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子禄;陈莲
目的 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术中疼痛程度、宫颈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术中术后2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和镇痛的有效率分别为98%和92%高于对照组的44%和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h出血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简单、费用低.
作者:王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早产儿自身抵抗力差,吸吮吞咽能力弱,在治疗过程中需大量长时间的静脉输入高营养.新生儿静脉穿刺一般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并进行套管针的留置.由于这些静脉小,血流慢,应用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易引起穿刺血管损伤,药液外渗,局部皮肤发白或坏死,位移使套管针脱出、扭曲致液体渗出或阻塞.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DDD)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结果 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依次为11.40%、7 51%、7.34%;销售金额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青霉素类;品种数和用药频度高的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结论 本院的抗菌药物选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广谱高价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逐年上升过快、廉价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大幅度减少,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吴国海;朱志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8.9%,病死率为10 5%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与对照组的1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2.6%低于对照组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相较于传统常规治疗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祝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先后建立了军队干休所,容纳着我军大部分建国前后离退休的干部.笔者近年对一部分军队老干部的心理特点进行了采访,总结其以下心理特点.1 心理特点1.1 失落孤独感干休所老干部都是在部队曾经担任领导职务有较强的优越感,由于离开工作岗位,没有相应职务,失去工作压力,感到空虚,加上破坏了长期形成了的工作及生活规律感到极不适应.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多数呈昏迷状态,身体能量被大量消耗,却不能主动进食.为了保证蛋白质与热量的及时补充,需要鼻饲进行胃肠内营养.鼻胃管有一定的限制,而鼻肠管管径细,光滑柔软,刺激性小,本文重点比较鼻肠管与鼻胃管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一个具体、连续、系统和动态的过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和连贯性一直是困扰医护工作者的难题,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属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提高患者透析质量、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前提和基础,对透析患者家庭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在院外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监管.
作者:郝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预选卫生士官教育是以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初级岗位任职教育.学员入学前没有医学背景,在校时间短,要求其掌握的护理基本技能项目多,这些都给护理技能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认真分析学员基本情况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在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了合作性学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立红;张少英;周立颖;吕美娜;郝维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冀州市居民死因构成、死亡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及研究相关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原则进行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 冀州市居民粗死亡率664.43/10万,标化死亡率545.01/10万,死因前五位依次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和中毒、肿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0岁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总死亡率,1~49岁处于较稳定水平,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对冀州市居民危害大.
作者:贾若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彰显其重要性,心理护理亦被纳入了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应也日渐凸显[1].外科手术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极大的,外科手术患者因疼痛而引发的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将极大的影响患者施术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严重时患者会拒绝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5-2007年确诊的浸润性膀胱癌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膀胱保留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膀胱保留率为79.5%高于对照组的33.3%,5年生存率为87 18%高于对照组的61.52%.结论 对浸润性膀胱癌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尽量避免膀胱全切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德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外科护理工作中,使用普通输液针头常易导致液体外渗严重影响到抢救或治疗用药,以及因手术要求患侧或偏瘫侧肢体不能输液导致可使用的体表浅静脉减少,给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静脉留置针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韧性大,可随着血管形状弯曲且不会刺破血管壁,减少药液外渗,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延长且不易松动脱出血管有效地维持了输液通路,可随时进行输液及抢救用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等多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彩霞;白玉;杨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重要原因.然而,糖尿病起病隐匿,人群中糖尿病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患病率[1].糖化血红蛋白(HbA1c)被发现以来,在糖尿病监测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标准化,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议题成为热点.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之一,弥补了血糖诊断糖尿病的不足之处,使糖尿病的诊断方法更加丰富.本文就HbA1c在糖尿病诊治各个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高妍;李立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了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依托咪酯+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异丙酚.观察2组术中异丙酚用量和停药后至唤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30min下腹痛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异丙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停药至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升率和术后30min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托咪酯复合异丙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安全.
作者:钟桥秀;欧阳有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免疫干扰轻、术后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化疗时间亦可相应提前.有理由认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效果,在彻底切除肿瘤和保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展空间广阔[1].
作者:秦虹春;杨永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提高煎药机的煎药质量,提出了过滤网桶的改造建议,同时解决了药物浸润不彻底与药布袋内药物紧实度不一致的问题.加冷凝回流装置,克服了药物加水量难以控制的弊端.不断加强对煎药人员的培训,使其煎药工作做得更好,从而保证了汤剂的疗效.
作者:齐惠珍;乔永志;周霞瑾;刘亚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急诊常见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患者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肺水肿、气管痉挛死亡[1].笔者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4例护理经验与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药品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抽验,是发现假劣药品,保证人民用药安全与有效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抽验方法是抽验人员凭借眼观、鼻闻、口尝、手摸等经验进行初选,假劣药品筛查的阳性率很低,随着制售假劣药品花样的不断翻新和高科技造假屡禁不止,传统的药品抽验方法显然无法确保群众用药安全与有效,为提高药品抽验效能,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开发了药品检测车.药品检测车集经典的化学检测方法与近红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集合起来,形成了以车载近红外鉴别技术为核心的快速检验方法,药品检测车经过几年的运行,为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作者:薛国英;褚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药物,具有中枢及外周的抗毒蕈碱(M)和抗烟碱样(N)样作用,能选择性的作用于M1和M3亚型,而对M2亚型无明显拮抗作用,所以,与传统的抗胆碱药物相比较,具有对心血管影响小、抑制腺体分泌持久的优点.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常见疾病.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35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贵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