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驰;范静;何健;刘丽洁;李静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病人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分别采集25例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病人、29例DHF病人、29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各心肌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PS-LAX、GLPS-A2C、GLPS-A4C)及左心室各节段平均纵向峰值应变(GLPS-AVG).结果 SHF组、DHF组各节段LS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小(F=7.07~217.96,q =2.87~29.11,P<0.05).SHF组、DHF组的GLPS-LAX、GLPSA2C、GLPS-A4C与正常组比较均减低,差异有显著性(F=99.20~131.55,q=6.09~22.66,P<0.05).正常组、DHF组、SHF组GLPS-AVG逐渐减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00.80,q=4.68~26.76,P<0.05).结论 DHF病人存在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异常,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为DHF病人的左心室功能评价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作者:范丽;李勇;李艳;张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17例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病人,其中结节病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淋巴结结核5例,梅毒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18F-FDG PET/CT图像所示的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密度、形态、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总结其特点.结果 10例结节病均有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累及,淋巴结结核及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灶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梅毒性淋巴结炎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病灶大小1.0~5.5 cm,CT值30~55 Hu,内均无钙化,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坏死液化区.病变淋巴结FDG代谢均明显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2.1~19.5,注药后2h延迟显像SUVmax为2.1~21.0,滞留指数为0~21.2%.PET/CT正确诊断11例,误诊6例.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灵敏反映淋巴结病变的全身分布及病灶的18F-FDG代谢情况,但不能鉴别高18F-FDG摄取的淋巴结良恶性;除典型结节病外,其他的高代谢淋巴结良恶性鉴别常需要依靠病理学结果.
作者:王艳丽;房娜;曾磊;丁伟;高山;崔新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感染与非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行体外循环的106例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5天采集清晨静脉血行PCT检测,同时行血细菌培养检查.结果 106例病人术前PCT值均<0.046 μg/L.术后血培养阳性者3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血培养阴性103例.血培养阴性病人血清PCT均于术后第1天即达峰值,且均<5.000μg/L,后逐渐下降,第5天恢复正常;血培养阳性病人血清PCT值术后第1天低为5.250 μg/L,后逐渐升高或者维持该水平,高为7.390 μg/L.结论 PCT连续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
作者:戚光祖;王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牛嗅素4(OLFM4)、细胞增殖抗原67(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1例正常宫颈上皮、26例CIN Ⅰ、32例CINⅡ及28例CINⅢ组织中OLFM4、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计算两种标记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CIN组织中OLFM4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 =9.012~9.463,P<0.05);而OLFM4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OLFM4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76.2%,约登指数为0.740.Ki-67在不同级别CIN组织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4.24~5.46,P<0.05);而Ki-67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i-67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60.2%,特异度为5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23.3%,约登指数为0.102.结论 OLFM4、Ki-67的表达随CIN进展而增强,OLFM4的辅助诊断价值高于Ki-67.
作者:郭继梅;朱高香;吕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腔隙性脑梗死并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198例病人行T2WI、T1WI、T2FIAIR、SWI序列MR颅脑平扫,比较各序列显示微出血的敏感度.结果 102例(51.5%)病人脑实质内有微出血灶,SWI序列显示病灶607个,T1 WI序列检出95个,敏感度为15.7%;T2WI序列检出159个,敏感度为26.3%;T2FLAIR检出病灶190个,敏感度为31.3%;DWI序列检出93个,敏感度为15.3%.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4.04,P<0.05).结论 SWI序列检出微出血敏感度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定;刘国庆;黎建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小肠动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小肠常规X线造影方法,观察40例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组)和40例无肝病者(对照组)的小肠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小肠明显胀气例数、造影剂到达回盲瓣的时间提前或延迟例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x 2=13.43~48.32,P<0.05).结论 肝硬化导致小肠功能异常.
作者:宋继伟;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重要机制之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可调节下游多种抗氧化酶的表达,在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Nrf2的激活可减轻器官IRI,本文就其在器官IR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健刚;李奎;侯四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娱乐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心境和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娱乐干预,每周3次,每次60 min,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价两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032、2.140,P<0.05);实验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等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19~5.035,P均<0.05).干预后,对照组LOTCA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LOTCA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t=3.601~4.582,P均<0.05).干预前,两组POMS评分及LOTCA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POMS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评分及LOTCA各项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2.499~7.686,P均<0.05).结论 综合娱乐干预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心境,延缓认知障碍.
作者:曹瑞秋;郝正玮;郭霞;吕志伟;赵雅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路径式管理对结肠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51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出院时建立造口病人联系档案,试验组发放路径式造口门诊复诊单,对其复诊实行路径式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复诊方式.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1年,运用DET评分系统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1年试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65~3.42,t=3.69~5.59,P<0.05).结论 应用路径式管理模式对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能增强造口病人自我护理的意识及技能,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东霞;崔建;周嫣红;王琳;权琳;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单纯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经内镜下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注射组、电凝组、钛夹组、氩气组及联合组5组,比较5组疗效.结果 注射组、电凝组、钛夹组、氩气组及联合组即时止血率分别92.9%、91.2%、96.0%、100.0%、100.0%,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72 h止血率高于各单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x2 =3.864~5.624,P<0.05).结论 内镜下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72 h止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华;何志威;钟灵;唐晓舟;王扬梅;钟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放射、超声、化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胰腺癌晚期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晚期病人21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单纯接受放射治疗组(RT组)43例,单纯接受超声治疗组(HF组)38例,单纯接受化疗大于4个周期组(CT组)35例,放疗前后进行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组(RC组)44例,超声治疗前后进行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组(HC组)50例.对各组的生存时间、总获益率、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RT组、HF组、CT组、RC组、HC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0.5±1.3)、(7.7±1.0)、(6.8±1.9)、(13.7±1.7)、(12.4±2.1)个月,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7.94,P<0.05);总获益率分别为48.83%、57.89%、48.57%、79.55%、82.00%,有效率分别为46.51%、39.47%、54.29%、75.00%、76.00%,RC组和HC组总获益率和疗效均高于RT组、HF组、CT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500,Hc=22.467,P<0.05).结论 放射、超声、化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胰腺癌晚期病人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闫曦;张凯;王燕;王春娅;周瑞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抑郁症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度洛西汀并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6和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和4周末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33~-5.4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 2=4.56,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较单用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梁瑞华;郭艳红;郭庆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哮喘治疗寻求新的靶点.方法 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NGF抗体干预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气道壁组织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胶原层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Ⅲ型胶原表达.结果 哮喘模型组及NGF抗体干预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支气管壁血管密度、上皮下胶原层厚度、VEGF及Ⅲ型胶原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NGF抗体干预组以上改变较哮喘模型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29~554.21,P<0.01).大鼠支气管壁血管密度和管壁厚度与肺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气道胶原层厚度与Ⅲ型胶原含量均呈正相关(r =0.82~0.87,P<0.05).结论 NGF可能通过调控肺组织VEGF、Ⅲ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作者:范春辉;程兆忠;韩伟忠;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和小组专题讨论法建立调查项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法终确定调查项目.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大于第一轮,接近0.4.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现状相关项目16个,必调查项目23个,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一级项目5个,二级项目49个.结论 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的针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较好地符合我国国情及卫生系统特点.
作者:翟文婷;魏仁敏;张云;闵强;李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93例(108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6个月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观察.结果 病人术后HS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8.74,P<0.05);术后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t=8.27,P<O.05);术后膝关节内翻畸形完全矫正,优良率达94.44%.所有病人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宗军;王远贺;厉亚男;张新;王湘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病人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后45 d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入院时两组病人SF-36量表中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45 d,观察组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6~5.15,P<0.05).观察组出院后RP、GH、VT、SF、MH得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t=2.34~5.26,P<0.05);对照组出院后BP、GH、VT、RE评分低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t=2.86~5.63,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病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综合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少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应对方式量表(CSI),对162例初发脑卒中病人(卒中组)和15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生活事件的性质、频数、紧张值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卒中组LES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总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7.45~33.93,P<0.05);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卒中组CSI退避、幻想、自责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3~4.52,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6.42、2.8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玉芳;段妮;刘彩兴;温琳;孟国尧;冯来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12个月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采用Rasmussem放射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503、3.428,P<0.05).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安全、效果好,且具有暴露清晰、创伤较小以及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薛升奎;韩怡;朱浩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脑照射(PCI)对无脑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对无脑转移的成年局限期SCLC病人50例行PCI,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周、放疗结束后2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行胸部放疗的乳癌病人及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放疗前,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低于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6.397,q=12.488、12.650,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和工作记忆分均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F=3.454、4.191,q=12.370、7.269,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I仅在放疗后早期引起病人认知功能部分的损害,这些损害局限于工作记忆及即刻记忆方面,并且呈可逆性.
作者:董继承;万晓娜;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戈谢病(GD)骨骼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 2012年8月,我院确诊GD病儿1例.病儿行脊柱正、侧位及双股骨正位、骨盆正位、双腕正位X线检查,同时行股骨MRI平扫.结合文献分析其骨骼病变的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 X线检查示双股骨干骺端烧瓶样畸形,伴有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腕骨片骨龄落后于同龄儿;有椎体压缩性骨折2处.双股骨MRI显示,T1WI及T2WI骨髓内均可见异常信号,表现为T1WI、T2WI信号减低.结论 GD骨骼病变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技术手段对本病造成的骨骼浸润的早期评估及疗效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曲先锋;张萍;陈真真;曲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