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全身过敏反应1例

申晋斌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 脱敏注射, 过敏反应
摘要:患者,男,32岁,操作时左手食指不慎被刀具割伤1h就诊.伤口处清创缝合后,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1500IU(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110420-4,1500IU/支).注射前询问其有无过敏性疾病及过敏史,否认后做破伤风皮试.取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内含15IU)做皮内注射,20min后检查皮试结果阳性.依据病情需要,采用脱敏注射法注射,将TAT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ml,分1、2、3、4ml共4次肌内注射,每次注射后均观察30min,期间患者无异常表现.第4次注射观察30min后患者诉皮肤瘙痒感,未出现皮疹,注射完毕2h后患者全身皮肤瘙痒感加重,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臀部注射部位触及硬块,阴茎包皮系带处出现大小约2cm×3cm的局部水肿.生命体征平稳,立即予0.9%氯化钠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维生素C 1.0g静脉推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瘙痒感逐渐缓解,斑丘疹逐渐消退,阴茎包皮水肿逐渐减轻.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1次/d,3d后患者上诉症状完全消失,臀部肿块也逐渐消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偏瘫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在诊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偏瘫患者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并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因此,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格外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白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部层级培训与绩效管理在三级综合医院的实践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各层次护士工作能力,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 由护理部根据临床不同层次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制定计划、培训、考核,将考核成绩与当月绩效挂钩.对分层培训前与分层培训后护士的综合考核能力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的规范化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 分层次培训、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和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蒋玉兰;王兆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该院2012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利用医院HIS系统检索2012年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用金额等,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AUD),并对金额、DDDs等进行排序统计,点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由100%降至52.0%.结论 该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基本合理,在抗菌药物选择上无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作者:邵丽丽;张武标;王晓珉;刘东辉;李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国内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20%[1].随着老龄化的推进,老年痴呆的人口数量也快速增加.受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痴呆患者大多在家里由家人照料[2].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的感受、体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量性及质性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关于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研究,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这个群体.

    作者:范晓丹;张瑞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9岁,因车祸后右小腿擦伤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经外科清洗包扎后,医师处方开TAT 1500IU肌内注射,皮试.患者到我科进行注射时,护理人员在皮试前仔细询问了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患者陈述1个月前曾注射过TAT.患者做TAT皮试过程中无特殊不适,20min看皮试结果.嘱若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皮试后未感不适,查:皮丘1.5~2cm、无瘙痒,皮丘周围无红晕,皮试判断结果为阳性.给予TAT脱敏注射方法,即分多次小剂量注射药液.

    作者:代秀萍;王丽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库溴胺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胺和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做全麻诱导后,治疗组用罗库溴胺0.6mg/kg,对照组用琥珀胆碱2mg/kg快速静脉推注,90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2组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胺是目前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肌松剂的良好选择.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妇科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针对性全面心理干预.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心理并监测BP、HR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值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及心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手术负性情绪得以缓解,顺应性增强;同时,降低血压、心率异常波动,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术后心理及身体康复.

    作者:王安杰;韩瑞英;郭俊彩;胡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2年某三级乙等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某三级乙等医院2012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对该院2012年使用的抗肿瘤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比较各种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统计显示2012年该院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共7大类,60个品种,其中紫杉醇注射液、奥沙利铂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为销售金额排序居前三位的药物,紫杉醇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格拉司琼葡萄糖注射液为DDDs排序居前三位的抗肿瘤药物.结论 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抗肿瘤辅助药、抗代谢药为该院使用的主要抗肿瘤药物.

    作者:高瑶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

    药品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临床用药安全是医院药学工作中药品质量管理的重点.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是多个环节的系统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把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从药库、药房到临床科室用药都要坚持法规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进行多部门协作并持续改进,以全方位提高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朱安祥;尤传萍;谢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等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0.3g、阿莫西林胶囊1.0g三联治疗,观察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Hp根除率为94.67%;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和皮损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1:1)的混合液注入疣体,每周1次,连用2次;对照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皮损处,每天3次,连用30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46.8%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痊愈率高、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小.

    作者:卢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粪肠球菌粪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送检的标本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培养分离68株粪肠球菌,在18种药物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万古霉素100%、呋喃坦啶91.18%、阿莫西秫/棒酸88.24%、复方磺胺甲恶唑73.53%、氨苄青霉素70.89%;耐药药物前5位依次为四环素100%、红霉素97.06%、氯林可霉素94.18%、苯唑青霉素86.76%、青霉素73.53%、克拉霉素60.29%.结论 在临床上按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战兰;邵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村级卫生室抗生素应用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村级卫生室抗生素应用情况,为指导村级卫生室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县各村级卫生室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各10份,对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类别、品种、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合理性.结果 抽取328个村级卫生室门诊处方共3280份,抗生素使用率为67.23% (2205/3280),共应用抗生素8类37种,共使用3021例次,人均使用抗生素1.37种;应用例次和使用频度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硝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单一用药比例为64.35%,二联用药比例为34.97%,三联用药比例为0.68%;不合理用药比例达29.43%,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3个方面.结论 农村村级卫生室抗生素的应用存在明显的滥用和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加强对村级卫生室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培训指导和监管.

    作者:廖远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分析及建议

    目的 分析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3年1~6月审方记录本中不合格处方数及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结果 处方合格率为96.31%,不合格处方主要存在书写、选药、剂量、配伍及用法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处方质量需提高,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肠梗阻40例临床诊治体会

    急性肠梗阻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属于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老年结肠癌、直肠癌患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肠梗阻.肠梗阻是指内容物在肠道中受阻不能通过,发病的原因复杂,形式多变,诊断困难.急性肠梗阻更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一旦诊治延误后果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发病初期梗阻肠段的解剖和功能性发生改变,继而转化为体液、电解质丢失、肠壁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肠组织坏死或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可引发血毒症、休克,甚至死亡.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液体预充治疗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剖宫产患者麻醉中应用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晶体组和胶体组,胶体组麻醉前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晶体组麻醉前预充复方氯化钠溶液500ml.均采用椎管内神经阻滞.观察麻醉中血压波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胶体组麻醉中血压波动率低于晶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患者麻醉前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能明显地降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赵运法;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17例真菌性角膜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11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主要采用氟康唑滴眼液治疗,试验组主要采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课学习与考评系统》的应用体会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课学习与考评系统》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学习考核平台,植入实景实验室标本,形成实景标本—计算机—学习—考评模式,具有内容丰富多样、简便快捷,客观准确,学生乐于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优点,是改进现行实验教学和考评手段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王伟浩;牛小艳;崔颜宏;顾援农;秦万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56例,均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替代治疗或冷沉淀,并同时给予维生素K1静脉输注,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出院后改用维生素K4口服维持治疗3~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凝血因子和维生素K治疗后,牙龈出血、血尿在1~2d内消失,皮下出血点、淤斑在3 ~5d得到明显改善.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出院后随诊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凝血因子和维生素K治疗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安全有效.

    作者:付利;苏毅;孙浩平;范方毅;李业成;帅燕容;谢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院2013年第一季度住院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对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医嘱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3年1~3月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急性阑尾炎、2型糖尿病病历各1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用药合理性原则进行点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结果 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其次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结论 开展住院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加强管理,监督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丁凯;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