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李可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心源性休克关系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篇文献,总样本量586例.其中心率慢组295例,发生心源性休克24例;心率快组29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38例;合并RR=0.63,95%可信区间是(0.39-1.00).漏斗图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AMI患者心率水平与心源性休克发生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增快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危险增加,减慢心率可能减少心源性休克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治疗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抗生素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儿36例,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症状及用药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儿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肌内注射和口服为主者30例(83.3%);给药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者28例(77.8%).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共18例(50.0%);主要药物为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钠及氨苄西林.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其抗感染作用,还应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于临床医师安全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比较2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采取充分的干预措施进行规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无论肿瘤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安和忧虑.肿瘤发生在口腔颌面部不仅加重了患者对生命的担忧,且影响进食和美观,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月莉;高凤蕊;苏翠霞;张海燕;金婷婷;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儿均予脐部消毒冲洗,对照组予云南白药粉外敷治疗;治疗组予诺氟沙星胶囊去壳取粉与云南白药混匀后外敷治疗.观察2组分泌物消除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及结痂痊愈时间.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脐炎均痊愈,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出现.治疗组分泌物消除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结痂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新生儿脐炎,可明显缩短分泌物消除时间、红肿消退时间,使炎性反应吸收、消散,促进愈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变态反应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变态反应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影响其生活、学习,如何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以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减轻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朝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38例,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12个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38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Hardegger肩功能评定标准,38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30例(78.9%),良8例(21.1%),优良率为100.0%.结论 在对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进行治疗时,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地衣芽孢杆菌联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C、TG及HDL-C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NAFLD可有效改善NAFLD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超声影像,但是否能进一步长期应用,尚待更多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建华;刘登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Pilon骨折分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0例Pilon骨折采用一期固定腓骨,二期固定胫骨的手术方法.结果 10例患者一期愈合9例,延期愈合1例,无伤口感染,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随访1~5年,尚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术后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Pilon骨折分期手术及急诊一期固定腓骨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何兴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胆石症发病率的增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和胆管梗阻引起,病变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是一种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发展快,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于24h内急诊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秀梅;罗葆华;宋建军;徐俊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高龄化及各种血管疾病的增多,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护士的规范操作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是延长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1].为此,我科对5例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精心观察、严格护理,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并随访观察2组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可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敏;郑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冠心病患者大多伴有恐惧、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还可影响其病情与预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整体康复护理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笔者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云;曾丽霞;陈日宇;古莉丽;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5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 新生儿肺炎病原检出率高的为RSV(18.79%),其次为ADV(12.6%).结论 新生儿肺炎表现不典型,需对病原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以确保新生儿健康.
作者:郭宇红;肖湘香;邓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将疾病预防控制过程正确的信息,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政府和公众,纠正公众媒体和公共网站不科学、不正确的公共卫生信息,建立疾控信息的及时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其他各项联改任务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关键技术支撑,是实现疾控机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强疾控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1].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是疾病控制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中心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工作领域,加强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进程.
作者:赵吉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 对诊断为AECOPD患者63例进行回顾分析,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评价本院治疗AECOPD药品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63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57例,其中联合应用抗生素21例,抗生素给药时间(7.9±1.5)d.静脉或口服使用茶碱类药物5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36例,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43例;联合吸入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19例.结论 在治疗AECOPD中本院药物应用与诊治指南基本一致,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盲目更换抗菌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不规范等现象,治疗上宜据患者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陈洪;唐丕春;杨海霞;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并定时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住院对小儿和家庭来说已是一种精神刺激,实施手术治疗对患儿来说是一项恐惧而痛苦的治疗,也给家长带来较强的紧张刺激.为使患儿能接受手术,安全渡过手术期,手术室护士必须向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患儿因环境陌生及手术风险等因素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我科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滑板伤患儿65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沈桂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行电离子手术进行疣体切除,治疗组术后外敷5%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外敷西地酸乳膏.结果 治疗后,2组疣体均全部消失.治疗组在服用咪喹莫特乳膏过程中,出现糜烂1例,暂停用药后对其实施对症治疗,待患者病症消失后,继续外敷咪喹莫特乳膏;出现灼热瘙痒感2例,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用药;出现红斑6例.治疗后,治疗组第1、2、3个月病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可抑制尖锐湿疣病症的复发,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士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细胞介素(IL-11)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6例乳腺癌患者据骨转移情况分为骨转移组127例和无骨转移组11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血清Tracp5b、IL-11、CA-153检测.比较3组Tracp5b、IL-11和CA-153水平,及不同检测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水平、IL-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组CA-153水平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血清IL-11、Tracp5b、CA-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均高于检测CA-153的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检测IL-1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和CA-153的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Tracp5b、CA-153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漏诊率,对快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