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

董芳

关键词:根管治疗, 一次法, 两次法, 根尖周炎, 慢性,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一次法与根管治疗两次法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医院口腔科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接受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B组接受根管治疗两次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3.54±0.57)分明显高于A组的(1.26±0.32)分,A组治疗后1年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治疗一次法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近远期疗效均优于根管治疗两次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内护理

    随着手术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免疫干扰轻、术后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化疗时间亦可相应提前.有理由认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效果,在彻底切除肿瘤和保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展空间广阔[1].

    作者:秦虹春;杨永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胰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胰管结石是1种较少见的胰腺疾病,正常人群中总发病率不超过1%[1],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胰管结石的检出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我院自2002-2011年间共收治胰管结石患者17例,笔者将本组病例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梗死25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1].其发病突然,病情重,常伴发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及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笔者总结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内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0~82岁,中位年龄63岁.

    作者:罗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脂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16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血脂康0.6g每天2次;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总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因醇(LDL-C)、三酰甘油(TG),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TC、LDL-C、TG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血脂康及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疗效明显,血脂康更加安全.

    作者:崔芳;王爱平;张友良;任乐;李福秀;何磊;孙新鑫;张华龙;付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手、足的小关节受累为主,并可累及全身其他系统的慢性炎性疾病.目前治疗RA的药物主要包括:(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作用是改善临床症状,但对阻止关节破坏的进展无明显影响;(2)糖皮质激素:能迅速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可延缓关节的骨质破坏,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生物制剂: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是目前治疗RA的主要药物[1].虽然DMARDs及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相关风险值得关注,现将其临床治疗R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华勋;魏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2年1月医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2组营养状况及护理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放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正常透析的生命线,具有安全、有效、使用期限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普遍的血管通路,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生存质量,因此保护好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先;郑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一次法与根管治疗两次法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医院口腔科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接受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B组接受根管治疗两次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3.54±0.57)分明显高于A组的(1.26±0.32)分,A组治疗后1年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治疗一次法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近远期疗效均优于根管治疗两次法.

    作者:董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措施

    院内转运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之重要环节[1].特别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进行医院内转运,如手术、CT、MRI、DSA造影检查、高压氧治疗及患者病情稳定后的转科等,但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引发轻微或严重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较一般患者高9.6%[2].为将转运风险降到低,我科自2013年1月始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危重患者转运中,优化了NICU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保证患者安全转运.

    作者:董优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125例部位分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1].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对妇女生命构成威胁,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因异位妊娠而致死的女性占妊娠总死亡人数的4.9% [2].为了解异位妊娠排序规律,随机抽取125份异位妊娠病历,按异位妊娠部位排序分类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肖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梅毒血清检测假阳性结果分析

    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TP),属于密螺旋体属中苍白密螺旋体中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又不易染色,又称苍白螺旋体[1].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或间接接触(如输血)传播引起获得性梅毒.另外,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梅毒.人体对梅毒无先天免疫力.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作者在日常工作也发现有很多无临床症状、无梅毒接触史的老年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出假阳性率较高[2],为此,本文对本院2013年19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与临床相关性进行探讨.

    作者:陈兆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8.9%,病死率为10 5%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与对照组的1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2.6%低于对照组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相较于传统常规治疗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祝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职实习护生合理用药认知度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中职实习护生对于合理用药的认知度.方法 应用自拟<合理用药认知度调查表>对我校2012年度进入临床实习后的106名三年级中职实习护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结果 106名实习护生合理用药认知度实际得分范围为17~72分,均分(41.34±12.76)分,其中≥60分31名,占29.25%.说明中职实习护生对合理用药认知度低下.结论 中职实习护生对合理用药的认知普遍存在严重缺陷,教师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应该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合理用药的教育,从而提高护生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及合理用药的指导能力.

    作者:李平;李虹;甘锦霞;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鱼腥草糖浆致急性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60岁,体质量65kg,2012年12月27日因咽喉不适来我院就诊.被诊断为咽炎,给予复方鱼腥草糖浆200ml(本院自制制剂,生产批号20121015),每次20ml,每天4次,患者在服药15min后,全身突发广泛红斑,伴头晕,面色苍白,喉头有梗阻感,呕吐,寒战明显,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针1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针5mg并给予吸氧后,约30min,症状缓解.

    作者: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人们不仅对胎儿发育重视,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家庭、医院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主要包括尿失禁、大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其中常见的为尿失禁.

    作者:谢佳;周娅;刘立卫;杜春园;杨俊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不包括妊娠前有糖尿病的孕妇.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1%~5%,主要原因是妊娠期胎盘分泌激素(生长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抗胰岛素作用.由于此病影响母婴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作者: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百草枯经皮肤吸收中毒致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男,51岁,农民,汉族,因皮肤接触百草枯后胸闷,气促,尿少7d于2013年5月入院.患者7d前不慎将20ml百草枯洒于左侧大腿内侧及阴囊处,未予重视及处理,第2天感左大腿内侧及阴茎阴囊皮肤瘙痒、红肿,无破溃、渗出,于当地卫生室予输液消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好转,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轻微咳嗽、无咯痰,无畏寒、寒颤、发热,继续输液消炎治疗无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休息时亦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伴尿少.平素体健,无慢性咳嗽、咳痰史,无胸闷、呼吸困难病史.

    作者:何雷;关春辉;任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4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8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乐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具生命威胁的并发症之一,据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统计资料表明,DN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尽管目前临床依靠强化的代谢控制及其他一些干预措施试图延缓其进展,但随着肾功能无情地衰减,许多患者仍不可避免地步入肾功能衰竭阶段,这种现状导致了对新治疗手段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医、中药在DN临床中的经验积累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体现了独特疗效.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DN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晓莉;玉山江·艾克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5-2007年确诊的浸润性膀胱癌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膀胱保留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膀胱保留率为79.5%高于对照组的33.3%,5年生存率为87 18%高于对照组的61.52%.结论 对浸润性膀胱癌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尽量避免膀胱全切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德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