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652张儿科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刘莹;江春玲;谢恒元;陈实

关键词:处方, 处方点评
摘要:目的:对某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分析,为该院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每月第二周的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共计7652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中国医师药物临床用药指南”《新编药物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及专科用药指南为点评依据。按照处方指标对患儿的年龄、体质量、处方药物、剂型、剂量、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给药途径等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7652张儿科门诊处方中,4岁以下就诊患儿多,占总数的41.75%;口服和静脉途径给药的比例分别为65.00%、23.26%;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张数为1639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42%;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共计187张,占总数的2.44%。结论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加强管理,规范儿科门诊药物的合理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段振平;尚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浑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85例)与对照组(184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全麻对苏醒期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全麻对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全麻开腹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90例。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及丙泊酚诱导麻醉,并以芬太尼维持麻醉;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及丙泊酚诱导麻醉,并以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吞咽反射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躁动程度轻于芬太尼组(P <0.05)。结论相比于芬太尼,采用舒芬太尼全麻,苏醒期恢复迅速,拔管时间缩短,且躁动情况也能明显改善。

    作者:李婧;唐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目的:探讨熟三七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失血性贫血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于术前3d ~术后15d 予以琥珀酸亚铁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熟三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3天、7天以及第15天的血常规,包括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d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7、15d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15d 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三七可有效改善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的失血性贫血状况,提高患者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水平,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肖根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7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BODE 指数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的价值

    目的:研究 BODE 指数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及 BODE 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0.24%(P <0.05)。治疗前两组血液酸碱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BODE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酸碱度、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心率、BODE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 BODE指数对患者实施评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患者病情转归与综合体质状态。

    作者:彭亚岚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阴囊积液、伤口感染、皮下积液、性腺损伤)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不易复发。

    作者:郎进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因素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目前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

    作者:杨泽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供应室在临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供应室在为临床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北院供应室2013年6月—2014年6月32个临床科室和40种临床医疗器械服务工作情况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电话征集、问卷调查和意见反馈等统计方式对医院供应室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对应的改善措施。2013年6—12月(整改前)和2014年1—6月份(整改后)各发放100份调查表,调查各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供应室中与质量相关的问题反馈34次,供应室的服务问题反馈13次。整改前各科室对供应室服务的平均满意度为85%,整改后为92%。结论对供应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规范操作和完善服务观念等,可以很好的解决供应室在临床服务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QT 间期离散度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 QTC、QTd 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QTc 大于对照组, QTd 小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 QTc 大于治疗前,QTd 小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心律失常,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作者:张新春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和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和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10000张门诊处方为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措施;选取2014年12月10000张门诊处方为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措施。密切观察并记录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和发生率,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学干预管理措施可有效规范门诊处方、显著提高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X 线表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6、9个月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X 线表现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萘普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和 X 线表现改善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简于群;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沂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与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及3个月观察组 SBP、D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陆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I 类切口手术患者156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对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具体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名称、规格、服用剂量、服用时间等)进行采集。结果156例患者中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者138例,使用率为11.54%;138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单一用药的患者131例(94.93%),术后用药患者130例(94.20%),预防用药时间为49~72h 的患者68例(49.28%);138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计使用抗菌药物147次,按照使用频率排序,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头孢硫脒、头孢替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氟氯西林钠、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我院 I 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良和完善,从而提高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作者:文晓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给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胰岛素泵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景艳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彭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儿86例,分为布地奈德组和联合雾化组,每组43例。布地奈德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联合雾化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雾化组患儿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短于布地奈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3%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可缩短婴幼儿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

    作者:肖珍;唐小刚;张溯;徐伟;张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诱发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诱发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62例先天性心脏病诱发心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h 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h 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h 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患儿心律失常症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立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 COPD 稳定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6min 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 FEV1、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EV1、FEV1%、FEV1/ 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6min 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SGR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6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SGRQ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 COPD 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陈进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彪;阙清松;孙军德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南京市浦口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 TC、TG、LDL - C 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田洪福;黎宏斐;沈福玉;黄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