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下黏膜形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价值

徐园园;刘希双;刘华;毛涛;鞠辉;张翠萍

关键词:胃镜检查, 胃炎, 萎缩性, 胃黏膜,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胃镜下黏膜形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胃镜普通白光下诊断为CAG的400例病人的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程度进行研究,并计算各种黏膜形态对CA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胃镜诊断为CAG的400例标本病理诊断为CAG者27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1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9.75%.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对CAG诊断的灵敏度为5.02%~35.13%,一种表现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低,两种表现共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9%、95.87%和79.49%、89.36%,3种表现同时存在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3%、86.36%、100.00%.结论 胃镜下两种及以上表现并存对CAG诊断准确率高,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诊断肠上皮化生具有指导意义.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肺缺血急性期肺组织microRNA的表达变化

    目的 检测大鼠缺血肺组织中microRNA (miRNA)表达变化,寻找与肺缺血相关的miRNA.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组6只.缺血组参照改良Eppinger方法建立大鼠肺缺血模型(缺血1h).建模1h后取材提取RNA,应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两组大鼠肺组织中miRNA的表达.结果 同假手术组相比,缺血肺组织中有4个miRNA表达上调≥2倍,21个miRNA表达下调≥2倍.结论 在肺缺血过程中,miRNA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对缺血肺组织中细胞凋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任鹏涛;沈毅;玄云鹏;魏煜程;杨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清HSP70水平对老年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对老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0例老年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心功能不全组,心功能不全组根据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Ⅰ~Ⅳ级组,测定各组血清HSP70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并作分析与比较.结果 心功能不全病人血清HSP70、LVED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8.55、10.28,P<0.05),LVE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10.40,P<0.05).除Ⅰ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HSP7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5.25,q=3.03~25.92,P<0.05、0.01).心功能不全各组间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89、75.37,q=4.42~28.66,P<0.01).心功能不全病人HSP70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s=-0.832,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s=0.772,P<0.01).结论 血清HSP70水平与老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分级关系密切,随其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对老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隋亚玉;蔡智荣;章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治验四则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所致病证的效果.方法 应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抑郁症、甲状腺腺瘤、反流性食管炎、痤疮病证病人各1例.结果 4例病人均获良好疗效.结论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所致病证可获良效.

    作者:王联庆;张锐;李长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联合恩度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作用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恩度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随机分为恩度组,多西他赛组、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无药物干预对照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及MMP-9、MRP、Bcl-2、Bax mRNA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多西他赛与恩度对PC-3细胞增殖有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的抑制率高于单独用药(F=8.38~16.39,P<0.05),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加(F=210.60,q=4.08,P<0.05).与恩度组、多西他赛组比较,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的MMP-9、MRP、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F=48.32~201.27,q=8.47~16.87,P<0.05),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F=101.60,q=4.46~11.29,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121.80,q=2.95~26.92,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F=342.80,q=3.23~5.26,P<0.05).结论 多西他赛与恩度对PC-3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机制与降低MMP-9、MRP、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有关.

    作者:王蔚;王秀美;时艳艳;刘圆圆;隋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急性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1例

    病人,男,82岁.以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和胸痛等症状来诊.心脏听诊心尖区闻及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闻及干湿性啰音.超声检查: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明显扩大,二尖瓣前叶活动幅度大,可见条索状回声,呈连枷样运动,收缩期瓣尖失去对合,前叶瓣体脱入左心房.CDFI二尖瓣区可见中~重度反流信号,三尖瓣区可见中度反流信号,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3.6 kPa.超声诊断:急性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并中~重度反流,肺动脉高压(重度),肺动脉扩张,左心房、左心室大.

    作者:王忠华;王喜刚;唐红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病变灌注成像中的应用

    当甲状腺组织发生肿瘤或其他病变时,贮碘细胞被破坏,甲状腺组织中含碘量下降,CT平扫表现为局部或整个甲状腺低密度,增强扫描后病变显示更清楚.本文应用去卷积算法,探讨多层螺旋CT在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病变灌注成像中的应用;根据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灌注参数的对照分析,探讨甲状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灌注参数,分析其在良、恶性病变组织鉴别诊断中价值,为临床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尹秀玲;邱士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DIC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VLBW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10月我院NICU住院治疗VLBWI 78例DIC发生情况,分析DIC组与非DIC组基本资料、围生期情况、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8例VLBWI发生DIC 26例,存活74例(94.9%).DIC组与非DIC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生长迟缓(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肺出血、贫血、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95、3.100,x2=4.524~18.567,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及呼吸衰竭是VLBWI发生DIC的高危因素(x2=4.325~17.175,P<0.05).结论 VLBWI是DIC高危人群,胎龄、出生体质量、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呼吸衰竭、肺出血、消化道出血与DIC发生有关,其中IUGR、窒息、败血症、低体温、贫血及呼吸衰竭是VLBWI发生DIC的高危因素.胎龄越小,体质量越低,越易发生DIC.

    作者:邵长荣;姜红;王启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Ras与NI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癌旁组织Ras及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1日我院病理科PTC石蜡包埋切块62例,其中PTC癌旁组织为正常甲状腺组织者34例(G正常组),癌旁组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者28例(G结甲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癌旁组织中Ras及NIS蛋白表达,结果以免疫组化评分(IHS)表示.结果 Ras蛋白在G正常组和G结甲组IHS得分分别为(5.65±3.45)和(4.52±2.28)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92,P>0.05);NIS蛋白在G正常组和G结甲组IHS得分分别为(7.78±3.97)和(4.93±2.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28,P<0.05).结论 伴有不同周围组织背景的PTC在术后清甲治疗中对放射碘治疗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病人清甲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作者:王莎莎;梁军;林岩松;姚如永;邢晓明;赵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甘氨双唑钠并同步放化疗对Ⅱ~Ⅲ期宫颈癌近期疗效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化疗中的增敏作用,评价其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230例Ⅱ、Ⅲ期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病人行根治性放疗联合同期化疗2周期,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X线盆腔对穿外照射同时结合腔内后装治疗,放疗开始第1天同期应用FLP方案化疗,第28天重复.治疗组122例病人放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时在每周一、三、五放疗前静脉滴注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结果 治疗组半程放疗后肿瘤直径缩小较对照组明显(t=2.521,P<0.05).全程放疗结束时治疗组肿瘤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x2=4.59,P<0.05).两组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3种急性放射性损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可以使肿瘤消退加速,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且不增加放化疗急性毒副作用.

    作者:徐丽娟;于壮;史小利;张永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主动脉瘤壁组织CypA与MMP-9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亲环素A(CypA)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各类腹主动脉壁中的定位表达,探讨其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甚至破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2004月6月-2011年2月术中留取的未破裂腹主动脉瘤壁组织30例、破裂腹主动脉瘤壁组织14例,并以18例正常腹主动脉管壁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类组织中CypA、MMP-9的定位表达.结果 腹主动脉瘤壁组织CypA、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腹主动脉壁组织,破裂腹主动脉瘤壁组织二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未破裂腹主动脉瘤壁组织(x2=4.325~17.138,P<0.05).未破裂及破裂腹主动脉瘤组织中,CypA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2、0.645,P<0.05).结论 CypA和MMP-9可能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甚至破裂.

    作者:谢志银;王豪夫;房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并发前列腺增生症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并发前列腺增生症的腹股沟疝老年病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方法 局麻下对67例并发前列腺增生症的腹股沟疝老年病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麻醉满意度、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术后有无复发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操作中轻微疼痛15例,麻醉满意52例;手术时间35~50 min,平均40 min;术后2~8 h后可下床活动.无切口感染发生,无急性尿潴留发生,出现阴囊积液6例,腹股沟异物感5例,手术部位浆液肿3例.平均住院3.5d出院.平均住院费用为3 986元.随访63例,随访至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并发前列腺增生症的腹股沟疝老年病人采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值得推广.

    作者:于辉昌;王骥平;周岩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病人对胶连和铸造可摘局部义齿满意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游离端牙列缺损(肯氏Ⅰ类和Ⅱ类)病人行胶连和铸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的满意度.方法 在临床上选择65例符合要求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分别进行铸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和胶连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病人戴用6周后复诊,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 A、B组病人对义齿咀嚼功能、方便程度、舒适程度、发音功能及整体上的满意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288~-2.912,P<0.01);在美观功能及固位稳定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铸造可摘局部义齿比胶连可摘局部义齿更能满足牙列游离端缺损病人的要求,特别是在咀嚼功能、方便程度、舒适程度及发音功能方面.

    作者:陈清;张倩;许家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姜黄素对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姜黄素灌胃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阿托品组、姜黄素+阿托品组、L-精氨酸组与姜黄素+L-精氨酸组.墨汁灌胃法检测小鼠小肠推进率.结果 姜黄素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小肠推进率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品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而姜黄素+阿托品组和姜黄素+L-精氨酸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分别与阿托品组和L-精氨酸组比较有显著提高(F=9.50、21.31,t=3.93、10.51,P<0.01).结论 姜黄素并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胃肠蠕动;姜黄素可明显对抗阿托品和L-精氨酸所致小鼠胃肠蠕动减弱;姜黄素可能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和阻止NANC神经的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作用来促进胃肠蠕动.

    作者:罗霜;于小玲;李红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ELP1/MNAR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ELP1/MNAR)和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二步染色法,对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和6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ELP1/MNAR、ER进行测定.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腺上皮细胞核中PELP1/MNAR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性、复杂性增生组织(x2=6.25~16.90,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绝经后组织间质中PELP1/MNAR阳性表达率低于未绝经组织(x2=7.17,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增生期内膜腺上皮细胞核中ER阳性表达率高于分泌期及增生过长组织(x2=5.208~12.907,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与PELP1/MNAR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315,P<0.01).结论 PELP1/MNAR在子宫内膜各个时期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清娟;王言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青岛市胶南中老年人听力损失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青岛市胶南某社区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分布特征,探讨相关因素对听力损失的影响,为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青岛市胶南某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测其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纯音听力计测量其左右耳0.5、1.0、2.0、4.0 kHz4个听阈的纯音气导听力.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听力状况在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吸烟、饮酒情况组间均有显著差异(F=3.90~71.75,t=-3.69~14.46,P<0.05);听力状况在不同血糖、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龄、高糖血症、饮酒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高龄、高糖血症、饮酒与听力损失呈正相关,高文化程度与听力损失呈负相关.中老年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老年性聋的发生.

    作者:郭朝斌;高娴;逄增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植入物后综合征13例分析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变化,分析EVAR术后与植入物后综合征(PIS)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行EVAR腹主动脉瘤病人50例,术后第1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观察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50例病人中,术后13例(26%)发生PIS.术后PIS组病人体温、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PI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05~6.828,P<0.05).结论 PIS为腹主动脉瘤病人EVAR术后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

    作者:房涛;王豪夫;王曰伟;李君;赵宗刚;戚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浆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对42例健康人和61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外周血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42例健康人的血浆中均未检出DAPK基因的甲基化,而61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18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x2=15.018,P<0.05).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但与病人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x2 =4.961、9.678,P<0.05).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鹏;魏煜程;沈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颅脑外伤对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蛋白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5例外伤后3d内入院的颅脑外伤病人,按GLASGOW分级,轻度24例,中度19例,重度22例.检测病人入院后第2、8、15天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入院后第2天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总蛋白与清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F=3.76、11.99,P<0.05).在入院后第2、8、15天不同程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50~29.55,P<0.05),其中,重度组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后病人血清蛋白水平下降,损伤程度越重,下降越明显.

    作者:李春荣;韩磊;刘翠萍;朱慧;刘梅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0在HSE发病中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采用颅内接种法建立HSE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通过神经症状评分观察HSE小鼠的发病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病毒感染组神经症状评分高,生存率低,阿昔洛韦组次之,地塞米松组神经症状评分低,生存率高(F=30.20,x2=23.20,P<0.05).IL-10在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病毒感染组较阿昔洛韦组增高,病毒感染组和阿昔洛韦组较地塞米松组增高(F=10.65,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 IL-10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等介导宿主在HSE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作者:陈兆红;华青;舒志荣;赵园园;马凯;徐以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龋齿预防综合干预2年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龋齿发病情况,评价龋齿预防综合干预2年效果.方法 2010年在青岛市市南区(实验组)、四方区(对照组)调查7、9岁共926名小学生乳牙及恒牙患龋情况,其中仅实验组9岁小学生进行了2年综合干预.结果 两组7岁小学生乳牙、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及龋均无显著差异(x2 =1.49~3.32,t=1.33~1.75,P>0.05).实验组9岁小学生乳牙患龋率、龋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x2=14.69,t=2.76,P<0.01),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龋均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x2=6.27,t=2.41,P<0.05).结论 龋齿预防综合干预2年防龋效果明显.

    作者:刘昌昊;王万春;吕健;滕琦;杨梅;辛秉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