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虹春;杨永妹
目的 探讨应用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医院接受的呼吸道感染的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应用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加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能够缩短疾病恢复时间,提高有效率.
作者:袁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脑血管病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脱水及营养神经系统药物治疗、心理训练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方面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观察2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MMSE、Barthel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NIHSS、Barthel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合并精神障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彬;李宝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10%~15%[1].我院外科自2011年6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61例,通过精心护理与康复指导,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胫腓骨骨折患者61例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12~63岁,中位年龄39岁.胫腓骨上段骨折15例,胫腓中段骨折32例,胫腓骨下段骨折14例,均经过X线和CT确诊.
作者:陈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低体温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体质量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2组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院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现况.方法 对2012年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我院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率为93.84%(2879/3068).结论 住院分娩后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彩丽;廖东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胫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印;刘振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诊的SLE孕妇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孕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妊高征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及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SLE妊娠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存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09年1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26例,均符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提出指南标准.男68例,女58例,年龄60~82岁,病史1~23年.
作者:申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2组患者胃溃疡愈合效果、不良反应和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13 33%.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1.54%,对照组为22%,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27.03%,对照组为50%.结论 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司来吉兰与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司来吉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来吉兰、六味地黄丸的联合应用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莉;孙彦蕊;谭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硫糖铝联合黄连素在慢性顽固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收治疗的58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上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结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脑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尼莫地平药物的治疗脑出血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郑洪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外科护理工作中,使用普通输液针头常易导致液体外渗严重影响到抢救或治疗用药,以及因手术要求患侧或偏瘫侧肢体不能输液导致可使用的体表浅静脉减少,给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静脉留置针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韧性大,可随着血管形状弯曲且不会刺破血管壁,减少药液外渗,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延长且不易松动脱出血管有效地维持了输液通路,可随时进行输液及抢救用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等多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彩霞;白玉;杨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急诊常见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患者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肺水肿、气管痉挛死亡[1].笔者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4例护理经验与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B2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门诊86例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2片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甘草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维生素B2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优于传统镇咳祛痰药.
作者:孙红伟;王少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国重度颅脑损伤发病率较高,病情亦多较严重.多见严重肢体、语言功能与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临床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方法较多.我院采用自拟通窍化瘀醒神组方结合高压氧促醒治疗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56例,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56例,男175例,女81例.年龄6~82岁,﹤19岁39例,20~59岁125例,﹥60岁92例;昏迷时间: 1~3个月138例,4~6个月75例,>6个月43例;脑疝表现:单侧瞳孔散大138例,双侧瞳孔散大78例,瞳孔正常40例;GCS评分:3分31例,4分67例,5分53例,6分34例,7分30例,8分41例.治疗:非手术治疗47例,予单纯去骨瓣减压术48例,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61例.
作者:李征;朱金华;黄金格;刘常权;屈波;刘文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氟康唑含漱液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用复方氟康唑含漱液含漱,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含漱,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疗程与化疗疗程同步.观察2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无一例口腔真菌感染发生,对照组中10例(16.7%)口腔黏膜或舌苔涂片找到真菌,试验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复方氟康唑含漱液,可有效预防口腔真菌感染,且安全性好.
作者:徐飞;刘玉才;接贵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3年儿科住院病历调查分析.结果 随机抽查病历85份,抗菌药物使用67例,使用率为78.82%,其中治疗用药占82.09%,预防用药占17.91%.药物分线使用状况:一线用药占23.88%,二线用药占46.27%,一线+二线用药占29.85%,无三线用药.抗菌药联用状况:一联用药占29.85%,二联用药占70.15%,无三联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19.40%,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作病原学检查率为29.85%.结论 儿科住院患者用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二线用药及二联用药高,病原学检查率低,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邵怡;向战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中医院合理用药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深刻全面的认识中医院中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其预防措施,保障患者健康.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116例患者的住院中药处方350张,对其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有8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占所调查处方的24.6%,其中药物选材不当23例,炮制煎煮方法不当19例,药物配伍不当28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16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结论 提高中医院医生对安全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恰当选材,严格遵守中药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减少因用药不合理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5.8%;2011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3.4%,这些数据均提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风险较高.
作者:张志清;曹玮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