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顶、颞、枕叶白质在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发病中的测定价值

郜风清;冯庆波;高洁;刘振波

关键词:顶白质, 颞白质, 枕白质, 帕金森并发认知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顶白质,颞白质,枕白质在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发病中的测定价值,为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2例,并依照认知障碍评定量表(MoCA)判定为认知障碍的36例帕金森患者为帕金森认知障碍组(PDD组),判定为无认知障碍的36例帕金森患者为帕金森未发认知障碍组(PD-CogNL组),观察2组顶白质,颞白质、枕白质的FA(部分各异性)值.结果 PPD组颞叶白质、枕叶白质FA值均低于PD-Cog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顶叶白质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顶白质结构变化与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无显著相关,而颞白质、枕白质结构变化与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颞白质和枕白质很可能能作为测定帕金森患者是否并发认知障碍的参照指标,值的临床进一步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SBP、DBP、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2组间患者治疗后的SBP、DBP、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后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伴高血脂临床治疗中,应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冀宏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出现针道感染者仅有1例,占2%,出现关节移位者1例,占2%,出现肌肉萎缩者1例,占2%,总有效率高达94%.结论 对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可有效缩短康复周期,推动患者的恢复进程.

    作者:刘彦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2组均行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2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min后,观察组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麻醉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麻醉前相比无变化(P>0.05);麻醉10min后,观察组平均动脉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无变化(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麻醉前,且低于观察组(P<0.05).麻醉后5min,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均高于麻醉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10min,2组患者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苗荷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防治分析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占50% ~ 60%.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相比,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2].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易被忽略,发生率高,后期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霄;薄德峰;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朱氏强力骨贴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朱氏骨贴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贴治疗,观察组采用朱氏强力骨贴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朱氏强力骨贴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显著,复发率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利平;王红;周利平;刘淑霞;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前列腺素E2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常遇到妊娠足月,但因宫颈不成熟而不能自然临产的孕妇,需用药物促宫颈成熟引产终止妊娠.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类药物等.在各种引产药物中,前列腺素E2栓剂(商品名前列腺素E2)高效且不良反应小,是英美国家常用的引产药物之一.我院选用前列腺素E2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菊;高会芳;王根民;刘翠荣;许金萍;高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8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红景天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81.58%高于A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罗勇;付艳;吕国志;冯国君;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特殊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特殊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治疗的84例特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部位的急性阑尾炎既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同时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诊断准确性为91.4%高于B型超声检查的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性的急性阑尾炎的疾病演变过程与一般性的急性阑尾炎具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急性阑尾炎的病发部位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在诊治急性特殊阑尾炎时需重视急性阑尾炎的病发特殊性.

    作者:杨正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00例.A组给予标准三联方案即克拉霉素缓释片+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连服1周;B组给予相同的三联方案,连服2周;C组给予相同的三联方案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服药1周.观察比较3组Hp根除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的Hp根除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p复发率低于A组及B组(P<0.05),A组和B组Hp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B两组低(P<0.05),B组味觉紊乱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标准三联方案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不仅提高Hp的根除率,降低其复发率,还明显减轻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阻生齿拔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阻生齿拔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2011年我院口腔门诊拔出智齿患者205例,均在下颌阻生齿拔出中应用高速涡轮手机,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05例牙齿经高速涡轮手机,去除阻力后拔除,优80例,占39%;良100例,占49%;差25例,占12%.结论 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阻生齿拔出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增恩;范秀苗;曾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肝硬化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 对肝硬化并低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低钠血症发生原因、诊断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主要诱因中,长期钠盐摄入量低25例(44.6%),利尿剂应用不合理19例(33.9%).轻度低钠血症患者30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4例,肝性脑病2例,反复腹水0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19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6例,反复腹水1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7例,并发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7例,反复腹水5例.经积极治疗后,56例低钠血症患者纠正22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89.3%,病死率为1.8%.结论 熟练掌握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诱因,加强对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检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积极补钠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聪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文;张雪孪;赵伟;刘勇;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中心实验室的护理人员管理与配合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医院中心实验室集中了医院主要的软、硬件科技资源,成为了为院内外科技人员提供开放式、服务式的科研平台.同时,它还具有鲜明的医院特色,如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互联系,在进行医学基础研究的同时,也为相关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服务.随着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及医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实验室护理人员被赋予了新的工作内涵.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做好实验室相关护理工作的初步体会.

    作者:解燕华;唐维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84例宫颈病变患者,均接受LEEP刀治疗,对比分析在LEEP术后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分析LEEP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84例患者的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例结果,符合者55例(65.5%),其中CN I、CNⅡ、CNⅢ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1% (17/32)、52.4%(11/21)、50.0% (1/2).结论 LEEP刀在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操作简易,安全快捷,且治疗效果显著,引发的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邢智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收治60例子痫前期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无孕妇发生死亡,术后发生感染12例(20.00%),产后出血6例(10.00%),新生儿窒息10例(16.67%),新生儿死亡5例(8.33%).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治疗的佳方法是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也是确保母子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石明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急性脑出血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1].加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治疗和正确及时的护理,对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抢救流程及护理操作,协助医师做好各种检查,有预见性的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霞;李录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研究进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0.5%~0.1%[1],颅内静脉窦血栓好发于年轻女性,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 CVST的诊断1.1 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或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少数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作者:翟素巧;马东波;王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耀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近年随着妇女肥胖人群增加,剖宫产率增高,电刀使用的推广,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脂肪液化为一种无菌性炎性反应,但能增加手术切口感染机会,延长切口愈合时间,给患者增加身心及经济负担[2].现对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唐最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