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祚;王朝晖;张宇;戴敏;江磊
报告了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甲状旁腺腺瘤致高钙血症病人1例,分析了其临床及病理表现,提出了诊断要点,并对治疗原则和预后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作者:张颖;曹松丽;张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对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我中心收治的10例HPS病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例HPS病儿有5例与感染有关,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4例病因未明.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肝大及脾大,实验室检查以血常规二系或三系减少、肝功能损害为主,其次为骨髓有噬血细胞现象、血清铁蛋白升高、高三酰甘油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支持治疗,好转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 HP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多次骨髓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病儿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官慧;刘华林;吕富言;孙立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假体清创5例,其中3例失败后改行二期翻修术;行二期翻修术7例;行一期翻修术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3.1个月,未见感染复发.10例病人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0±6.39)分,术后为(68.10±12.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0,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困难,保留假体清创术应把握适应证并慎重选择,二期翻修术治疗具有控制感染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陈修福;刘金钊;王湘达;戚超;张海宁;姜成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46例,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应用等速测评指导训练,锻炼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并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46例中43例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LANCHMAN前抽屈试验均转为阴性,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91.3%,等速肌力测试术后峰力矩较术前平均提高35%.结论 恰当的术后康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肢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云;孙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10年1-12月收治的186例首次使用留置针静脉穿刺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病儿履行静脉穿刺操作前的告知义务,实验组病儿除履行静脉穿刺操作前的告知义务外,进一步为家长讲解留置针的特点与优点,穿刺的方法,家长在穿刺过程中的有效配合方法,比较两组病儿家长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病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75,P<0.01).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婴幼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病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及家长对儿科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芙蓉;王祥花;孙晓红;刘菁华;王维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作者:崔世超;于文成;石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0~3岁婴幼儿抚养人对维生素D的认知情况,为指导婴幼儿期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山东省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抽取0~3岁婴幼儿抚养人,对抚养人关于维生素D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抚养人对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认识不足,77.4%的抚养人认为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骼肌肉系统疾病;51.8%的抚养人认为婴幼儿生后应该补充维生素D;31.3%的抚养人认为应持续补充维生素D制剂;54.6%的抚养人认为喂养方式及每天的喂养量与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相关;69.0%的抚养人认为维生素D可预防佝偻病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64.3%的抚养人认为维生素D对婴幼儿整体健康很重要.结论 抚养人对维生素D的认知状况有待提高,补充维生素D的行为需要改善.建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婴幼儿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
作者:毕晓娜;张小芳;衣明纪;冉霓;傅芃;冯雪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生及发展相关性.方法 对行胃镜检查2 789例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慢性胃炎与Hp感染关系.结果 中老年组(40~87岁)Hp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18~39岁),差异有显著性(x2=46.60、29.08,P<0.01);不同性别组间Hp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性胃炎组Hp感染率为99.0%,中重度感染占51.5%,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x2=179.93,P<0.0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为83.6%,慢性萎缩性胃炎为95.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28.88,P<0.01).Hp感染阳性组重度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均较Hp阴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uc=-30.19~13.17,P<0.01).结论 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闫春晓;张翠萍;戴素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10年青岛市夏季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5-9月青岛市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随机抽取其中260例病人进行大便标本病原学检测,并与260例细菌性腹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病毒性腹泻病人数占就诊腹泻总人数的60.6%,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8.0岁.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48.1%),发热(46.8%),水样便(43.8%).大便病毒检测阳性率40.8%,其中轮状病毒(36.8%)、星状病毒(23.6%)和诺如病毒(22.6%)为主要病原体.与细菌性腹泻相比,受凉诱因、有无发热、是否水样便、腹泻次数以及腹鸣等症状差异有显著性(x2 =4.207~7.964,P<O.05).结论 2010年夏季腹泻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抗病毒治疗不能显著改善疗效.
作者:李晓宇;边城;刘超;遇海清;张璞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体积分数0.005、0.010、0.015、0.020的康莱特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3和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 康莱特能明显抑制HepG2肝癌细胞生长,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康莱特组中Caspase-3、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康莱特可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并可通过提高Caspase-3蛋白表达和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金鑫;姚良苹;卢云;李昌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补体受体1(CR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的关系.方法 选取611例中国北方汉族人,其中LOAD病人(LOAD组)254例,正常人(对照组)35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两组CR1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可增加LOAD的发病风险(x2=5.52,P<0.05,OR=2.91,95%CI=2.06~4.12);LOAD组与对照组CR1基因rs665640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x2=6.56、7.16,P<0.05);等位基因A显著增加了LOAD的发病风险(OR=2.60,95%CI=1.13~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1基因rs6656401等位基因A携带者(基因型AA和AG)较基因型GG纯合子导致LOAD的风险高2.40倍(OR=2.40,95 %CI=1.00~5.73).结论 CR1基因多态性在汉族散发LO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田燕;卢瑞春;郁金泰;谭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病人并发肝脓肿临床特点的差异,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肝脓肿病人7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组39例,非糖尿病肝脓肿组32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肝脓肿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结果 两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压痛与叩痛比例差异有显著性(x2=11.86,P<0.01),并发肺内感染比例差异有显著性(x2=6.05,P<0.05).穿刺脓液细菌培养多为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检查三酰甘油、尿素氮、空腹血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5~6.83,P<0.05),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组空腹血糖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34,P<0.01).两组治疗及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病人症状体征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且易并发其他部位的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
作者:王冲;王颜刚;王岩;王永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发生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影响及相关因素,为核昔(酸)类似物耐药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初始采用拉米夫定单药治疗的CHB病人63例,根据有无发生YMDD变异分为变异组(45例)和未变异组(18例).所有相关因素通过问卷形式获得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3,P<0.05),未变异组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变异组,差异有显著性(x2=12.61,P<0.01).两组病人依从性、吸烟、饮酒、年龄、HBeAg阳性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MDD变异与病人依从性、吸烟、饮酒、年龄、HBeAg阳性等无相关性,与HBVDNA长期不转阴及血清学不应答有关.
作者:郭香娟;李建忠;柳富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伤害行为的特点.方法 对46例精神分裂症与53例其他精神疾病病人伤害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故意伤害案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5.868,P<0.05);精神分裂症组致死伤害事件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4,771,P<0.05);精神分裂症组伤害熟悉人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4.547,P<0.05);精神分裂症组作案病理动机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组(x2 =9.585,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作案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精神疾病病人,应该加强防范.
作者:于建华;李吉祝;徐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对镇痛的认知程度.方法 选择10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进行镇痛宣教,分别于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71例接受镇痛孕妇镇痛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宣教前86%的孕妇认为引产可引起不可忍受的剧烈疼痛,93%的孕妇有紧张不安及焦虑情绪,92%的孕妇对镇痛工作不接受或表示担心及怀疑;宣教后有71%的孕妇愿意接受镇痛,其中43%的孕妇选择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28%的孕妇选择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接受镇痛孕妇调查显示,PCIA及PCEA两组孕妇镇痛满意率均在95%以上,且95%以上的孕妇认为开展镇痛工作是有必要的.结论 加强引产镇痛的宣传工作可使更多的孕妇认识到引产镇痛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作者:孙冰;张丕兴;田瑞云;纪绪师;孙静波;黄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51例CML病人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其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以及不良反应、总生存和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CML慢性期病人治疗3个月时97.8%(45/46)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用药1年后,79,4%(27/34)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2.9%(1/34)获得次要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获得微小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未获得遗传学反应,29.4%(10/34)获得完全分子遗传学缓解;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7.0%、91.6%,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85.3%、73.1%.3例CML加速期病人1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1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1例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2例CML急变期病人均死亡,总病程分别为9、15个月.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病人,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高,且不良反应少,但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病人疗效欠佳.
作者:雷媚;赵洪国;杨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2例气管插管致下颌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体会,包括拔管前后的护理、下颌关节脱位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
作者:宋晓燕;李旸;王梦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对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导致昏迷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0年1-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昏迷病人,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BAEP检查,并计算两种方法的预后预测准确率.结果 GCS评分预测准确率为73.8%,而BAEP预测准确率为9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77,P<0.05).6例GCS评分低,同时BAEP重度异常病人,后均恢复不良.结论 BAEP能更敏感地反映昏迷病人脑功能状态;多种检查结合,可以使预测更为准确.
作者:赵彦;刘隆熙;曹玮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收集病人骨髓细胞,用24 h常规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0%,AL病人为66.0%,差异有显著性(x2=5.49,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x2=4.44,t=7.98、5.60,P<0.05),但ALL和AN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x2 =9.38,P=0.02,t=8.79、7.58,P<0.05).缓解组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x2=10.26,P=0.02,t=4.43、7.82,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病人异常核型检出组FAK mRNA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检出组(x2=5.82,t=6.72,P<0.05).结论 FAK mRNA在AL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作者:阚玉玲;管洪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公立医院作为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是政府落实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这一目标的实际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支付方式改革,是从医疗服务费用付费方,即医疗服务接受者(参保人)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角度提出的.政府、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做到既能保证医学科学发展,又能控制医疗服务成本,降低社会医药费用总水平.实际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立医院是改革医疗体系支付方式的主体.
作者:韩成禄;崔爽;夏修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