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龙;程敏菊;张友良;孟剑锋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后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而C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差异。结果 A组、B组痊愈率均高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痊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均具有良好的预后。
作者:谷颖伟;张翠兰;卢丽燕;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月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疑似病例129例,分别给予彩超、CT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各项检查的临床诊断差异。结果 MRI诊断具有高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正确率,CT诊断次之,彩超诊断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项检查诊断特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具有佳的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效果,CT次之,彩超差,但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的首选检查和大规模筛查。
作者: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刘胜辉;许军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补血汤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比2组骨髓抑制情况和化疗后感染情况。结果2组患者化疗前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化疗第7、14、21天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白细胞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后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Ⅲ~Ⅳ度抑制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治疗周期中,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7%(8/30)(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峰;付培亭;刘秀宝;马利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肺孢子菌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急性肺炎,初常见于早产儿、器官移植及肿瘤、免疫缺陷的患者[1]。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进展快,易发展为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2]。高剂量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一线药物,但是,有些患者表现对磺胺耐药或有应用磺胺药物的禁忌证。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特异性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3]。我院应用卡泊芬净联合胸腺肽及小剂量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月霞;相巧丽;姚彦芬;马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三联活菌片联合高频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血清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联合三联活菌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短时蓝光治疗。分别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血清TRF、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RF、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RF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联活菌片联合高频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RP水平和升高血清TRF水平,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丽;张洁;刘云华;王玉梅;索海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术期坦度螺酮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予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予个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及分娩前后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后4周内抑郁发生率为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分娩4周后,2组HAMD、SD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坦度螺酮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萍萍;王学芹;杜静;路宏;韩红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总结构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经验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咨询专家,确定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难点及在护理管理上的可控点。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从护理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个环节构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及2014年5-10月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管理干预效果。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对实施优质护理长效运行管理的护理单元的全体护理人员及病房患者进行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总满意度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应用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开展和持续改进。
作者:梁红;刘光碧;张洪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产气法CT(16层螺旋)仿真内窥镜诊断胃癌的价值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产气法CT检查诊断的200例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进行新辅助化疗和手术疗法,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手术。判断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诊断胃癌的准确性,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诊断阳性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准确率为97.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诊断胃癌的准确率较高,结合新辅助化疗能提高疗效,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昌盛;赵燕;崔建英;李玉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将2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进行上下腔联合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8周疼痛直观模拟标尺( 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8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第1、4、8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均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在早期止痛效果方面,曲安奈德比透明质酸表现更为优异,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萌;刘佩萱;陈敏霞;张永刚;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罹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患病率及发病特点。方法连续纳入我院血透室2005年7月-2014年7月MHD患者135例,其中男70例,女65例。测定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 MHD并发SHPT共59例(43.70%),其中<65岁者47例(34.81%),>65岁者12例(8.89%);其iPTH范围7~2230(347.28±29.43)pg/ml;透析龄>3年39例(28.89%),透析龄<3年20例(14.81%)。高磷血症61例(45.19%),血磷水平0.79~4.03(1.84±0.57) mmol/L,低钙血症30例(22.22%),血钙1.66~2.83(2.23±0.21)mmol/L;钙磷乘积>55mg/dl的患者36例(26.67%),钙磷乘积(49.28±16.21)mg/dl。结论 MHD患者罹患SHPT的发病率高、预后差,基层医院亟待规范化筛查及治疗。
作者:孙占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开放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脊麻合理用药剂量。方法52例ASAⅠ~Ⅲ级老年患者,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脊麻采用0.4%等比重的左旋布比卡因,根据不同脊麻用药量分成A组(10mg)29例和B组23例(≤8mg)。对比不同剂量脊麻用药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不良事件发生率,给出老年患者脊麻合理用药量。结果不同年龄组间,脊麻前后心率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麻完成后30min内收缩压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分组,Ⅱ亚组较Ⅰ亚组手术时间缩短,麻醉诱导期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脊麻后疼痛缓解率均达到100%,均能满足手术顺利完成,A组、B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脊麻后循环波动发生率为21.7%(5/23)明显低于A组的65.5%(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组(10mg),Ⅱ亚组较Ⅰ亚组更容易出现循环波动(P<0.05);在B组(≤8mg),Ⅱ亚组循环波动高于Ⅰ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年龄段用药后心率失常、呼吸抑制和硬膜外追加用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患者,≤6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更安全;小于75岁的老年患者,10mg的左旋布比卡因脊麻用量应列为禁忌。同时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的基础性疾病,尽量缩短开放手术时间。重新定义麻醉诱导期,重在积极处理脊麻后循环波动,防止二次循环波动发生。
作者:费建平;雷月;张代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及母婴传播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40例轻度乙型肝炎孕妇,按照治疗药物分为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各120例。比较2组的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以及母婴传播的情况。结果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出生时及生后1年的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后期肝功能无显著影响,但是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显著。虽然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值得临床应用,对其疗效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许剑萍;李健霞;董建霞;钱静;张玉萍;李建;邵彦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率、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和每分输血量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新活素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改善了患者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鲁奇;许浩军;翟旭鹏;汪娜;刁彦辉;张继伟;赵迎新;王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2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例乳腺增生伴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和随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美容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预后较好,不但能够满足患者形体要求还能保留其乳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更午;段玉然;张世耀;邵慧平;陈桂霞;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肾透析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 TC)、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30例。4组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中,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口服,每天1次;中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每天1次;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任何他汀类药物服用。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L、TC、ALB、P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4组LDL、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LDL和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剂量越大,LDL、TC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DL、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AL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ALB、P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剂量越大,ALB、PA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脂蛋白水平,增加血清ALB水平的合成,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临床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
作者:李志超;汤传海;张立芳;赵敏;张玲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和C组各80例。 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 B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 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第1、3、6个月,3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A组波动幅度大于B、C组( P<0.05)。治疗后3组VEGF水平升高,hs-CRP水平降低,且A组波动幅度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促进患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娟;陈欢;孙丽娟;齐磊;杨春磊;白小亮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患者,男,56岁。主因发现表面抗原阳性4年,黑便1d,呕血(500ml)1h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于2010年体检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余检查结果不详,未正规诊治。近1个月余,口服治疗乙肝偏方,于入院前1d夜间出现黑便,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未诊治。2014年2月21日14∶00左右出现呕血,量约500ml,为进一步治疗,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5.6℃,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68mm Hg。贫血面容,平车推入,神清语利,精神差,入院后呕血,3次共约1300ml,血压一度降至55/36mm Hg,全身汗出,查血红蛋白71g/L,白蛋白22.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6U/L,钠141.6mmol/L,氯113.7mmol/L,血糖9.7 mmol/L,血氨60μmol/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给予禁食水、留置三腔两囊管并胃肠减压、以500g重物持续牵引;兰索拉唑、卡络磺钠、白眉蛇毒血凝酶、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输入;并给予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持续泵入。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2d后患者意识模糊,难以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急查血氨45μmol/L,血红蛋白71g/L。考虑肝性脑病,给予生理盐水+食醋保留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加量至10g,8小时每1次;2d后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急查血氨42μmol/L,血红蛋白98g/L,白蛋白38.5g/L,钠118mmol/L氯88.4mmol/L。血糖8.53mmol/L。患者近日尿量较多,与特利加压素促进排钠排水有关,考虑为低钠性昏迷,故将特利加压素减量,及时给予补钠。1d后患者意识清,能正确回答问题,复查电解质示:钠133.3mmol/L,氯98.3mmol/L。继续给予止血、保肝、支持、抗炎等治疗。病情稳定,请肝胆外科会诊,建议转科行脾脏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于3月11日转肝胆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气胸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试验组采用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满意度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和治疗后2组患者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凤忠;张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部CT和MRI检查,确诊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的针对性治疗,包括降压治疗、降糖治疗、降脂治疗、改善脑循环治疗等。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增平;白冰;贾立川;张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新兵训练是培养军人素质、锻炼健康体魄的关键阶段,目的是让新战士实现由老百姓向合格军人的转变。新兵的身心健康和训练质量,关系到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水平。为此,我们要做好新兵训练中的卫勤保障工作。切实了解掌握新兵的健康状况,是做好新兵训练卫勤保障工作的基础。我院长期担任驻滇某部新兵训练卫勤保障及新兵体检复查工作,为做好新兵训练工作,我们对某部2013年度和2014年度新兵体格复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王月兵;李秀银;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