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有病人药物信息显示装置的微量注射泵的研制

赵广祚;王朝晖;张宇;戴敏;江磊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 设计, 临床应用
摘要:目前各级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广泛使用微量注射泵,该装置主要是根据病人病情以实现在单位时间内精确控制注射药物量的医疗器械.微量注射泵摒弃了人工注射的速度与量上的不精确与不稳定等缺点,给病人的治疗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所使用的微量注射泵的显示面板,所显示仅仅是药液的流量,以及安装有可以调节药液流量的按键.而对于病人的信息(病人的姓名、年龄、诊断等)和正在注射药物的信息(药物的名称、药物的总量和药液的浓度等)不能进行显示.在临床治疗活动中,为解决这一缺陷,我们设计出一种带有病人和注射药物信息显示装置的微量注射泵.现介绍如下.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4例HSP急性期病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检有无异常分为肾炎组(HSPN组)和非肾炎组(NHSPN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 Treg、CD4+细胞、CD8+细胞、CD3+细胞、NK细胞(CD3- CD56+)、B淋巴细胞(CD19+)和CD3+ HLADR+细胞水平.以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SP病儿血浆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14.66,P<0.01),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外周血CD4+ CD25+ Treg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t=7.28,P<0.01),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CD4+ CD25+ Treg水平与CD4+细胞呈正相关(r=0.554,P<0.01),与CD19+细胞呈负相关(r=-0.305,P<0.05),而与CD8+细胞、CD3+细胞、CD3- CD56+细胞以及CD3+HLADR+细胞则无相关性(r=-0.109~0.287,P>0.05).HSP病儿血浆IL-17水平与CD4+ CD25+ Treg水平呈负相关(r=-0.295,P<0.05).结论 HSP病儿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增强,免疫抑制效应不足;HSP病儿存在Th17/Treg平衡紊乱,Th17/Treg失衡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

    作者:刘萍;张秋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婴幼儿抚养人对维生素D认知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山东省0~3岁婴幼儿抚养人对维生素D的认知情况,为指导婴幼儿期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山东省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抽取0~3岁婴幼儿抚养人,对抚养人关于维生素D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抚养人对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认识不足,77.4%的抚养人认为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骼肌肉系统疾病;51.8%的抚养人认为婴幼儿生后应该补充维生素D;31.3%的抚养人认为应持续补充维生素D制剂;54.6%的抚养人认为喂养方式及每天的喂养量与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相关;69.0%的抚养人认为维生素D可预防佝偻病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64.3%的抚养人认为维生素D对婴幼儿整体健康很重要.结论 抚养人对维生素D的认知状况有待提高,补充维生素D的行为需要改善.建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婴幼儿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

    作者:毕晓娜;张小芳;衣明纪;冉霓;傅芃;冯雪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气道平滑肌细胞在COPD气道重塑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崔世超;于文成;石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伤害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伤害行为的特点.方法 对46例精神分裂症与53例其他精神疾病病人伤害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故意伤害案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5.868,P<0.05);精神分裂症组致死伤害事件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4,771,P<0.05);精神分裂症组伤害熟悉人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4.547,P<0.05);精神分裂症组作案病理动机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 =9.585,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作案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病人,应该加强防范.

    作者:于建华;李吉祝;徐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病人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收集病人骨髓细胞,用24 h常规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0%,AL病人为66.0%,差异有显著性(x2=5.49,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x2=4.44,t=7.98、5.60,P<0.05),但ALL和AN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x2 =9.38,P=0.02,t=8.79、7.58,P<0.05).缓解组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x2=10.26,P=0.02,t=4.43、7.82,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病人异常核型检出组FAK mRNA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检出组(x2=5.82,t=6.72,P<0.05).结论 FAK mRNA在AL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作者:阚玉玲;管洪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复方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复方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雌性Wistar大鼠70只,其中4月龄青年鼠(青年组)、18月龄老年鼠(老年组)各10只,灌服生理盐水;11~12月龄围绝经期大鼠50只,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补肾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对照组灌服六味地黄汤,补肾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补肾复方20 mL/kg.灌药4周后取各组大鼠卵巢制成电镜切片观察并拍照.结果 模型组大鼠卵泡明显少于青年组,闭锁卵泡增多.应用补肾复方后,生长卵泡增多,与对照组比较,补肾复方各剂量组卵巢的超微结构明显改善,表现在线粒体丰富、有大量的脂滴等,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补肾复方可直接作用于卵巢组织,有类雌激素的治疗作用,能改善卵巢组织的营养状态,有效延缓卵巢组织的萎缩.

    作者:丁原全;刘鹏;马乾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并发甲状旁腺腺瘤致高钙血症分析(附1例报告)

    报告了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甲状旁腺腺瘤致高钙血症病人1例,分析了其临床及病理表现,提出了诊断要点,并对治疗原则和预后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作者:张颖;曹松丽;张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turge-Weber综合征1例

    病人,女,67岁.因左下肢抽搐伴左侧肢体及左面部麻木56年,加重1年入院.病人于12岁始出现阵发性左下肢抽搐,不敢行走,症状持续3 min后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感,左面部及舌左侧发僵,5 min后言语含糊,持续20 min后自觉左上肢麻木减轻,30 min后左下肢麻木缓解;1.0~1.5 h后能走路,但步态不稳,3~5 d后缓解.抽搐发作时伴双颞侧疼痛,无意识丧失.12~20岁平均每年发作1~2次,21~41岁20年间没有复发,53岁起症状再次出现,61~66岁发作次数增多,平均每年2~3次,2010年1月1日 10月12日(即本次入院)已发作6次,每次发作形式、症状特点、持续时间基本类似.查体:鼻背-右额部不规则形葡萄酒色血管痣,与皮肤齐平,压之不褪色;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动充分;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可,腱反射(++),BABINSK征(-);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可,腱反射(++),BABINSKI征(-);双侧肢体痛温觉正常,共济协调;颈软,双克氏征阴性.颅脑CT示:右额、顶叶部分脑回可见条形钙化斑,呈双轨征.颅脑磁共振增强成像示:右侧额、顶部局部脑沟及蛛网膜下隙增宽,脑回较对侧变窄,增强后局部软脑膜见线状强化影,右顶叶见细小血管强化影,余双侧脑实质未见异常强化灶(图1).眼科检查示:视力右眼0.6,左侧0.8,眼压正常,眼球突出度正常.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30分)得分28分,但构图不良.诊断为脑面血管瘤病.

    作者:孔伟;王新;王平;邢成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相关性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生及发展相关性.方法 对行胃镜检查2 789例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慢性胃炎与Hp感染关系.结果 中老年组(40~87岁)Hp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18~39岁),差异有显著性(x2=46.60、29.08,P<0.01);不同性别组间Hp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性胃炎组Hp感染率为99.0%,中重度感染占51.5%,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x2=179.93,P<0.0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为83.6%,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5.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28.88,P<0.01).Hp感染阳性组重度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较Hp阴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uc=-30.19~13.17,P<0.01).结论 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闫春晓;张翠萍;戴素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51例CML病人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其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以及不良反应、总生存和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CML慢性期病人治疗3个月时97.8%(45/46)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用药1年后,79,4%(27/34)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2.9%(1/34)获得次要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获得微小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未获得遗传学反应,29.4%(10/34)获得完全分子遗传学缓解;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7.0%、91.6%,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85.3%、73.1%.3例CML加速期病人1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1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1例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2例CML急变期病人均死亡,总病程分别为9、15个月.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病人,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高,且不良反应少,但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病人疗效欠佳.

    作者:雷媚;赵洪国;杨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PRA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效果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浆置换(PE)用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高敏肾移植受者术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9例高PRA肾移植受者术前应用HDF联合PE治疗,治疗平均持续时间3.5~4.0 h,治疗2次.于治疗前后检测病人PRA、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清蛋白(ALB)、血钾、血钠、血糖的变化.结果 HDF联合PE治疗后PRA值较治疗前下降(t=4.14,P<0.01),治疗后PRA值3例转阴,5例<10%,1例<30%.术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治疗后逆转.治疗后Cr、BUN、血钾、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AL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60~10.94,P<0.05、0.01).结论 HDF联合PE治疗高PRA肾移植受者安全、有效.

    作者:米慧;王志娟;秦学祥;张松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我中心收治的10例HPS病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例HPS病儿有5例与感染有关,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4例病因未明.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肝大及脾大,实验室检查以血常规二系或三系减少、肝功能损害为主,其次为骨髓有噬血细胞现象、血清铁蛋白升高、高三酰甘油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好转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 HP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多次骨髓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病儿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官慧;刘华林;吕富言;孙立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对镇痛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 调查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对镇痛的认知程度.方法 选择10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进行镇痛宣教,分别于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71例接受镇痛孕妇镇痛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宣教前86%的孕妇认为引产可引起不可忍受的剧烈疼痛,93%的孕妇有紧张不安及焦虑情绪,92%的孕妇对镇痛工作不接受或表示担心及怀疑;宣教后有71%的孕妇愿意接受镇痛,其中43%的孕妇选择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28%的孕妇选择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接受镇痛孕妇调查显示,PCIA及PCEA两组孕妇镇痛满意率均在95%以上,且95%以上的孕妇认为开展镇痛工作是有必要的.结论 加强引产镇痛的宣传工作可使更多的孕妇认识到引产镇痛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作者:孙冰;张丕兴;田瑞云;纪绪师;孙静波;黄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致下颌关节脱位的护理

    总结2例气管插管致下颌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体会,包括拔管前后的护理、下颌关节脱位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

    作者:宋晓燕;李旸;王梦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AEP预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昏迷病人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对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导致昏迷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0年1-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昏迷病人,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BAEP检查,并计算两种方法的预后预测准确率.结果 GCS评分预测准确率为73.8%,而BAEP预测准确率为9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77,P<0.05).6例GCS评分低,同时BAEP重度异常病人,后均恢复不良.结论 BAEP能更敏感地反映昏迷病人脑功能状态;多种检查结合,可以使预测更为准确.

    作者:赵彦;刘隆熙;曹玮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青岛市2010年夏季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 了解2010年青岛市夏季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5-9月青岛市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随机抽取其中260例病人进行大便标本病原学检测,并与260例细菌性腹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病毒性腹泻病人数占就诊腹泻总人数的60.6%,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8.0岁.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48.1%),发热(46.8%),水样便(43.8%).大便病毒检测阳性率40.8%,其中轮状病毒(36.8%)、星状病毒(23.6%)和诺如病毒(22.6%)为主要病原体.与细菌性腹泻相比,受凉诱因、有无发热、是否水样便、腹泻次数以及腹鸣等症状差异有显著性(x2 =4.207~7.964,P<O.05).结论 2010年夏季腹泻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抗病毒治疗不能显著改善疗效.

    作者:李晓宇;边城;刘超;遇海清;张璞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TOURETTE综合征儿童家庭环境及父母心理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TOURETTE综合征(TS)儿童家庭环境及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为T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TS组和对照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TS组家庭环境特征方面的亲密度、娱乐性评分低于对照组(t=3.557、3.230,P<0.01),而矛盾性、控制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t=-4.184、-4.057,P<0.01);TS儿童父母SCL-9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7、3.778,P<0.05),父亲焦虑性、强迫性两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596、-3.540,P<0.01),人际敏感、敌对性得分低于对照组(t=-4.543、-1.839,P<0.01、0.05);母亲强迫性、抑郁、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t=2.085~4.080,P<0.01、0.05),敌对性得分低于对照组(t=4.208,P<0.01).结论 TS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和改善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TS儿童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中运;张小芳;衣明纪;冉霓;傅芃;冯雪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

    目的 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术中、术后保护的策略.方法 对26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3d病人GLASGOW评分13~15分8例,9~12分14例,6~8分3例,3~5分1例,病人瞳孔均回缩.术后1周病人偏瘫侧肢体肌力改善.26例病人出院后随访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评定预后:Ⅰ级2例,Ⅱ级12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预后好.

    作者:李晓良;张曙光;潘天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2007年我科收治Ⅲ~Ⅳa期鼻咽癌病人95例,其中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CCRT组)49例,单纯放疗治疗(RT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CCRT组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方案或顺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PLF)方案化疗3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和病人的耐受性.结果 CC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x2 =4.72~7.19,P<0.05) ;CCRT组1年生存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x2=4.24,P<0.05);CCRT组的3年生存率、鼻咽局部控制率及颈部局部控制率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4.40,P<0.05);CCRT组的5年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26,P<0.05);CCRT组胃肠道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x2=11.70,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缓解率、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病人对同步放化疗的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炜;于洪升;于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一级亲属进行为期12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全国常模(t=1.46~8.06,P<0.05),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及SAS、SDS、SF-36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15~4.78,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而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作者:岳德华;曾波涛;董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