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潜伏性结核菌感染对女性内生殖系统的影响

杨玉杰;朱艳霞;张彦玲;曹雅君;杨静华

关键词:潜伏性结核菌感染, 女性生殖系统, 月经, 双侧输卵管梗阻, 不孕症
摘要:目的:观察潜伏性结核菌感染(LTBI)对女性内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66例不孕症患者据PPD试验结果分为潜伏性结核菌感染组(A组)36例,非潜伏性结核菌感染组(B组)30例。对比2组月经情况和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及子宫内膜情况。结果2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显示2组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卵管正常、双侧输卵管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BI对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腔形态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可造成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从而导致不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腰椎狭窄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腰椎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腰椎狭窄患者分为A、B组,A组予以非手术治疗,B组予以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腰痛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 P<0.05)。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2组Fairbank J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airbank J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 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狭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Fairbank JC评分较高,但并发症较多。但是,对于那些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或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洁一;李永胜;张超;刘彩霞;王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进行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8周疼痛直观模拟标尺( 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第1、4、8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均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在早期止痛效果方面,曲安奈德比透明质酸表现更为优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萌;刘佩萱;陈敏霞;张永刚;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冠心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ESS )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可提高患者的ESS评分,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旭辉;何素华;狄静;王竹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以在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者为研究组,未应用纳洛酮治疗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同方法在不全中隔子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在不全中隔子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不孕患者120例。分别采用二维阴道超声(2D-TVS)、三维阴道超声(3D-TVS)、输卵管造影术(HSG)检查诊断不全中隔子宫。对比3种检查方法诊断不全中隔子宫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不全中隔子宫42例。2D-TVS检查出39例,3D-TVS检查出不全中隔子宫45例,HSG检查出不全中隔子宫33例。诊断价值比较:3D-TVS、2D-TVS及HSG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VS诊断不全中隔子宫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朝岭;张冉;郭卫东;刘超;曹亚坤;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致低钠性昏迷1例

    患者,男,56岁。主因发现表面抗原阳性4年,黑便1d,呕血(500ml)1h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于2010年体检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余检查结果不详,未正规诊治。近1个月余,口服治疗乙肝偏方,于入院前1d夜间出现黑便,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未诊治。2014年2月21日14∶00左右出现呕血,量约500ml,为进一步治疗,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5.6℃,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68mm Hg。贫血面容,平车推入,神清语利,精神差,入院后呕血,3次共约1300ml,血压一度降至55/36mm Hg,全身汗出,查血红蛋白71g/L,白蛋白22.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6U/L,钠141.6mmol/L,氯113.7mmol/L,血糖9.7 mmol/L,血氨60μmol/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给予禁食水、留置三腔两囊管并胃肠减压、以500g重物持续牵引;兰索拉唑、卡络磺钠、白眉蛇毒血凝酶、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输入;并给予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持续泵入。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2d后患者意识模糊,难以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急查血氨45μmol/L,血红蛋白71g/L。考虑肝性脑病,给予生理盐水+食醋保留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加量至10g,8小时每1次;2d后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急查血氨42μmol/L,血红蛋白98g/L,白蛋白38.5g/L,钠118mmol/L氯88.4mmol/L。血糖8.53mmol/L。患者近日尿量较多,与特利加压素促进排钠排水有关,考虑为低钠性昏迷,故将特利加压素减量,及时给予补钠。1d后患者意识清,能正确回答问题,复查电解质示:钠133.3mmol/L,氯98.3mmol/L。继续给予止血、保肝、支持、抗炎等治疗。病情稳定,请肝胆外科会诊,建议转科行脾脏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于3月11日转肝胆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生肌愈皮膏自拟方与常规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生肌愈皮膏自拟方与常规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生肌愈皮膏自拟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中西药联合常规换药加胰岛素、黄芪、丹参外用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并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静脉注射抗生素和前列地尔,2组患者均治疗3周,换药后均采用微波照射0.5h,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Ⅱ级患者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Ⅳ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愈皮膏自拟方较常规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振彪;谢艳飞;周明;王伟;李俊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肝癌肝移植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用于肝癌肝移植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肝癌肝移植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行介入治疗,试验组另辅以健脾化瘀方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存活率及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肝癌肝移植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陈超;张红玉;王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 sIL-6 R、TNF-α、VEGF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28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均采用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机分为观察组(发病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96例和对照组(发病72h后进行高压氧治疗)192例。检测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均显著性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发病72h内采取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疗效优于发病72h后治疗。

    作者:李健;张东玲;卢蕊;任江彬;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补血汤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比2组骨髓抑制情况和化疗后感染情况。结果2组患者化疗前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化疗第7、14、21天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白细胞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后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Ⅲ~Ⅳ度抑制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治疗周期中,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7%(8/30)(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峰;付培亭;刘秀宝;马利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2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2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例乳腺增生伴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和随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美容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预后较好,不但能够满足患者形体要求还能保留其乳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更午;段玉然;张世耀;邵慧平;陈桂霞;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体会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初常见于早产儿、器官移植及肿瘤、免疫缺陷的患者[1]。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快,易发展为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2]。高剂量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一线药物,但是,有些患者表现对磺胺耐药或有应用磺胺药物的禁忌证。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特异性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3]。我院应用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月霞;相巧丽;姚彦芬;马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0例行TURP治疗后膀胱痉挛的患者中,存在术前不稳定性膀胱20例(50.0%),存在术前低顺应性膀胱11例(27.5%),在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中未发现膀胱功能异常9例(22.5%)。术后24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21例(52.5%),术后48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11例(27.5%),术后72h内出现首次膀胱痉挛8例(20.0%)。患者膀胱痉挛发作时予强痛定100mg肌内注射和654-210mg肌内注射,膀胱痉挛疼痛缓解后予消炎痛栓100 mg直肠给药,每天2次,预防膀胱痉挛发作,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前膀胱功能异常、术中对膀胱的损伤及止血不彻底、术后导尿管水囊对膀胱颈的牵拉刺激及导尿管堵塞等均是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

    作者:林英立;李艳丽;戚景光;梁杰;杨宁;吴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3例。 A组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B组单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1、7、14、21天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B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血管全部成功再通占100%,未成功再通为0例,B组血管成功32例占50.8%,未成功再通31例占4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发生脑出血1例(1.59%),转院治疗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而A组未有脑出血发生。2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ACI,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左西孟旦在国内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心力衰竭( HF )已成为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近年来,随着医疗保健的发展, HF患者生存率有所改善,但是患者短期与长期的病死率仍非常高[3,4]。 Bleuminlc研究中[5],心力衰竭患者30d和1、2、5年的病死率依次为14%、37%、49%和65%。传统治疗HF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正性肌力药物。目前,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拟交感胺类制剂等[6],其共同特点是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 cAMP)的含量和 Ca2+浓度,从而提高心肌收缩力,短期治疗上有着较大的帮助,但如果长期使用,可致心肌氧耗增加,亦增加心肌顿抑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甚至部分药物长期应用后可导致病死率的增高;因此探索其他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必要。上世纪80年代,在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时,发现了一类新型强心药,这类药主要通过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 Ca2+的敏感性,达到增加心肌收缩力的目的,因而被称作钙增敏剂。钙增敏剂作用于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通过增加肌丝对Ca2+的敏感性而发挥作用,是非cAMP依赖性药物,可降低心脏的能量需求,故被认为可以避免正性肌力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7,8]。笔者现将钙增敏剂左西孟旦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华龙;程敏菊;张友良;孟剑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分析

    前足背损伤由于局部软组织菲薄,损伤后易形成肌腱骨质外露的创面,局部需行血运丰富可靠的皮瓣修复早已形成共识[1]。游离的股前外皮瓣修复对显微外科技术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普及应用,且组织较臃肿,影响穿鞋,外观不佳,需二期手术整形。自2011年3月至今我科采用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缺损1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血清 CYFRA21-1、NSE、TK1水平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水平与肺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肺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经手术联合化疗后痊愈98例为无复发组,复发100例为复发组,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NSE、TK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和TK1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随访,复发组患者上述肿瘤血清标志物水平均较无复发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血清CYFRA21-1、NSE和TK1水平可判断肺癌是否复发。

    作者:李立军;刘利;李猛;蔡伟;何金良;刁俊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监护。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NS患者时,药学监护应用可明显提高NS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女性腹部结核病24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属于肺外结核,常合并有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女性内生殖器结核,以上统称为腹部结核病[1]。近年来该病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女性腹部结核病多发生于20~40岁,青年多见,也常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其三联征“腹胀、腹水、盆腹腔包块”和卵巢恶性肿瘤表现相似,临床极易被误诊为卵巢癌。本文通过对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女性腹部结核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目的是使基层临床医师加强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付建珍;赵鼎英;张红漫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