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姜龙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七氟烷, 瑞芬太尼, 麻醉
摘要:目的:研究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被诊断为胆囊癌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联合组给予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心率、中心静脉压、苏醒时间、苏醒评分、药物使用剂量、麻醉评分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的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女性发生率(65.1%)高于男性(34.9%),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多(占43.7%),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为主,在给药方式上,静脉注射造成的不良反应多(占84.9%)。结论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方面。为了降低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特点,强化用药方案和给药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保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朱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彪;阙清松;孙军德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于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医院药剂科干预下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给药时间、药物品种)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更换药品、联合用药)。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费用、药物品种少于对照组,更换药品率、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参与促进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品种及药物费用,降低更换药品率及联合用药率。

    作者:张洪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榆树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同时均达到手术适应证要求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HAMA、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复发率,提高痊愈率。

    作者:宋明秋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QT 间期离散度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 QTC、QTd 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QTc 大于对照组, QTd 小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 QTc 大于治疗前,QTd 小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心律失常,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作者:张新春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纤支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纤支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4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 ICU 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支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黄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药细辛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细辛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药理是继承和发展祖国医药学遗产的重要体现,可促进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间的交流,对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丁香;赵万秋;蔡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溧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与格列齐特组,各113例。格列齐特组患者予以格列齐特治疗,格列美脲组患者予以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格列美脲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P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格列美脲组患者 FPG、2hPG、HbA1c水平低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格列齐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建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4年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内皮素1(ET -1)、N 端- B 型利钠肽前体(NT - proBNP)、肺动脉压力(PASP)、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hs - CRP、ET -1、NT - proBNP、PASP、PaCO2低于对照组,RVEF、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浦壮男;崔景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还能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李爱明;吴娟;汪婷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宁夏西吉县将台乡卫生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均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检出率高于腹部超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避免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时受到自身干扰造成的误诊。

    作者:马风兰;辛殿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阴囊积液、伤口感染、皮下积液、性腺损伤)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不易复发。

    作者:郎进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的治疗,介绍临床药师应用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协助临床医师判断 GIOP,以及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发挥作用和体现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7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供应室在临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供应室在为临床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北院供应室2013年6月—2014年6月32个临床科室和40种临床医疗器械服务工作情况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电话征集、问卷调查和意见反馈等统计方式对医院供应室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对应的改善措施。2013年6—12月(整改前)和2014年1—6月份(整改后)各发放100份调查表,调查各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供应室中与质量相关的问题反馈34次,供应室的服务问题反馈13次。整改前各科室对供应室服务的平均满意度为85%,整改后为92%。结论对供应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规范操作和完善服务观念等,可以很好的解决供应室在临床服务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生小词典--两组或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

    两组资料:(1)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资料;(2)若方差齐性,则做成组 t 检验;(3)若方差不齐,则做 t'检验或用成组的Wilcoxon 秩和检验;(4)小样本偏态分布资料,则用成组的 Wilcoxon 秩和检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和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管理对规范门诊处方和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10000张门诊处方为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措施;选取2014年12月10000张门诊处方为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管理措施。密切观察并记录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和发生率,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学干预管理措施可有效规范门诊处方、显著提高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5- 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5- Fu 化疗,化疗有效者至少治疗4~6个化疗周期或一直治疗至病情进展(PD)为止。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92.0%)可以评价客观疗效,总缓解率为48.0%。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为20.0%;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生率为10.0%,无需血小板输注。此外,有20.0%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5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好转,未见严重的全身感染和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 Fu 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毒副作用可耐受,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王卉卉;张炜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高尿酸血症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一例分析

    高尿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重视,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外周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导致严重的病变。目前,高尿酸血症对血管损害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控制尿酸水平能减轻高尿酸血症对血管的损害。现对1例高尿酸血症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作者:王茂竹;李法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稷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根据患者住院后24h 内空腹血糖水平分成 A 组(血糖水平≤7.8mmol/ L)和 B 组(血糖水平>7.8mmol/ L),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钙拮抗剂等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着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玉萍;靳春荣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