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药物是双刃剑,既可有良好疗效,又可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存在有严重不合理用药现象[1].本文通过典型病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找出用药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临床提供用药经验,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兰;刘跃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高龄化及各种血管疾病的增多,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人群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护士的规范操作及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是延长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1].为此,我科对5例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精心观察、严格护理,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变态反应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变态反应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影响其生活、学习,如何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以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减轻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朝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深入探讨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尿路结石伴肾绞痛患者60例,采用硬膜外腔留管间歇注入山莨菪碱混合液,辅以大量输液、脱水利尿和体位排石等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注药当时疼痛即缓解,排石时间16h~8d,平均4d.其中排石时间<2d 36例(60.0%),3~5d 19例(31.7%);6~8d 5例(8.3%).结论 硬膜外腔留管间歇给药治疗尿路结石效果确切、经济、简便、无痛苦、创伤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福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7例.2组入院后均予利巴韦林治疗,此基础上B组加用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A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B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甄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是指下肢远端神经、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几率要高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1].DF是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畸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方案应据溃疡的严重程度(Wagner分级)、血管情况、感染和神经病变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镇静.分别于术后10、20、30min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评分.观察2组镇静效果,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0、20、30min镇静程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可有效控制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且起效快、药效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扈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5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 新生儿肺炎病原检出率高的为RSV(18.79%),其次为ADV(12.6%).结论 新生儿肺炎表现不典型,需对病原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以确保新生儿健康.
作者:郭宇红;肖湘香;邓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细胞介素(IL-11)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6例乳腺癌患者据骨转移情况分为骨转移组127例和无骨转移组11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血清Tracp5b、IL-11、CA-153检测.比较3组Tracp5b、IL-11和CA-153水平,及不同检测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水平、IL-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组CA-153水平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血清IL-11、Tracp5b、CA-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均高于检测CA-153的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检测IL-1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和CA-153的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Tracp5b、CA-153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漏诊率,对快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但常出现愈合不良,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为避免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减轻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出现纠纷,应做到预防感染,缝合技术熟练,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者:李辉茹;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标本的采集是各项检验的关键环节之一,标本的采集、保存及送检的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与真实.因此,标本管理流程就成为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流程再造是以美国迈克尔·哈默博士的业务流程再造[1]管理理念为指导,其实质即改变不符合患者需求的老做法,再造科学的、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新流程.为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得到检验结果,杜绝错留、漏留及标本流失情况.笔者就我科标本的收集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流程改造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蔡晓美;严丽;杜芳芳;万祎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6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进行中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29例,有皮肤红肿、瘙痒的不良反应21例,心悸胸闷6例,精神焦躁、言语不清4例.结论 中药使用不当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中医师对中医药的学习,注意中药的合理应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镇痛镇静;B组予丙泊酚+芬太尼镇痛镇静.比较2组的Ramsay镇静评分、NRS镇痛评分、唤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瞻望、躁动以及人机对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械通气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方式.
作者:范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CRP水平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非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纤维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思密达)及中医推拿治疗,有脱水者采用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伴发热者给予退热处理.入院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CRP水平、血常规,治愈出院前1d复查静脉血CRP水平、血常规.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CRP水平及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CRP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PR水平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3.6~15×109/L之间,治疗前后细胞计数异常率为17.5%;治疗后为2.5%;对照组治疗前为13.3%,治疗后为3.3%.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CRP水平轻度增高较常见,一般在10mg/L以下,腹泻治愈后,CRP水平可恢复正常.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09/L,CRP水平<10mg/L者不必给予抗生素治疗.
作者:刘俊香;张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 对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横纹肌溶解症临床症状以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肾损害为主要特征,本文7例患者均为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经早期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应引起重视,特别对于初期进行加量训练的人员,应加强预防.
作者:温生文;杨振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一种终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约50%糖尿病患者中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累及消化道,导致胃排空延迟被称为糖尿病胃轻瘫[1].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状,通常出现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少数情况出现在空腹时[2].目前治疗以控制血糖基础上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疗效难以持久,且有一定不良反应[3].中医文献中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临证多依据其临床症状归入痞满、胃缓、呕吐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所致.我科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耳穴埋豆与食疗等综合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文佳;靳萍;杨素梅;胡敏;苗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术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精心护理,132例插入胃管的患者,引流出胃液后,腹胀明显缓解.结论胃肠减压应重视心理护理,密切的观察及娴熟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痊愈.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Pilon骨折分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0例Pilon骨折采用一期固定腓骨,二期固定胫骨的手术方法.结果 10例患者一期愈合9例,延期愈合1例,无伤口感染,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随访1~5年,尚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术后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Pilon骨折分期手术及急诊一期固定腓骨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何兴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均予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多靶总毁损治疗,并予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注重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