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左红英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7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南京市浦口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 TC、TG、LDL - C 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田洪福;黎宏斐;沈福玉;黄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熟三七粉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在遂川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熟三七粉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结果。结果治疗组西医室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 SDNN、SDNNI、SDANN、PNN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与熟三七粉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美托洛尔应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肖国辉;曾国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治疗8周后,参照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可变剂量氨磺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黄建;左红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 BODE 指数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及 BODE 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0.24%(P <0.05)。治疗前两组血液酸碱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BODE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酸碱度、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心率、BODE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 BODE指数对患者实施评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患者病情转归与综合体质状态。
作者:彭亚岚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21~60岁者50例(84.7%);给药剂量200~400mg 有30例(50.8%);静脉滴注51例(86.4%),口服7例(11.9%),滴眼1例(1.7%);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9例(32.2%),过敏性休克11例(18.6%),累及神经系统10例(16.9%);停药后症状消失40例(67.8%),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康复10例(16.9%),对症治疗后康复9例(15.3%)。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合理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玮玲;沈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QT 间期离散度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 QTC、QTd 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QTc 大于对照组, QTd 小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 QTc 大于治疗前,QTd 小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心律失常,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作者:张新春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临县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500ml 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时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24h 阴道出血量、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2、24h 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产妇阴道出血量,改善产妇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薛青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 I 类切口手术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查阅患者的出院病历,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12例患者在围术期二联用药占33.53%,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高,用药时间在术前2~24h 的比例高,用药疗程≤3d 的比例高。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不当、品种高选等问题,有待于加强管理。
作者:倪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胃动脉瘤又称 Dieulafoy 病变,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病变是突露于胃肠道腔内活动出血或黏附血块的动脉,动脉周围无溃疡形成这一特征已成为多数学者共识。胃动脉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近端胃多见。1898年, Dieulafoy 早报道了3例因胃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认为病灶是胃黏膜浅表性溃疡引起胃动脉破裂,出血中断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早期由于对该病的病理性质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献报道所用名称不一,如 Dieulafoy 血管畸形、Dieulafoy 胃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胃黏膜下动脉硬化、黏膜下动脉畸形、曲张性动脉瘤、迪厄拉富瓦病、动静脉畸形、特殊位置的消化性溃疡等。1988年,Saueraber 报道了7例患者,并通过文献复习详细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内镜的广泛应用,该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并统称为胃动脉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沂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与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及3个月观察组 SBP、D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陆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彭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儿86例,分为布地奈德组和联合雾化组,每组43例。布地奈德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联合雾化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雾化组患儿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短于布地奈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可缩短婴幼儿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
作者:肖珍;唐小刚;张溯;徐伟;张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阴囊积液、伤口感染、皮下积液、性腺损伤)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不易复发。
作者:郎进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毒副作用。
作者:杨达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因素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目前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
作者:杨泽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溧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与格列齐特组,各113例。格列齐特组患者予以格列齐特治疗,格列美脲组患者予以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格列美脲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P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格列美脲组患者 FPG、2hPG、HbA1c水平低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格列齐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建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2014年第二季度的处方48560张,根据国家“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相关规定进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4856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有48098张(99.05%),不合理处方有462张(0.95%),其中,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总量超量(46.10%)、无适应证用药(22.29%)、无医师签章(21.65%)、用法用量错误(6.93%)、书写不规范(5.84%);主要涉及妇科(13.64%)、心内科(12.99%)、神经内科(8.87%)、儿科(8.01%)、门诊干部保健科(8.01%)、呼吸内科(5.63%)、泌尿科(5.19%)、内分泌科(4.98%)、骨科(4.76%)、消化内科(3.90%);科室正/副主任签章占43.00%,主治医师签章占28.00%,住院医师签章占29.00%。结论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晓莹;宋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 线表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6、9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X 线表现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和 X 线表现改善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在我院门诊部的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处方300份,对数据进行统计,以此针对免疫增强剂在我院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常使用的3种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分别是匹多莫德(3种剂型)、脾氨肽(2种剂型)、羧甲淀粉钠。匹多莫德分散片使用率高,占30.33%。内科及呼吸科使用率分别为34.33%,25.67%,内科诊断为支气管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处方多,总计73.79%。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钟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医院药剂科干预下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给药时间、药物品种)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更换药品、联合用药)。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费用、药物品种少于对照组,更换药品率、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品种及药物费用,降低更换药品率及联合用药率。
作者:张洪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