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妇康栓联合高频电波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阮红霞

关键词:保妇康栓, 高频电波刀锥切术, 宫颈糜烂
摘要:目的:观察保妇康栓联合高频电波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医院门诊治疗宫颈糜烂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高频电波刀锥切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高频电刀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6.43%优于对照组的61.43%,2组均无无效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Ⅰ度糜烂65例,Ⅱ度糜烂51例,Ⅲ度糜烂24例。对照组Ⅰ度糜烂65例,Ⅱ度糜烂47例,Ⅲ度糜烂28例。2组患者各分度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高频电波刀锥切术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构成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对分离到的354株念珠菌用DL-96FUNGUS真菌鉴定板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9种念珠菌35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279株,占78.8%,光滑念珠菌32株,占9.0%,热带念珠菌18株,占5.1%,近平念珠菌10株,占2.8%,其他念珠菌15株,占4.2%。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念珠菌对两性霉素 B 和5-氟胞嘧啶的平均耐药率低,分别为2.2%和7.9%。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平均耐药率均在21.7%以上。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占优势,但是对其他菌种的存在和增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定期对本地菌种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规范地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沈颖;高少虎;梁春花;温中信;王为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Rh血型常规检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Rh血型系统是目前发现的复杂红细胞血型系统之一,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已经发现40多种Rh抗原,与临床关系为密切的5种为D、C、c、E、e,5种抗原中D的抗原性强也是Rh血型中重要的抗原。目前许多医院已将Rh血型D抗原列入输血前常规检测,防止血型不合发生输血后溶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确保了输血安全。笔者对临床预输血者除了常规检测 ABO血型外,还进行了 Rh血型 D抗原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及患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疗效好、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涛;罗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在保护局部皮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皮下注射法在保护局部皮肤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88例皮下注射肝素及胰岛素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采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法,对照组注射采用传统的腹部皮肤划格轮换法定位,注射期间及1个月后观察不良反应情况,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局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局部红肿、局部出血、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部位可明显减少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可保护局部皮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有机磷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在大多数地区普遍生产和常用,产生烟碱样、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病死率极高。我院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合理使用解毒药,复能剂及对症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卓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7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静脉滴注氢化泼尼松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观察2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PaO2、PaCO2、FEV1改善情况。结果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且PaO2、PaCO2、FEV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德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6月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5.7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具有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用药量小、疗程短、临床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芝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益气养阴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规范指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2%(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辅助治疗早期DN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靳建忠;陈国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我院住院患者西药房退药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西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医院住院患者西药房2014年1~12月退药登记记录697例,分别从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金额方面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分析。结果2014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西药房退药例数共计697例,退药金额为387772.57元。医院退药科室例数及金额位居前3位的是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和内分泌科。退药原因主要以系统故障、患者出院、调整医嘱为主。结论病区退药现象太过泛滥,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强住院患者药房退药管理。

    作者:林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泮托拉唑与雷尼替丁分别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雷尼替丁、泮托拉唑分别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雷尼替丁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溃疡采取泮托拉唑与抗生素治疗,安全性高,可快速缓解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振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有关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癫痫病例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病因、治疗药物及效果。结果老年性癫痫的常见病因有脑卒中40例(33.33%)、脑肿瘤15例(20.00%)、脑萎缩4例(3.33%)、脑手术后癫痫7例(5.83%)、脑外伤6例(5.00%)、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40.00%);局灶性发作占大多数,为87例(72.50%),局灶性发展为全身性有33例(27.50%);利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效果较好。结论老年性癫痫病因多样,针对性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欣普贝生)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引产指征,无阴道分娩禁忌证,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5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中期妊娠引产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1次,对照组则放置米索前列醇25μg,每6小时1次,大剂量为100μg。比较2组用药后宫缩开始出现的时间、临产时间、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3%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宫缩早出现的时间为放药后(60.0±12.1)min,放药至临产时间1.2~20.0(10.1±3.5)h。对照组宫缩早出现的时间为放药后(92.0±9.6)min,放药至临产时间5.1~28.3(17.3±8.2)h。观察组宫缩开始出现的时间及临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痛苦小,易于接受,使用方便而安全。

    作者:孙玉红;马东霞;刘琦;张建洁;季秋梅;袁琳;赵海英;边英新;马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甲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甲巯咪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甲亢患者在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甲巯咪唑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艳菊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口腔正畸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到医院实施口腔正畸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X线片进行扫描,研究组应用螺旋CT进行扫描,且基于三维重建应用表面遮盖法以及高分辨率大密度投影法等观察患者阻生齿、埋伏齿、牙根情况,并借助于三维软组织重建观察患者肌肉情况,应用曲面断层、多平面重建等观察患者牙齿排列以及牙根排列情况。比较分析2组观察情况。结果研究组阻生齿、牙长轴倾斜、埋伏牙和牙列拥挤,部分为牙缺失、早期骨性急性、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口腔正畸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实施检查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以及矫治计划的制定提供合理且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会学;李玉湘;赵立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2014年住院期间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5~1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ml中进行缓慢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4周,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高于对照组的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左芳;朱伟;潘晓琳;陈丽艳;刘雪梅;李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藻酸双酯钠过量致偏瘫1例

    患者,男,39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无力3h入院。患者缘于3h前以血脂高静脉滴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4.0g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20~30滴/min滴速静脉滴注。患者输液毕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口角右偏,流涎,无饮水呛咳,无恶心呕吐。查:T 36.5℃,R 26次/min,P 76 ;次/min,BP 130/80 mmHg。神清,语利,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黄染、蜘蛛痣。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扣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增强及亢进。神经系统查体:双瞳孔正大等圆,眼球无斜视,双侧额纹对称,口角向右偏斜,伸舌居中,肩部对称。双侧肢体痛温觉正常。指鼻试验(-),指指试验(-),Babinskis征(-),颈软, Kenig′s征(-),Brudzinski征(-),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传染病史,亦未接触过传染患者,未到过牧区及疫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6×109/L,RBC 4.10×1012/L,HB 136g/L,PLT 156×109/L。尿、便常规均未见异常。电解质四项:钾3.9mmol/L,钠138mmol/L,氯110mmol/L,钙1.80mmol/L。头颅CT: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藻酸双酯钠每天大用量≤150mg考虑藻酸双酯钠过量。急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60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氟美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约30min后病情逐渐缓解,2h后恢复正常。

    作者:田春凤;苏白玉;仝宇红;李瑜娟;赵旭红;梁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我国胃肠间质瘤误诊126例分析

    胃肠间质瘤[1]( 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瘤细胞按形态分为3大类:上皮样细胞型(20%)、梭形细胞型(70%)和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CD117阳性率约占94%~98%,DOG1阳性率约占94%~96%,CD117与DOG1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GIST)表达CD34,但在上皮样GIST中的表达不一致,在小肠GIST CD34可为阴性。GIST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3%,中位发病年龄40~60岁,胃为好发部位,约占60%~70%;其次小肠约占20%~30%,结直肠约占5%,食管<5%。早期GIST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小(<2cm),且生长缓慢,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较困难;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逐步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梗阻、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当肿瘤生长至黏膜糜烂、出血、溃疡时就会出现贫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甚至呕血、便血等临床表现;当肿瘤破溃时可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少数外生性GIST可发生扭转从而出现外科急腹症,有器官转移者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临床表现。多数GIST患者在就医时都有明显临床症状,经检查后发现肿瘤,终再根据术后的病理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诊。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胃肠道其他肿瘤等疾病[2]。现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中的GIST误诊患者126例分析如下。

    作者:段绍毅;段于峰;金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国肺癌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肺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2003年肺癌的发病率(120万/年)和病死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的首位,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在迅速上升[1]。我国肺癌在癌症死因构成中已超过20%[2]。2005年与2000年比较,我国肺癌的发病患者数增加了11.6万,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

    作者:王美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为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了解与分析医院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0月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600张,并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不合理处方共计89张,不合格率为14.8%。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的遴选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欠合理性等。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医院仍需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使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作者:周建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进行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分析2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的评分、残余尿量、大的尿流率、SAS评分分别为(10.22±3.24)分、(19.23±4.21)ml、(16.97±1.46)ml/s、(43.29±10.06)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赵幼哲;胡晓峰;宋宾强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