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夏建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南城县株良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4、48、96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24、48、96周观察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麻疹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4.62%),并发症发生率(5.12%)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麻疹治疗中,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病痛,可行性高。

    作者:盛自勉;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在儿科医院门诊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在我院门诊部的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处方300份,对数据进行统计,以此针对免疫增强剂在我院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常使用的3种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分别是匹多莫德(3种剂型)、脾氨肽(2种剂型)、羧甲淀粉钠。匹多莫德分散片使用率高,占30.33%。内科及呼吸科使用率分别为34.33%,25.67%,内科诊断为支气管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处方多,总计73.79%。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钟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给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胰岛素泵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景艳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于东台市中医院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522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261例)与对照组(261例)。观察组给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感觉减退时间(T0)、无痛时间(T1)、术前末次给药至感觉恢复时间(T2)、手术结束前末次给药至双下肢麻木感完全消失时间(T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改良的运动阻滞量表(Brom age)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效果优于罗哌卡因,且药物起效时间短、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缓解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小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究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治疗8周后,参照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黄建;左红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43例。有创组患者予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无创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h 实验室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创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有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2h 无创组患者 PaO2、FEV1%、FEV1/ FVC 高于有创组,PaCO2、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且并发症少。

    作者:严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产妇119例,随机分为人工调节组(58例)与输液泵调节组(61例)。人工调节组患者采用人工调节催产素,输液泵调节组患者采用输液泵调节催产素。观察两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强直性宫缩、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发生情况。结果输液泵调节组引产成功率高于人工调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剖宫产率,强直性宫缩、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并发症少。

    作者:潘形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生小词典--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简称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胸闷不舒、恶心呕吐或呕吐清涎、不思进食等。症状轻微者属正常反应,无需治疗。呕吐严重或持续不止者则需加以控制,否则会影响孕妇的营养状况或诱发其他疾病。该病多因孕后冲脉气盛、冲逆犯胃;或血聚养胎而肝阳偏盛、横逆犯胃;或痰湿中阻、胃失和降而成。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妊娠后内分泌、神经等变化及精神因素有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 线表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6、9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X 线表现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和 X 线表现改善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作者:马彦平;郭正辖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段振平;尚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嵩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18例,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激光组与药物组,各59例。激光组患儿予以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药物组患儿予以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停止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病程、恢复进食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激光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激光组患儿脱水纠正、呕吐停止、止泻、退热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激光组患儿住院时间、病程、恢复进食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激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病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灵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 COPD 稳定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6min 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 FEV1、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EV1、FEV1%、FEV1/ 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6min 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SGR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6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SGRQ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 COPD 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陈进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I 类切口手术患者156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对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具体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名称、规格、服用剂量、服用时间等)进行采集。结果156例患者中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者138例,使用率为11.54%;138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单一用药的患者131例(94.93%),术后用药患者130例(94.20%),预防用药时间为49~72h 的患者68例(49.28%);138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计使用抗菌药物147次,按照使用频率排序,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头孢硫脒、头孢替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氟氯西林钠、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我院 I 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良和完善,从而提高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作者:文晓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二医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个月和2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佳的降压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张艳慧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幽门螺杆菌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在吉安县横江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1例和非脑血管疾病患者41例,脑梗死组患者作为试验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 Hp 抗体浓度以及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 Hp - IgG阳性率、Hp - CagA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阳性血小板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Hp - IgG 阳性及 Hp - CagA 阳性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PTR、INR3与 Hp - IgG阴性及 Hp - CagA 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凝血酶时间(TT)短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 可能通过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影响其凝血功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首剂量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首剂量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镇静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15年1—4月预约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首剂0.1mg/ kg(A 组),0.2mg/ kg(B 组),0.3mg/ kg(C 组),0.4mg/ kg(D 组),每组40例,复合使用咪达唑仑1mg 及舒芬太尼5μg。观察比较4组患者不良反应和苏醒时间。结果 C、D 组患者肌颤发生率高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C、D 组追加依托咪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组患者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未出现血压(BP)下降>30%情况。C、D 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首剂量0.2mg/ kg 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良好。

    作者:曾义;郑膨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的住院费用,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俐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气促、咳嗽、肺部啰音、发热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贺丽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孕妇12389例(胎儿12500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比较孕妇超声诊断情况,统计经超声诊断的心脏畸形检出率,并进行随访。结果12389例孕妇中出现胎儿心脏异常情况的有178例,其余12211例孕妇的胎儿心脏形态和血流正常,心脏畸形的发生率为1.4%(178/12389)。漏诊4例,超声检查产前的准确率为97.9%(184/188),心脏畸形检出率为1.5%(184/12500),严重的心脏畸形检出准确率为100.0%。结论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胎儿是否有严重的心脏畸形,安全无创伤。

    作者:彭巍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