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杨达清

关键词:食管肿瘤, 护理, 化放疗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毒副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嵩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18例,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激光组与药物组,各59例。激光组患儿予以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药物组患儿予以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呕吐停止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病程、恢复进食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激光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激光组患儿脱水纠正、呕吐停止、止泻、退热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激光组患儿住院时间、病程、恢复进食时间短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激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病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灵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医院药剂科干预下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给药时间、药物品种)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更换药品、联合用药)。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费用、药物品种少于对照组,更换药品率、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品种及药物费用,降低更换药品率及联合用药率。

    作者:张洪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入住湖北省新华医院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30例和氢化可的松组32例。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治疗,氢化可的松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肺活量(FVC)〕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 FEV1、FVC、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10天两组 FEV1、FVC、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强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甲强龙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优于氢化可的松。

    作者:尹琴;张继先;伏振;梅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4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0.8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0.8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少,降低了腹部手术的麻醉风险。

    作者:陈再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目的:探讨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于术前3d ~术后15d 予以琥珀酸亚铁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熟三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3天、7天以及第15天的血常规,包括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d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7、15d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15d 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三七可有效改善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的失血性贫血状况,提高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水平,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肖根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尿道护理及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自然排尿成功率、并发症(压疮、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乳汁不足)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乳汁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SDS、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产妇排气、排尿时间,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减轻产妇疼痛,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且并发症少。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孕妇12389例(胎儿12500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比较孕妇超声诊断情况,统计经超声诊断的心脏畸形检出率,并进行随访。结果12389例孕妇中出现胎儿心脏异常情况的有178例,其余12211例孕妇的胎儿心脏形态和血流正常,心脏畸形的发生率为1.4%(178/12389)。漏诊4例,超声检查产前的准确率为97.9%(184/188),心脏畸形检出率为1.5%(184/12500),严重的心脏畸形检出准确率为100.0%。结论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胎儿是否有严重的心脏畸形,安全无创伤。

    作者:彭巍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干预前后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提高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阴囊积液、伤口感染、皮下积液、性腺损伤)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不易复发。

    作者:郎进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BODE 指数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的价值

    目的:研究 BODE 指数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及 BODE 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0.24%(P <0.05)。治疗前两组血液酸碱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BODE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酸碱度、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心率、BODE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 BODE指数对患者实施评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患者病情转归与综合体质状态。

    作者:彭亚岚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 线表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6、9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X 线表现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和 X 线表现改善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给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胰岛素泵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景艳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7652张儿科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对某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分析,为该院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每月第二周的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共计7652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中国医师药物临床用药指南”《新编药物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及专科用药指南为点评依据。按照处方指标对患儿的年龄、体质量、处方药物、剂型、剂量、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给药途径等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7652张儿科门诊处方中,4岁以下就诊患儿多,占总数的41.75%;口服和静脉途径给药的比例分别为65.00%、23.26%;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张数为1639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42%;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共计187张,占总数的2.44%。结论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加强管理,规范儿科门诊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刘莹;江春玲;谢恒元;陈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的治疗,介绍临床药师应用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协助临床医师判断 GIOP,以及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发挥作用和体现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作者:马彦平;郭正辖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第二季度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2014年第二季度的处方48560张,根据国家“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相关规定进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4856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有48098张(99.05%),不合理处方有462张(0.95%),其中,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总量超量(46.10%)、无适应证用药(22.29%)、无医师签章(21.65%)、用法用量错误(6.93%)、书写不规范(5.84%);主要涉及妇科(13.64%)、心内科(12.99%)、神经内科(8.87%)、儿科(8.01%)、门诊干部保健科(8.01%)、呼吸内科(5.63%)、泌尿科(5.19%)、内分泌科(4.98%)、骨科(4.76%)、消化内科(3.90%);科室正/副主任签章占43.00%,主治医师签章占28.00%,住院医师签章占29.00%。结论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晓莹;宋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QT 间期离散度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 QTC、QTd 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QTc 大于对照组, QTd 小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 QTc 大于治疗前,QTd 小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心律失常,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作者:张新春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 I 类切口手术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查阅患者的出院病历,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12例患者在围术期二联用药占33.53%,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高,用药时间在术前2~24h 的比例高,用药疗程≤3d 的比例高。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不当、品种高选等问题,有待于加强管理。

    作者:倪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宁夏西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

    作者:车载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罗哌卡因局麻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局麻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髋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手术缝皮前予以罗哌卡因局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镇痛效果、术后镇静效果满意率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胃疼、头晕、嗜睡、眩晕、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无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24h 术后镇静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麻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的镇静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瑾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