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俊民
目的 探讨多种油脂肪乳(SMOFlipid)对老年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胃肠道术后需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d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两组病人等热量的标准营养支持,其中对照组采用200 g/L中长链脂肪乳,研究组采用SMOFlipid.分别于术前、术后检测两组病人各项生化、炎症及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第6天研究组病人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免疫球蛋白(IgG、IgA)及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5~4.46,P<0.05);而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23、4.55,P<0.05).结论 SMOFlipid能显著改善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的免疫状态,并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对改善病人术后机体状态有益.
作者:王毓亮;牛兆建;郭栋;刘永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传统硬通道微创治疗方法和改良穿刺方法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探讨Trolard和Labbe静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57例,根据穿刺点部位的不同分为传统穿刺组(A组)123例、改良穿刺组(B组)134例两组,A组穿刺点位于Trolard和Labbe静脉区,B组穿刺点位于Trolard和Labbe静脉区之外.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病人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形成、静脉性水肿、静脉性梗死、失语、肢体偏瘫较A组少,其中两组间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隙出血、静脉性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12.55、8.53,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硬通道微创治疗穿刺点选择避开Trolard和Labbe静脉区,能明显减少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贤俊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结缔组织病(CTD)病人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CTD病人作为CTD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二维超声模式下测量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TOMTEC软件分析心尖四腔心全容积图像,获得心肌整体应变参数,包括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并进行比较.结果 CTD组LVEDV、LVESV、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LS、GCS、GR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27,P<0.05).结论 3D-STI可早期检测CTD病人的左心室心肌应变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兰;章蓉;李文;李英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关系,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345例初发B-NHL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比较B-NHL病人与全国一般人群HBV感染率的差异,并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45例B-NHL病人HBsAg阳性率为18.8%,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的7.2%,二项式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HBsAg阴性组中位发病年龄(58岁)相比,HBsAg阳性组(48岁)明显偏小(t=5.675,P<0.01)、更易累及肝、脾或腹膜后淋巴结(x 2=6.216~10.137,P<0.05)、疾病分期晚(Ⅲ/Ⅳ期)(x2=9.771,P<0.05)、且预后较差(x2=4.748~8.30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BsAg阳性组病人预后的不良因素包括:B症状、AnnArbor分期(Ⅲ/Ⅳ期)、β2微球蛋白升高、未联合利妥昔单抗、未联合放疗(x 2=3.860~26.7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未联合利妥昔单抗仍与预后差有关(95%CI=0.170~31.746,P<0.05).结论 B-NHL病人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HBV相关B-NHL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并且预后相对较差,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可改善HBsAg阳性病人预后.
作者:李晓利;张希远;史春雷;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药物保守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前后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近中期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8.535,P<0.05).观察组发生脑出血、血管痉挛和血栓脱落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x2=8.674,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发生脑供血不足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x 2=17.202、16.529,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变侧颈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慢于治疗前(t=9.762、16.971,P<0.05);血流阻力低于治疗前(t=2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变侧颈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慢于对照组(t=8.677、16.971,P<0.05);血流阻力低于对照组(t=24.000,P<0.05).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能有效开通狭窄血管,且治疗相关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刘晓勇;王振华;侯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病人,女,63岁,因“吞咽困难1年,加重13 d”于2015年8月人院.21年前病人因左侧乳癌行保乳根治术,术后辅以放化疗后临床治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10余年.病人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为持续性,无声嘶、饮水呛咳,无反酸、烧心、胸痛等其他明显不适.10月前于我院行胸部CT检查示:支气管分叉水平下方食管区域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食管壁局部增厚,淋巴结大.
作者:李德明;江月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跨理论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健康生活方式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冠心病并施行了PCI术后病人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给予跨理论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教育时间3个月.分别应用行为变化阶段评估问卷、健康行为问卷和健康生活方式量表,测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行为变化分布、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病人行为变化各阶段分布、健康行为评分和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行为变化各阶段分布、健康行为评分和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9.896,t=2.116~6.775,P<0.05).结论 跨理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PCI术后病人的不良行为,促进PCI术后病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和维持.
作者:胡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情况、口腔健康知信行情况以及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主观需求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口腔健康检查表及口腔健康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青岛市市南区抽取1 2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国家教育部按照小学生认知水平将小学阶段划分为3个水平,一二年级为水平一,三四年级为水平二,五六年级为水平三.按照教育部划分的3个水平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进入分析队列共1 126人,水平三小学生恒牙龋高于其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32.391,P<0.05).不同水平小学生龋齿充填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水平间小学生牙龈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水平间小学生对“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六龄牙是哪颗牙”及“乳牙龋坏应治疗”等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7.845~62.564,P<0.05).能做到“每天2次刷牙”、“每次刷牙3 min”的小学生所占比例较低,不同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x2=30.106、36.779,P<0.05).水平一小学生对乳恒牙替换时间知识需求高(x2=552.331,P<0.05),水平二小学生对预防龋齿知识需求高(x2=195.934,P<0.05),水平三小学生对错(牙合)畸形知识需求高(x 2=594.524,P<0.05).结论 建议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患病情况,结合他们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意识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观及客观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形成系统的、统一的口腔健康教育课程.
作者:公文;李刚;王万春;吕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SFT的CT及其相应的病理表现.结果 SFT病人12例中,2例单纯行CT平扫检查,4例单纯行CT增强检查,6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CT检查显示,病灶位于腹腔6例,盆腔2例,腹膜后4例;大径均>6 cm,呈类圆形或分叶状,8例边界清楚;1例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6例见斑片状或条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显示,9例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强化;8例动脉期可见迂曲走行血管影和(或)周边有血管环绕.CT平扫显示的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无强化,病理上对应为囊变、坏死区;条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轻度延迟强化,病理上对应为富含纤维区域.结论 腹部SFT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平扫包块内低密度区增强后无强化或呈轻度延迟强化,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有助于对该肿瘤的诊断.
作者:周彤;纪清连;刘吉华;周锐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其致病力由其群体感应系统参与调控.阻断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其毒力,以此来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筛选、体外和体内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晓晨;张朦朦;于文功;宫倩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客观准确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各临床业务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医院绩效考核及内部医疗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选取反映床位利用效率的指标对该医院2016年临床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医院各科室床位利用效率具有较大差异,产科、乳腺病诊疗科、眼科等9个科室床位紧张,超负荷运转;皮肤科、医学美容科、保健科等9个科室部分床位闲置,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结论 可运用TOPSIS法进行临床科室床位利用效率评价,同时依据床位使用效率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床位利用效率.
作者:韩金秀;李江峰;王琛;王新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DM)并打鼾病人颈围、颈长、体脂成分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DM并夜间睡眠打鼾者130例,测量其颈围、颈长、身高、体质量、内脏脂肪指数、身体脂肪率、皮下脂肪率,并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测量AHI、氧减指数、低血氧饱和度,根据AHI分为单纯DM组(<5 h-1)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5 h-1);根据AHI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组(AHI分别为<5、5~14、15~29、≥30h-1),分析组间BMI、腰围、臀围、颈围、颈长、体脂成分与AHI的相关性,同时对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OSAHS组病人颈围大于单纯DM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2.185,P<0.05).男性病人OSAHS的严重程度与BMI、内脏脂肪指数、身体脂肪率以及皮下脂肪率有关(F=4.371~6.9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围、颈长是OSAHS患病独立危险因素(OR =1.263、1.613,P<0.05).结论 2型DM并OSAHS病人颈围、颈长与OSAHS有关系,为临床及科研工作中OSAHS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代艳芬;牛佳鹏;董安华;李莉;咸玉欣;高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肠道菌群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调节方式恢复肠道菌群,可改善代谢紊乱.本文对不同的肠道菌群调节方式在代谢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爱梅;张方华;姚民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常规与调强放疗剂量学与近期毒性反应比较.方法 选择左侧早期乳癌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放射治疗组(常规组)与调强放射治疗组(调强组).比较两组病人急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美容效果以及放射性心肌损伤差异.随机选择30例调强放疗病人,CT模拟定位勾勒靶区与危及器官,Eclipse三维计划系统设计常规切线野放疗计划.将两种计划融合分析,利用计划靶区剂量分布云图对比分析两种放疗技术病人靶区放射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HI)与适形性指数(CI),同时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心、肺、健侧乳房3种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照射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调强组病人近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心肌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z=3.672~5.098,P<0.05);两组病人美容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常规组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水平以及ST-T段异常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调强组(t=2.173、2.784,x2 =2.684、2.870,P<0.05).与常规组比较,调强组计划靶区照射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10%、V115%降低,CI、HI升高(t=2.018~3.278,P<0.05);两组病人V9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调强组患侧肺脏计划靶区接受照射剂量百分体积V20、V30、V40,心脏V30、V40水平降低,健侧乳房V2、V3、V4以及患侧肺脏、心脏、健侧乳房V5较常规组明显升高(t=2.405~3.976,P<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性与均匀性较好,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体积显著减小,可以减轻左侧早期乳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近期毒性不良反应.
作者:孙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冰水混合物与传统冰袋冷敷对膝关节镜术后病人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科行单纯膝关节镜检查手术病人5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病人术后使用冰水混合物冷敷镇痛,B组病人术后使用传统冰袋冷敷镇痛,均每2h1次,每次20 min.分别于术后2、6、12、24、48和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 术后12、24、48和72 h,A组病人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8.739~41.024,P<0.05).结论 对于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使用冰水混合物冷敷优于传统冰袋冷敷.
作者:王玉静;刘建娜;王静;王亚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105例,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未发生VAP病人59例,发生VAP病人46例.发生VAP病人机械通气时间、ICU人住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神经功能状态评分、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等与未发生VAP病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88,t=2.45~2.84,x 2=9.76,P<0.05).结论 临床需对ICU病人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并应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邱燕妮;赵晶;王美玲;藏蕊;姜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接受长春瑞滨并顺铂方案(NP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骨髓抑制发生时间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晚期NSCLC病人138例,均接受至少2周期NP方案一线化疗,按骨髓抑制发生时间分为早期骨髓抑制组(第1~2周期化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和非早期骨髓抑制组(第3~6周期化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或化疗期间无骨髓抑制),分析其与近期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早期骨髓抑制组、非早期骨髓抑制组治疗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1.8%(69/96)、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04,P<0.05);两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1.3%、64.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接受NP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NSCLC病人,早期发生骨髓抑制是影响近期化疗效果的有利因素,对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海新;毕迎惠;郭成业;张亚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因此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对骨肉瘤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SPECT/CT检查在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明确分期、疗效评价中相较于普通影像学检查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主要就几种不同显像方式的99mTc-MDP SPECT/CT检查及其他显像剂的SPECT/CT检查在骨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陈柯旭;柳柄吉;赵莉;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得佳凝胶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病人放射性皮肤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首次接受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51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行皮肤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在放疗皮肤野涂抹清得佳凝胶.结果 实验组放疗依从性达96.08%,对照组放疗依从性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8.600,P<0.05).实验组发生Ⅰ级放射性皮肤损害的放射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21~2.688,P<0.05);实验组病人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疼痛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9~3.250,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病人实施清得佳凝胶联合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皮肤损伤、疼痛及瘙痒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静;姜永梅;王玮;刘希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6例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6例肿瘤细胞镜下形态多样,其中上皮细胞型3例,梭形细胞型2例,混合型1例.组织病理学特点:肿瘤由上皮样、梭形、卵圆形、多角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瘤细胞核仁大而清楚、嗜酸性,胞浆内或者细胞间可见或多或少的黑色素;肿瘤血窦丰富.6例恶性黑色素瘤肿瘤细胞LCA、CK、EMA、Myogenin、CD99、NSE和Syn皆呈阴性表达或者局灶弱阳性表达,Vimentin、S-100和HMB45均呈阳性表达;5例肿瘤细胞MelanA呈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平均约50%.结论 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镜下形态多样,病理确诊需要综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多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并需与多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柳玉红;刘芳;邱立;龚静青;温寿青;邹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