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对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祝劲松;王凌浩;韩徐;唐松江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 羟乙基淀粉, 心内直视手术, 凝血功能, 肾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据人工心肺机预充液配方分为Ⅰ组和Ⅱ组各15例.Ⅰ组:为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750ml和乳酸林格氏液750ml;Ⅱ组:HSS40 750ml(霍姆)和乳酸林格氏液750ml.观察2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术后2组PT、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Fib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脏复跳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预充HSS40对心脏手术成人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提高心脏复跳成功率,但安全性和可行性需进一步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心源性休克关系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篇文献,总样本量586例.其中心率慢组295例,发生心源性休克24例;心率快组29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38例;合并RR=0.63,95%可信区间是(0.39-1.00).漏斗图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AMI患者心率水平与心源性休克发生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增快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危险增加,减慢心率可能减少心源性休克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腹部超声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有药物流产不全56例及人工流产不全35例患者均先充盈膀胱行腹部超声检查,再排空小便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宫内膜厚度>11mm,经腹超声阳性率为94.4%(34/36),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100.0%(36/36);宫内膜厚<11mm,经腹超声阳性率为58.2%(32/5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为94.5%(52/55).经腹超声总阳性率为72.5%(66/9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总阳性率为96.7%(88/9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内膜厚度<11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内膜厚度<11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宾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携带胰岛素泵的糖尿病青年患者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为慢性终身性疾病[1].我院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青少年患者22例通过在院内予心理、运动、饮食、皮肤指导到出院后6个月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秋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干预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比较2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采取充分的干预措施进行规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6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进行中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29例,有皮肤红肿、瘙痒的不良反应21例,心悸胸闷6例,精神焦躁、言语不清4例.结论 中药使用不当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中医师对中医药的学习,注意中药的合理应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行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行胃切除,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促进护理基础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时期,是护理技能的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过程.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人员复杂,器械设备繁多,无菌要求极为严格,工作秩序严谨,风险大,在临床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尽快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技术,笔者结合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评结果及反馈意见等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小叶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小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2周后复查胸片,了解重症小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预防和治疗重症小叶性肺炎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重症小叶性肺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生素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治疗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抗生素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儿36例,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症状及用药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儿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肌内注射和口服为主者30例(83.3%);给药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者28例(77.8%).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共18例(50.0%);主要药物为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钠及氨苄西林.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其抗感染作用,还应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于临床医师安全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热毒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和流涕、鼻塞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流涕、鼻塞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肝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ALT、AST、γ-GT、TBIL、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能明显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促进肝细胞恢复,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纤维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周秀松;谢志霞;杨情根;胡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N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n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肺出血、颅脑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对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据人工心肺机预充液配方分为Ⅰ组和Ⅱ组各15例.Ⅰ组:为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750ml和乳酸林格氏液750ml;Ⅱ组:HSS40 750ml(霍姆)和乳酸林格氏液750ml.观察2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术后2组PT、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Fib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脏复跳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预充HSS40对心脏手术成人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提高心脏复跳成功率,但安全性和可行性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祝劲松;王凌浩;韩徐;唐松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耳穴埋豆联合食疗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一种终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约50%糖尿病患者中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累及消化道,导致胃排空延迟被称为糖尿病胃轻瘫[1].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状,通常出现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少数情况出现在空腹时[2].目前治疗以控制血糖基础上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疗效难以持久,且有一定不良反应[3].中医文献中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临证多依据其临床症状归入痞满、胃缓、呕吐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所致.我科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耳穴埋豆与食疗等综合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文佳;靳萍;杨素梅;胡敏;苗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40岁)肺癌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084例,140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其余41~73岁患者64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方法、X线结果及手术治疗效果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比例为44.3%(62/140)低于对照组的64.0%(604/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临床表现征象主要有孤立肿块、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及纵膈增宽,研究组孤立肿块、肺不张、胸腔积液比例低于对照组,阻塞性肺炎、纵膈增宽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鳞癌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腺癌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小细胞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左侧、下页、周围型比例低于对照组,右侧、上页、中心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Ⅰ~Ⅲ期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Ⅳ期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5年生存率为19.4%(12/62)低于对照组的48.6%(294/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人肺癌患者及时进行诊断是治疗的关键,需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指征,增加切除率得到更好远期效果.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脉络膜血管瘤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成像(OCT)及B型超声检查,确诊脉络膜血管瘤者予消肿汤联合TTT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视物变形好转;OCT检查脉络膜隆起度减轻,视网膜脱落离消失;FFA检查肿瘤区无强荧光出现.术后随访脉络膜血管瘤颜色变淡,其间色素形成.结论 消肿汤联合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疗效显著,能促进水肿吸收,缩短病程,保留视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丽;单明华;刘秀荣;徐斌;杨露;田石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LC乙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毒性比较

    目的 通过两种LC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二者的毒性.方法 24h内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两种LC乙醇提取物,观察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大耐受量、小致死量.结果 LC乙醇提取物Ⅰ的大耐受量为5.243g/kg.bw,小致死量为6.554g/kg.bw;LC乙醇提取物Ⅱ的大耐受量为5.760g/kg.bw,小致死量为7.200g/kg.bw.结论 LC乙醇提取物Ⅰ的毒性略比LC乙醇提取物Ⅱ大.

    作者:毛勇;苏敏;王京昆;史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调节、心理护理等.观察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P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张友梅;肖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CYP2C9、VKORC1基因型和INR值建立华法林个体化剂量公式

    目的 分析华法林给药剂量变化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值的相关性,结合患者基因型建立个体化剂量公式.方法 统计华法林每日剂量以及每日测得的INR值,同时测定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3和VKORC1基因型,以INR值为因变量,每日华法林剂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由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剂量调整公式,通过分析结果建立第3~5天INR预测方程如下:(1)INR3=1.68×INR2-0.63;(2)INR4=1.52×INR2-0.35×VKORC1-0.58×VKORC2+0.26×WAR2-0.007×体质量+0.26×吸烟史-0.10×WAR3-0.19;(3)INR5=0.88×INR2-0.14×WAR4-0.38×VKORC1-0.59×VKORC2+0.58×CYP+0.64.结论 综合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与INR值建立华法林个体化剂量公式,为临床华法林剂量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永;许金国;万镇;鲍志伟;胡霞;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

    目的 深入探讨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尿路结石伴肾绞痛患者60例,采用硬膜外腔留管间歇注入山莨菪碱混合液,辅以大量输液、脱水利尿和体位排石等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注药当时疼痛即缓解,排石时间16h~8d,平均4d.其中排石时间<2d 36例(60.0%),3~5d 19例(31.7%);6~8d 5例(8.3%).结论 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效果确切、经济、简便、无痛苦、创伤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福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