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卉;张炜宇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干预前后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提高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丽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在吉安县横江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1例和非脑血管疾病患者41例,脑梗死组患者作为试验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 Hp 抗体浓度以及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 Hp - IgG阳性率、Hp - CagA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阳性血小板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Hp - IgG 阳性及 Hp - CagA 阳性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PTR、INR3与 Hp - IgG阴性及 Hp - CagA 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凝血酶时间(TT)短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 可能通过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影响其凝血功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钦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南城县建昌镇卫生院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沙比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检查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魏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的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女性发生率(65.1%)高于男性(34.9%),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多(占43.7%),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为主,在给药方式上,静脉注射造成的不良反应多(占84.9%)。结论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方面。为了降低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特点,强化用药方案和给药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保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朱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二医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个月和2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佳的降压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张艳慧 刊期: 2015年第3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常见的一种腰椎疾病,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健侧下肢疼痛患者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治安;贺靖澜;王小英;李宗虎;董晓辉;李保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因素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目前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
作者:杨泽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隐患发生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房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调剂差错隐患记录所登记的120例调剂差错隐患,对这些差错隐患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差错隐患根据不同环节分为审核失误、调配失误、发药错误3个阶段,其中审核失误占59.2%,调配错误占35.8%,发药错误占5.0%。结论分析门诊药房差错发生原因,采取对应措施防范,认真做好药方审核、调配和发放工作,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差错发生,提高临床药事服务质量。
作者:周辉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2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39例)与对照组(1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巧云;拓占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4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0.8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0.8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少,降低了腹部手术的麻醉风险。
作者:陈再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给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胰岛素泵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景艳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 XELOX 化疗方案对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XELOX 化疗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 PF 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存活情况、治疗前后 Karnofsky(KPS)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XELOX 化疗方案对老年食管癌晚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少。
作者:刘轩;王晓健;曾庆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 BODE 指数评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及 BODE 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0.24%(P <0.05)。治疗前两组血液酸碱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BODE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酸碱度、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心率、BODE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 BODE指数对患者实施评估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患者病情转归与综合体质状态。
作者:彭亚岚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鼻-鼻窦炎行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遂川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62例,患儿均采用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慢性鼻-鼻窦炎行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林香;胡新平;曾广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接受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产妇119例,随机分为人工调节组(58例)与输液泵调节组(61例)。人工调节组患者采用人工调节催产素,输液泵调节组患者采用输液泵调节催产素。观察两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强直性宫缩、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发生情况。结果输液泵调节组引产成功率高于人工调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剖宫产率,强直性宫缩、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液泵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并发症少。
作者:潘形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疝气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于溱东镇卫生院行疝气修补术的患者342例,回顾性分析342例患者的住院病历。结果342例患者中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290例(84.80%),其中单一用药279例(96.21%),二联用药11例(3.79%);使用频率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分别为141例(48.62%)、92例(31.72%)、29例(10.00%);术前30min~2h 给药244例(84.14%),术后即刻给药25例(8.62%);合理用药234例(80.69%),不合理用药56例(19.31%)。结论我院疝气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师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医院建立健全长效的监控机制,加强监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认知,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科学、合理、有效性。
作者:张德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K1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于上栗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 K1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喘憋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 K1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症状消失时间短。
作者:曾桂珍;吴高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南京市浦口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 TC、TG、LDL - C 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田洪福;黎宏斐;沈福玉;黄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在我院门诊部的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处方300份,对数据进行统计,以此针对免疫增强剂在我院门诊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常使用的3种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分别是匹多莫德(3种剂型)、脾氨肽(2种剂型)、羧甲淀粉钠。匹多莫德分散片使用率高,占30.33%。内科及呼吸科使用率分别为34.33%,25.67%,内科诊断为支气管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处方多,总计73.79%。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免疫增强剂口服制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钟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稷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根据患者住院后24h 内空腹血糖水平分成 A 组(血糖水平≤7.8mmol/ L)和 B 组(血糖水平>7.8mmol/ L),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钙拮抗剂等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糖控制情况直接影响着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玉萍;靳春荣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