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
目的 分析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38例,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12个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38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Hardegger肩功能评定标准,38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30例(78.9%),良8例(21.1%),优良率为100.0%.结论 在对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进行治疗时,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预防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围生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并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爱群;王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患沟通.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具有特殊性,在加强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率.
作者:孙利霞;夏小敬;冯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荨麻疹患儿10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临床表现:105例儿童急性荨麻疹中,皮疹以风团样丘疹95例(90.5%),伴腹痛63例(60%),伴发热71例(67.6%),伴胸闷、胸痛8例(7.6%).(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以白细胞升高86例(81.9%),中性粒细胞升高90例(85.7%),C-反应蛋白(CRP)升高50例(47.6%),血糖升高75例(71.4%),嗜酸粒细胞(EOS)升高40例(38.1%),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阳性18例(17.1%);心肌酶谱升高30例(28.6%),其中以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为主,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2例(6.7%);心电图主要表现ST-T段下移,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25例(23.8%),窦性心动过速18例(17.1%).(3)治疗结果:患儿平均住院7d,复查试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儿童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复杂,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损害,临床应予积极系统治疗.
作者:肖劲;马卫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辅助结膜瓣移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97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实施丝裂霉素C辅助结膜瓣移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复发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裂霉素C辅助结膜瓣移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效果,治疗后复发率较低,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凯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39例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4例和静脉泵镇痛组15例.多模式镇痛组给予多模式镇痛.静脉泵镇痛组给予静脉泵镇痛.采用数字分级(NRS)和语言等级评分(VRS)相结合的方法评定2组24、48h的疼痛情况及术后48h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对比2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结果 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24h,48h,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均低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均短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模式镇痛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李清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分娩方法与新生儿结局.方法 对30例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治疗情况、分娩方式.结果 3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9例(30.0%),羊膜腔内压力增高8例(26.7%),胎膜受力不均5例(16.7%),外来创伤3例(10.0%),宫颈松弛2例(6.7%),其他因素3例(10.0%).所有患者均根据孕周及胎儿器官成熟情况给予期待治疗和适时分娩,其中剖宫产19例(63.3%),阴道分娩11例(36.7%),其中新生儿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对于PPROM患者,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孕期保健,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的发病率,改善早产儿的预后效果.
作者:杜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尔泰在预防结肠癌术后肠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44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采用相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结束前应用术尔泰液行腹腔灌洗预防粘连,对照组未应用术尔泰.观察2组术后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住院时间,并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2组均病愈出院.治疗组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9.2±1.2)d短于对照组的(15.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12个月,2组均无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发生.结论 术尔泰可有效防止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减少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红权;于治凡;刘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机械化生产的广泛普及,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严重创伤较前明显增多.严重创伤大部分会致残,导致功能障碍,患者常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导致社会功能丧失,严重者甚至走向自杀,这便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创伤后心理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1].研究表明,创伤性事件不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只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2].提示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完全有可能降低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率,相反,干预不力或缺乏支持,可能降低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阈值,增加创伤后应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创伤后心理障碍在围术期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加强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对其早期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8例,分析患者创伤后的心理特点,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裴剑烁;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2种强化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MSII组42例和CSII组40例.MSII组采用MSII强化治疗,CSII组采用CSII强化治疗,2组均治疗14d.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HOMA-IR与FPG均显著降低,HOMA-β均显著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OMA-IR、HOMA-β及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治疗费用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II与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β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且CSII治疗效果显著优于MSII,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两种LC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二者的毒性.方法 24h内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两种LC乙醇提取物,观察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大耐受量、小致死量.结果 LC乙醇提取物Ⅰ的大耐受量为5.243g/kg.bw,小致死量为6.554g/kg.bw;LC乙醇提取物Ⅱ的大耐受量为5.760g/kg.bw,小致死量为7.200g/kg.bw.结论 LC乙醇提取物Ⅰ的毒性略比LC乙醇提取物Ⅱ大.
作者:毛勇;苏敏;王京昆;史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兰菌净联合多种微量元素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给予兰菌净舌下滴入联合多种微量元素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种微量元素口服治疗,2组治疗3个月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变化,微量元素锌铁含量,及治疗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IgA、IgG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锌、铁含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锌铁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研究组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为(1.15±1.01)次低于对照组的(2.03±1.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菌净联合多种微量元素用于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且服用方便,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树杰;刘春儒;张玉风;石红;马凤英;白悦;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部超声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有药物流产不全56例及人工流产不全35例患者均先充盈膀胱行腹部超声检查,再排空小便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宫内膜厚度>11mm,经腹超声阳性率为94.4%(34/36),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100.0%(36/36);宫内膜厚<11mm,经腹超声阳性率为58.2%(32/5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为94.5%(52/55).经腹超声总阳性率为72.5%(66/9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总阳性率为96.7%(88/9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内膜厚度<11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内膜厚度<11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宾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年人(≤40岁)肺癌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084例,140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其余41~73岁患者644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方法、X线结果及手术治疗效果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比例为44.3%(62/140)低于对照组的64.0%(604/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临床表现征象主要有孤立肿块、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及纵膈增宽,研究组孤立肿块、肺不张、胸腔积液比例低于对照组,阻塞性肺炎、纵膈增宽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鳞癌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腺癌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小细胞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左侧、下页、周围型比例低于对照组,右侧、上页、中心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Ⅰ~Ⅲ期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Ⅳ期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5年生存率为19.4%(12/62)低于对照组的48.6%(294/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人肺癌患者及时进行诊断是治疗的关键,需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指征,增加切除率得到更好远期效果.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4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的活性.并记录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后CD8、IgG、IgA、补体C4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d CD3、CD4、NK、IgM、C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IgM、C3各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死亡患者CD3、CD4、NK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CD8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参麦注射液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申丽旻;杜全胜;赵鹤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行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行胃切除,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行综合物理治疗,治疗前后比较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NDI评分、颈肩部疼痛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29例,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积极采用综合物理治疗方法,能发挥各疗法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高建辉;郭铁;王晋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无论肿瘤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安和忧虑.肿瘤发生在口腔颌面部不仅加重了患者对生命的担忧,且影响进食和美观,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月莉;高凤蕊;苏翠霞;张海燕;金婷婷;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肝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ALT、AST、γ-GT、TBIL、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能明显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促进肝细胞恢复,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纤维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周秀松;谢志霞;杨情根;胡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戴手套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防范意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护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戴手套的情况.结果 283名实习护生中98.59%实习护生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前戴手套,仅24.38%的实习护生在有可能接触性职业危害因素时戴手套,实习护生实习过程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意识较差.结论 应继续加强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的意识,并提高其在临床上戴手套的次数,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降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作者:曹丽;李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