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的影响

卢丽燕;吕永芳;徐青;张东玲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匹多莫德, PCT, CRP, WBC
摘要: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清PCT、CRP、WBC的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佐治重症胸腹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必净佐治重症胸腹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重症胸腹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第1、3、5、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结果 治疗后第1天,2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2组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辅治重症胸腹损伤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志敏;晋志科;焦增国;王虎贤;王维;赵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联合镇静安神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于入组前、第4周末和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对2组的治疗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0%高于对照组的32.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日间功能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优于单纯米氮平治疗.

    作者:蒋国卿;孙晓峰;张文静;张成奇;王凤辉;郭晓;邱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在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在绒毛膜羊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2014年10月诊断胎膜早破患者135例,入院后分别给予双抗体夹心ELIL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产后均给予胎膜病理检查,确定绒毛膜羊膜炎诊断及病变严重程度.以血清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判断患者临床预后及血清CRP、IL-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产后组织学诊断无羊膜炎者67例,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109例,其中,Ⅰ级75例,Ⅱ级26例,Ⅲ级8例.羊膜炎组患者血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羊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AUG)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683),以CRP水平≥34.81 mg/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53.16%.以IL-6水平≥45.82ng/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灵敏度为81.37%,特异度为56.83%.结论 胎膜早破患者血清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RP、IL-6水平与绒毛膜羊膜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关系,血清CRP、IL-6水平升高对于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佳时机.方法 将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患者在发病3h以内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3~6h进行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NIHSS神经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毕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h、术后7d及术后21d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利于患者闭塞再次打通,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朱峰;刘晨溪;姬中庆;刘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60岁,2014年4月11日因乙状结肠癌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行奥沙利铂200mg+亚叶酸钠0.2g+氟尿嘧啶1.0g化疗2周期,第2次化疗输注奥沙利铂后出现明显口唇麻木,喉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指端麻木不适,指端肌肉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6月9日为进一步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70m Hg,精神食欲可,无明显不适.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后制定治疗方案,因不能耐受奥沙利铂,此次拟予伊立替康200mg+亚叶酸钠0.2g+氟尿嘧啶1.0g方案化疗.

    作者:黄凌莉;魏青;王蕾;丁选胜;童本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患者血清VEGF、CEA、LE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人瘦素(LE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8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放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CEA、LEP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E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VEGF、CEA水平和提高血清LEP水平.

    作者:李磊;张栗;边兴花;许鹏;张晶;刘晓娟;徐志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黏度、血细胞压积、S/D、RI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低于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血黏度、S/D、RI低于治疗前,血细胞压积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炎性细胞分子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玉娟;郭杰;刘春燕;梁海霞;贾艳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清Cys-C、apeli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Cys-C、apeli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4月-2015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6例为试验组,正常健康妊娠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和apelin水平变化,比较其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妊娠各时期血清Cys-C和apelin水平及各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针对血清Cys-C和apelin水平与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均为1≥r>0,且试验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apeli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呈正相关.

    作者:张剑平;刘晓娟;董文成;任金蓉;孙立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24h动态血压监测相关参数的研究进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高血压疾病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且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近年来患病率呈逐步增长趋势[1].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血压从115/75mm Hg至185/115mm Hg,收缩压(SBP)每升高20mm Hg或舒张压(DBP)每升高10mm Hg,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越大[2].国内外实践证明[3-5],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程度下降,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准确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由于偶测血压或诊室血压只反映全天一个时间点的血压,不能反映24h的血压波动情况,因此目前较少应用.而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克服了诊室血压或偶测血压测量次数少、观测误差大、存在白大衣效应等问题,可更切实地反映患者血压变化,并且能防止由于活动、情绪波动、吸烟、饮酒等成分的影响.现将24h动态血压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容容;白文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与卵巢良性肿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及卵泡抑素(FS)水平与卵巢良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04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2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的血清CA125、HF4及FS水平,分析其与卵巢良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HF4及F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均可作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苏红梅;王冬;史华山;张文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RP-HPLC法测定痢必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痢必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痢必灵片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20: 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结果 芍药苷浓度在0.0300~0.3000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4%,RSD为0.62%.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符合方法学要求,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朱小庆;魏于杰;叶玲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彩超与CT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彩超和CT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可疑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患者,均进行彩超和CT检查,比较2种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CT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相对彩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刘胜辉;许军成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调脂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调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且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对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使用调脂药物的品种、数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分析.结果 2012年我院所用调脂药物以他汀类用量居多,其中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排名前二,分别占35.9%和32.3%;内分泌科用药以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非诺贝特为主,然他汀类药物用量仅占全院用量的9.0%,远低于非诺贝特的43.7%和多廿烷醇的36.8%;2012年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患者使用调脂药物的占38.3%,其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占75.2%,16.9%患者采用联合用药,而60.3%患者联合用药不适宜;随机抽取的200例使用调脂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中22.8%血脂无异常,而使用多廿烷醇和非诺贝特的患者皆为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仅45.9%采用晚上给药的方式,但69.8%服用非诺贝特的患者采取每天1次晚上给药的方式.结论 我院调脂药物使用以他汀类为主,内分泌科使用各类调脂药物数量相对分散,糖尿病患者多数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情况需整改,药物服用时间尚需调整.

    作者:张冲;邬丹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清PCT、CRP、WBC的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燕;吕永芳;徐青;张东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神经内科压疮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神经内科压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压疮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包括基础护理、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压疮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8%,压疮愈合时间为(15.4 ±3.5)d短于对照组的(20.4 ±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神经内科压疮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压疮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海玲;陈晓鹏;韩金涛;王新平;祁秀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药学服务

    目的 探析药剂师如何在临床中引导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药剂处方2500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完善,另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再重新抽取药方2500张,分析合理用药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 实施合理用药措施之后的合理用药率为89.4%明显高于实施合理用药措施前的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发挥药剂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可及时监测并改善临床中用药不合理的状况.

    作者:王丁;魏雪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B型超声引导下靶向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B超)引导下靶向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2例,均采用B超引导下靶向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hCG水平、妊娠包块大小、包块外缘距浆膜层厚度及治疗后临床不适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血hCG水平下降、妊娠包块缩小、包块外缘距浆膜层厚度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不适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B超引导下靶向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瘢痕妊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艳;王继学;周立恒;张林华;侯美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GM1治疗,研究组采用GM1联合纳美芬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和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疗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昏迷发生率为20.59%(21/102)低于对照组的37.25%(38/102),昏迷时间为(11.22±6.31)d短于对照组的(23.51±7.33)d,呼吸道感染、酸碱平衡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玲;靳立新;秦玲;邸艳花;孟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用以指导胃癌患者尤其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2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观察组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3%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存活62例(62%),对照组存活55例(55%).2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胃癌比单纯行胃癌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有效率高,但痊愈率及生存率影响不明显.

    作者:李昌盛;赵燕;崔建英;李玉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2组患者均给予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及新辅助放化疗,试验组选择联合麻醉,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治疗,检测2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苏醒时间和麻醉药物维持用量等指标.根据患者麻醉后临床表现评估麻醉效果.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维持用量小于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边兴花;曹文功;郝亮;张丽红;韩燕斌;徐志富;王锡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