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齐卫红;李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TMD病人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个体差异.TMD的治疗方法多样,缺少特异性.如今针对TMD的研究越来越趋近微观领域(分子治疗和组织工程学技术),为TMD治疗提供又一发展方向.
作者:张龙丹;俞律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放射线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X射线及两者联合对Lewis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RAIL对Lewis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与浓度相关(F=9.017~12.465,P<0.05).TRAIL与X射线联用能够使Lewis细胞的凋亡率及G2/M期比例提高,与对照组及单用TRAIL组和单用X射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175、149.276,P<0.05).结论 TRAIL可抑制Lewis细胞的增殖,并与浓度相关.TRAIL与放射线联用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中G2/M期的比例.
作者:王玉坤;刘希光;张红军;宋浩;张丽丽;李伟;梁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肾上腺素抑制胃肠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肾上腺素组、不同浓度(25、50、100mg/kg)姜黄素+肾上腺素组、阿托品组、不同浓度姜黄素+阿托品组.姜黄素各组预先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连续灌胃10 d.采用墨汁灌胃法测量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 姜黄素可减轻阿托品的胃肠蠕动抑制作用,100 mg/kg姜黄素+阿托品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较阿托品组明显增加(F=18.72、13.22,q=6.18、6.29,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肾上腺素组与肾上腺素组相比,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素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胃肠舒张没有影响,其可能通过M-胆碱能受体途径发挥促进胃肠运动作用.
作者:李红静;于小玲;郭志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嗜铬蛋白A(CgA)、突触素(Syn)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TTF-1)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SCLC中的意义及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56、CgA、Syn及TTF-1在62例SCLC及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22例,鳞癌12例,大细胞癌6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表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CLC组织中CD56、CgA、Syn及TT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5%、9.7%、87.1%、80.6%;NSCLC组织中CD56、CgA、Syn及TTF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15.0%、47.5%.CD56、Syn及TTF-1在SCLC与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1 2.21~74.89,P<0.01);CgA在两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LC中4项指标的表达在不同病理学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56、CgA、Syn及TTF-1在SCLC与NSCLC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联合检测对SCL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雯雯;孔庆暖;韩增磊;卫红军;陈桦;黄维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折叠型人工晶体悬吊术后角膜表面形态、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 对22例无晶体眼行折叠型人工晶体悬吊术,运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角膜形态及角膜表面散光值(CYL)、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R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结果 术后角膜地形图图形显示,与手术切口的位置相对应处角膜变陡峭,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周、1月与术前相比CYL、SRI、SAI均增大,差异有显著意义(F=21.810~26.563,t=3.669~7.547,P<0.05),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可准确全面反映角膜形态变化,无晶体眼人工晶体悬吊术后角膜地形图图形改变明显,但术后3月趋于稳定;角膜屈光状态在术后3月趋于稳定.
作者:杨晓兰;周占宇;赵善瑶;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1例,其中室间隔肥厚组28例,非室间隔肥厚组33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计算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Ptw)、收缩期末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VOtw)和解旋率(Untw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w、AVCtw、MVOtw在室间隔肥厚组及非室间隔肥厚组均增大(F=14.86~16.70,q=5.69~32.05,P<0.05);与正常对照组及非室间隔肥厚组相比,室间隔肥厚组的UntwR减小(F=18.55,q=6.53、18.90,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扭转运动增大,解扭转运动在高血压室间隔肥厚病人减低,斑点追踪成像为高血压病人心肌运动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作者:邵倩倩;李艳;王志斌;孙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TP)、紫杉醇(Paclitaxel)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Eca-109细胞,分为TP组、Paclitaxel组、两药联合组,分别加入100 μL含不同浓度TP(125、250、500、1 000 mg/L)、Paclitaxel(0.2、1.0、5.0、25.0 mg/L)及TP+Paclitaxe(500 mg/L TP+1 mg/L Paclitaxel)的培养液,并设立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置于培养箱中避光培养12、24、48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调节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TP组、Paclitaxe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F=134.46~423.75,P<0.05).两药联合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TP组、Paclitaxel组(q=8.63~26.96,P<0.05).TP组、Paclitaxel组及两药联合组诱导24 h的Eca-109细胞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F=54.52,q=5.39~17.53,P<0.05);与TP组、Paclitaxel组比较,两药联合组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率增高(F=446.82,q=16.27、31.64,P<0.05).培养12h后,两药联合组Eca-109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较TP组、Paclitaxel组分别增高17.22%、11.63%(F=108.33,q=30.37、20.52,P<0.05).结论 TP、Paclitaxel能抑制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的比例增高;两药联合其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有关.
作者:刘圆圆;王秀美;姚如永;孔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总IgE的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以及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两者影响.方法 检测65例哮喘病儿用药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6、12个月时血清中25-(OH)D3和总IgE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25-(OH)D3水平呈上升趋势,总IgE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5.296、23.037,P均<0.01),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 =-0.614,P<0.01).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血清25-(OH)D3水平增高可能抑制IgE的过度表达.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病儿骨代谢25-(OH)D3途径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建萍;林荣军;刘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相关性基因(LRP16)、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乳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60例乳癌手术切除标本中LRP16、Ki67及EGFR的表达,并统计分析上述指标与乳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RP16、Ki67及EGFR在乳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71.7%与10.0%;LRP16表达与肿瘤大小、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状态有关(x2 =5.238~14.464,P<0.05);Ki67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有关(x2 =4.938~ 16.972,P<0.05);EGFR表达与组织分级、ER状态、孕激素受体状态有关(x2=4.762~10.000,P<0.05);LRP16与Ki67、E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0、0.361,P<0.01);LRP16及Ki67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呈显著负相关(r=-0.317、-0.279,P<0.05).结论 联合检测乳癌组织中LPR16、Ki67、EGFR的表达可为乳癌的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振凤;宋修岐;邹晓;石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在SNAP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的条件下,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胃镜检查病人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观察组(A组)两组.C组首次给药时单独给予丙泊酚1.5 mg/kg,A组于丙泊酚给药前1 min注射阿芬太尼3μg/kg.观察并记录两组给药前、胃镜通过咽喉部时、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时、检查结束时的SNAP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丙泊酚总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时,C组SI、MAP、HR、SpO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15~3.67,P<0.05).检查结束时,C组SI、MAP、HR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9~5.32,P<0.05).与C组比较,A组病人丙泊酚总用量显著减少(t=5.48,P<0.05),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t=2.89~7.82,P<0.05).术中胃镜通过咽喉部时,C组8例病人发生体动,A组仅1例发生体动(x2=6.89,P<0.05).结论 推荐使用小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
作者:帅训军;彭霄艳;艾登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继发性色素播散综合征和色素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行后房型人工晶体(Acrysof 一片式折叠式人工晶体)悬吊术病人29例30眼,术前、术后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底及视野检查,术后随访3~1 2个月.结果 29例病人30眼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眼前段色素播散表现为:未出现典型的角膜后色素沉着(Krukenberg色素梭),均出现中度以上(> ScheieⅡ级)小梁网色素颗粒沉积,所有人工晶体表面均有色素颗粒沉着,所有病例均存在虹膜震颤;9例病人10眼虹膜后凹,4例4眼UBM显示存在反向瞳孔阻滞,7例7眼术后眼压升高,平均(3.68±0.43)kPa.结论 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继发性色素播散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眼前段色素播散,继发色素性青光眼在色素播散综合征基础上出现眼压升高,需要给予适当治疗.
作者:孟凡君;周占宇;赵善瑶;刘桂波;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胃癌病人血清中Delta like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胃癌病人(胃癌组)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DLL4与VEGF表达,并与胃腺瘤病人(胃腺瘤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组病人术前血清中DLL4和VE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胃腺瘤组及对照组(F=811.84、831.83,q =41.30~50.14,P<0.01).两者在胃癌术前血清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t=2.27~6.87,P<0.05),而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Borrmann分型等因素无关(P>0.05).胃癌组DLL4和VEGF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70,P<0.01).胃癌组术后2周血清DLL4与VEGF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t=82.11、184.66,P<0.01).结论 DLL4在胃癌血清中的表达上调与VEGF有关,它们可能共同参与调控肿瘤血管的发生、发展.血清DLL4与VEGF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两者可以作为胃癌血清检测的新指标.
作者:李乾坤;赵清喜;丁雪丽;周岩冰;李玉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胃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Stathmin和Endoglin(CD105)的表达,采用CD105标记3种组织微血管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值,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Stathmin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非肿瘤胃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x2=5 9.37,H=96.85,P<0.01).两者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x2 =5.99~10.69,t=6.20~8.39,P<0.05);胃癌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高表达的Stathmin在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胃癌组织中微血管生成有关,Stathmin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记物之一.
作者:孙雪;杨彦华;董明霞;于建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固定式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剂(LNG-IUD-Fix)治疗大宫腔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子宫腺肌症病人,按宫腔深度分为两组,各80例.实验组(宫腔深度>9 cm)放置LNG-IUD-Fix,对照组(宫腔深度≤9 cm)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放置后3、6、12个月的痛经程度(VR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大小变化、宫内缓释系统的脱落情况及其副作用.结果 两组病人放置后3、6、12个月VRS评分低于放置前,差异有显著性(F=150.780、171.311,P<0.05);PBAC评分亦较放置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284.371、398.720,P<0.05);子宫体积变化及副作用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时间VRS、PBAC、子宫体积变化及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缓释装置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x2 =4.20,P<0.05).结论 LNG-IUD-Fix治疗大宫腔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显著,不易脱落.
作者:张欣;刘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构建一套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护士长绩效考核体系.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变异系数等方面评价其可靠性.结果 构建出一套由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43项三级指标组成的护士长绩效考核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可靠的.结论 本文构建的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为护士长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洪镜;孙黎惠;朱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青光眼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 2011年1月入住我院的116例先天性青光眼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婴幼儿型43例77眼(37.07%),青少年型59例112眼(50.86%),合并其他先天异常14例23眼(12.07%).双眼患病96例(82.76%),单眼患病20例(17.24%),双眼∶单眼=4.8∶1.男78例144眼(67.24%),女38例68眼(32.76%),男∶女=2.05∶1.年龄6 d~30岁,平均(8.99±6.80)岁,就诊年龄<1岁者30例(25.86%),但其中<1月就诊者仅1例(0.86%).城市病人39例(33.62%),农村病人77例(66.37%).有明确家族史者仅5例(4.31%).主诉视力下降33例(28.45%),畏光、流泪28例(24.14%),黑眼球增大26例(22.41%).眼压0.81~9.24 kPa,平均(3.79±1.57)kPa.角膜横径≥12 mm者111眼(60.66%),不同程度灰白混浊42眼(1 9.81%),水肿42眼(19.81%),后弹力层破裂Haab纹17眼(8.02%).可测视力病人矫正视力<0.1者占43.45%,眼底可窥清病人C/D≥0.6者占82.47%.行手术治疗185眼(87.26%).结论 先天性青光眼是儿童致盲眼病之一,发病年龄早而就诊年龄偏大,就诊时视功能多已受损.临床上对可疑青光眼病人详细检查、及时诊治是保留残余视力及视功能的关键.
作者:陈杰;孔庆兰;张莹;时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报告无骨折脱位的非运动性肘关节内侧肌肉韧带损伤,以引起骨科临床医师的重视.方法 分析1997年3月-2012年7月所遇3例无骨折脱位的非运动性肘关节内侧肌肉韧带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 3例病人均有肘伸直外伤史,伤后肘内侧压痛,外翻应力试验(+),X线片未见骨折,均采取手术方法治疗.3例病人虽然未误诊,但存在延误诊治的情况.结论 无骨折脱位的非运动性肘关节内侧肌肉韧带损伤临床少见,由于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易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重视.
作者:藏胜波;邢立峰;吴滨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Notch1和C-erBb 2蛋白表达与乳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癌及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 、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癌组织中Notch1、C 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显着性(x2=29.511、29.474,P<0.01);乳癌组织中Notch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及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x2=5.881、4.716,P均<0.05),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x2=8.341,P<0.05);Notch1、C-erBb-2蛋白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1,P<0.01).结论 Notch1、C erBb-2蛋白在乳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等因素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作者:李建英;项锋钢;谷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产后抑郁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认知治疗组(CBT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BT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迟缓及绝望感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0~3.44,P<0.05);CBT组不良反应总人次及头痛、恶心、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6.00~7.94,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
作者:刘小翠;吕江玲;林炫劲;李吉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由于医院信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国内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项目的成功率不高.本文通过对国内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成败关键因素的研究,综合分析影响医院信息化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帮助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策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作者:李冬冬;马敬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