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造影在胸闷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张伟河;毕国瑞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 胸闷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胸闷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收治胸闷胸痛患者92例,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9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未见明显狭窄、TIMI血流3级的12例(13.0%),T1M1 2级6例(6.5%),动脉肌桥3例(3.3%);单支病变42例(46.1%),双支病变的21例(22.8%),三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的7例(7.6%),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1.1%).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提高了冠心病的临床确诊率和诊疗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随着我国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日益频发的中药不良反应已成为医药界和公众十分关注的话题,其中中药注射剂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成分复杂、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落后、提取制备过程中可能存留某些大分子物质刺激机体引起过敏反应、制剂纯度不易保证、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辅料影响等因素,除此之外还与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有关.由于临床缺少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知识和经验,在工作中常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增加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因此,只有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笔者探讨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需注意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辉;陆宁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CRP水平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非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纤维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思密达)及中医推拿治疗,有脱水者采用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伴发热者给予退热处理.入院当天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CRP水平、血常规,治愈出院前1d复查静脉血CRP水平、血常规.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CRP水平及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CRP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PR水平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3.6~15×109/L之间,治疗前后细胞计数异常率为17.5%;治疗后为2.5%;对照组治疗前为13.3%,治疗后为3.3%.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CRP水平轻度增高较常见,一般在10mg/L以下,腹泻治愈后,CRP水平可恢复正常.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09/L,CRP水平<10mg/L者不必给予抗生素治疗.

    作者:刘俊香;张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治疗组在放疗基础上加服养正消积胶囊.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控制率(DCR)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群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6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进行中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29例,有皮肤红肿、瘙痒的不良反应21例,心悸胸闷6例,精神焦躁、言语不清4例.结论 中药使用不当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中医师对中医药的学习,注意中药的合理应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均予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多靶总毁损治疗,并予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注重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炎51例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5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 新生儿肺炎病原检出率高的为RSV(18.79%),其次为ADV(12.6%).结论 新生儿肺炎表现不典型,需对病原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以确保新生儿健康.

    作者:郭宇红;肖湘香;邓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热毒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和流涕、鼻塞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流涕、鼻塞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肺脓肿的临床及X线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肺脓肿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肺脓肿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表现体征,结合X线胸透和化验检查进行全方位诊断.结果 12例急性肺脓肿患者均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和临床分析.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临床与X线及检验相结合是检查诊断急性肺脓肿的首选方法之一,可显著提高对急性肺脓肿的诊断率.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佐辛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镇静.分别于术后10、20、30min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评分.观察2组镇静效果,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0、20、30min镇静程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可有效控制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且起效快、药效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扈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行综合物理治疗,治疗前后比较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NDI评分、颈肩部疼痛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29例,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积极采用综合物理治疗方法,能发挥各疗法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高建辉;郭铁;王晋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重耐药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多重耐药菌(MDRB)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物敏感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对其来源予以综合评估.结果 共检测标本720株,其中MDRB 141株,分离率为19.6%.MDRB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58.9%),革兰阳性球菌58株(41.1%).检出前几位多重耐药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19.9%),大肠埃希菌24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13.5%),铜绿假单胞菌1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1株(7.8%).结论 该院MDRB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强,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严格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取合理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降低临床病死率.

    作者:张金香;冯秀河;马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39例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4例和静脉泵镇痛组15例.多模式镇痛组给予多模式镇痛.静脉泵镇痛组给予静脉泵镇痛.采用数字分级(NRS)和语言等级评分(VRS)相结合的方法评定2组24、48h的疼痛情况及术后48h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对比2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结果 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24h,48h,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均低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均短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模式镇痛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李清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携带胰岛素泵的糖尿病青年患者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为慢性终身性疾病[1].我院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青少年患者22例通过在院内予心理、运动、饮食、皮肤指导到出院后6个月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秋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婴幼儿贫血与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贫血与微量元素铁、锌缺乏的关系.方法 选择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3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150例纯母乳喂养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结果 观察组1~5个月喂养者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者比例均高于母乳喂养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2个月及1~3岁幼儿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贫血与血液中微量元素铁、锌缺乏有密切关系,预防婴幼儿贫血的发生,应多补充含铁、锌丰富的食物.

    作者:崔立军;张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皮损内未脱白发的斑秃1例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状脱发.脱发部位皮肤正常,无炎性反应,无瘢痕形成,无自觉症状.头发脱落处常无头发,但斑秃仅累及黑发而未脱白发的临床少见.我院收治此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镇静镇痛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镇痛镇静;B组予丙泊酚+芬太尼镇痛镇静.比较2组的Ramsay镇静评分、NRS镇痛评分、唤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瞻望、躁动以及人机对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械通气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方式.

    作者:范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2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患沟通.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具有特殊性,在加强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率.

    作者:孙利霞;夏小敬;冯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前,诊治冠心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行冠状动脉介入可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与后者相比,前者具有创伤小、止血方便、外围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1],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技术.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326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38例及支架植入术188例,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37例.2组入院后均予利巴韦林治疗,此基础上B组加用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A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B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甄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围生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围生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围生期CVST患者1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头痛症状及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220mm H2O,且影像检查发现不同的脑实质病灶,可显示受累静脉窦,经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围生期CVST的治疗并不困难,但关键是确定诊断,因此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掌握易发因素,进行必要的CT、MRI、MRV检查,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马东波;翟素巧;王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