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霞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将疾病预防控制过程正确的信息,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政府和公众,纠正公众媒体和公共网站不科学、不正确的公共卫生信息,建立疾控信息的及时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其他各项联改任务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关键技术支撑,是实现疾控机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强疾控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1].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是疾病控制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中心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工作领域,加强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进程.
作者:赵吉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该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该院2013年1-6月抗种瘤药物及辅助药物品种共49种,据17版新编药物学、临床合理用药须知、美康合理用药信息软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 2013年1-6月,我院抗肿瘤药物品种及金额排名居首位的为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及衍生物,抗肿瘤药物金额排名居前3位的依次为参附注射液、康艾注射液、鸦胆子油注射液,药品用量排名居前3位的依次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各科室抗肿瘤药物用药以参附注射液、鸦胆子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为主.结论 临床医师使用抗肿瘤药物应坚持以治疗为目的,提高疗效、降低费用为原则,规范临床治疗方案,实施个体化给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木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据人工心肺机预充液配方分为Ⅰ组和Ⅱ组各15例.Ⅰ组:为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750ml和乳酸林格氏液750ml;Ⅱ组:HSS40 750ml(霍姆)和乳酸林格氏液750ml.观察2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术后2组PT、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Fib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脏复跳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预充HSS40对心脏手术成人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提高心脏复跳成功率,但安全性和可行性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祝劲松;王凌浩;韩徐;唐松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或运行.是肠梗阻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腹部手术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70%~80%粘连性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后所致[1].我院对3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黎晓彤;张吉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N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n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肺出血、颅脑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行电离子手术进行疣体切除,治疗组术后外敷5%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外敷西地酸乳膏.结果 治疗后,2组疣体均全部消失.治疗组在服用咪喹莫特乳膏过程中,出现糜烂1例,暂停用药后对其实施对症治疗,待患者病症消失后,继续外敷咪喹莫特乳膏;出现灼热瘙痒感2例,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用药;出现红斑6例.治疗后,治疗组第1、2、3个月病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可抑制尖锐湿疣病症的复发,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士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产后外阴-阴道血肿可分为外阴血肿、阴道旁血肿、阔韧带血肿和腹膜后血肿[1].以阴道旁血肿常见,出血量不易估计,产妇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于200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阴道旁血肿患者13例,笔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肿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16例,16例患者均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后抗结核治疗18个月.比较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185~226min,平均198min.术中出血量600~900ml,平均750ml,所有患者椎弓根螺钉置钉顺利.16例获得随访,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1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结核复发,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出现.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为(5.6±0.4)分低于术前的(8.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有效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植骨融合可靠,卧床时间短.
作者:武学才;向少华;申财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机械化生产的广泛普及,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严重创伤较前明显增多.严重创伤大部分会致残,导致功能障碍,患者常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导致社会功能丧失,严重者甚至走向自杀,这便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创伤后心理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1].研究表明,创伤性事件不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只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2].提示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完全有可能降低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率,相反,干预不力或缺乏支持,可能降低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阈值,增加创伤后应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创伤后心理障碍在围术期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加强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对其早期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8例,分析患者创伤后的心理特点,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裴剑烁;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5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 新生儿肺炎病原检出率高的为RSV(18.79%),其次为ADV(12.6%).结论 新生儿肺炎表现不典型,需对病原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以确保新生儿健康.
作者:郭宇红;肖湘香;邓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变态反应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变态反应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影响其生活、学习,如何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以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减轻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朝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行综合物理治疗,治疗前后比较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NDI评分、颈肩部疼痛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29例,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积极采用综合物理治疗方法,能发挥各疗法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高建辉;郭铁;王晋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2种强化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MSII组42例和CSII组40例.MSII组采用MSII强化治疗,CSII组采用CSII强化治疗,2组均治疗14d.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HOMA-IR与FPG均显著降低,HOMA-β均显著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OMA-IR、HOMA-β及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治疗费用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II与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β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且CSII治疗效果显著优于MSII,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深入探讨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尿路结石伴肾绞痛患者60例,采用硬膜外腔留管间歇注入山莨菪碱混合液,辅以大量输液、脱水利尿和体位排石等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注药当时疼痛即缓解,排石时间16h~8d,平均4d.其中排石时间<2d 36例(60.0%),3~5d 19例(31.7%);6~8d 5例(8.3%).结论 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效果确切、经济、简便、无痛苦、创伤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福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预防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围生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并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爱群;王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并随访观察2组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可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敏;郑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上糖尿病常合并多种感染,其中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特点为血糖调控难,炎性反应控制难,创面愈合难.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我科收治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心理护理,均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两种LC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二者的毒性.方法 24h内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两种LC乙醇提取物,观察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大耐受量、小致死量.结果 LC乙醇提取物Ⅰ的大耐受量为5.243g/kg.bw,小致死量为6.554g/kg.bw;LC乙醇提取物Ⅱ的大耐受量为5.760g/kg.bw,小致死量为7.200g/kg.bw.结论 LC乙醇提取物Ⅰ的毒性略比LC乙醇提取物Ⅱ大.
作者:毛勇;苏敏;王京昆;史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50例门诊药房取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取药服务模式,研究组采取新药学服务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部分依从率和完全不依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影响,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对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高龄化及各种血管疾病的增多,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护士的规范操作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是延长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1].为此,我科对5例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精心观察、严格护理,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