例,女65例。测定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 MHD并发SHPT共59例(43.70%),其中<65岁者47例(34.81%),>65岁者12例(8.89%);其iPTH范围7~2230(347.28±29.43)pg/ml;透析龄>3年39例(28.89%),透析龄<3年20例(14.81%)。高磷血症61例(45.19%),血磷水平0.79~4.03(1.84±0.57) mmol/L,低钙血症30例(22.22%),血钙1.66~2.83(2.23±0.21)mmol/L;钙磷乘积>55mg/dl的患者36例(26.67%),钙磷乘积(49.28±16.21)mg/dl。结论 MHD患者罹患SHPT的发病率高、预后差,基层医院亟待规范化筛查及治疗。
作者:孙占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LGFS)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纤维肉瘤,其特征为交替存在的胶原化和黏液变性,常表现出“良性”的形态学,分支状的血管网。由于该肿瘤突出的黏液样基质与形态学温和的梭形细胞,极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及其他良、恶性肿瘤。该肿瘤好发于中青年人,平均年龄34岁,男女发病率相等,以四肢近端、躯干和腹股沟区多见,其他部位也可发生,肿瘤多位于深部软组织或筋膜下。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该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可远处转移到肺,但是总体预后尚好,属低度恶性肿瘤。我院近期收治1例女性患者,被确诊为右大腿内侧低度纤维黏液肉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丹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30例和开放性输血组33例。限制性输血组于血红蛋白<70g/L时开始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于相应的水平,一次输注2~4个单位;开放性输血组于血红蛋白<100g/L时开始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于相应的水平,输血剂量同限制性输血组。比较2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限制性输血组输血率、人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有助于节约血资源,又减少了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受到了患者、医护人员和血站工作人员的欢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巍;张巧敏;李秋平;崔艳玲;赵永红;王岩;齐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监护。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NS患者时,药学监护应用可明显提高NS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急性脑梗死是脑内血栓形成或动脉硬化后缺血缺氧终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主要分为三型,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争取抢救时间、降低致残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潘阿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时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重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及手术前后ALP水平。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20%高于对照组的7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于术后1、2周以及术后3月测得的AL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折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血清ALP水平上升更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卫友;张立喜;王静;张子春;李雪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3例。 A组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B组单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1、7、14、21天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B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血管全部成功再通占100%,未成功再通为0例,B组血管成功32例占50.8%,未成功再通31例占4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发生脑出血1例(1.59%),转院治疗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而A组未有脑出血发生。2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ACI,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疑似病例129例,分别给予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各项检查的临床诊断差异。结果 MRI诊断具有高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正确率,CT诊断次之,彩超诊断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项检查诊断特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具有佳的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效果,CT次之,彩超差,但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的首选检查和大规模筛查。
作者: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刘胜辉;许军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生肌愈皮膏自拟方与常规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生肌愈皮膏自拟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中西药联合常规换药加胰岛素、黄芪、丹参外用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并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静脉注射抗生素和前列地尔,2组患者均治疗3周,换药后均采用微波照射0.5h,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Ⅱ级患者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Ⅳ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愈皮膏自拟方较常规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振彪;谢艳飞;周明;王伟;李俊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色素( Hb )、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痛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b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较好,可显著缩小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缓解痛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红莉;尤玉晓;冯乔;董春梅;李冠兰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