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彪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药敏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大肠埃希菌52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2种药品中,药物敏感依次亚氨培南敏感菌52株,占100.00%;头孢西丁47株,占90.38%;阿米卡星43株,占82.69%;环丙沙星41株,占78.85%;庆大霉素35株,占67.31%;复方新诺明18株,占11.54%;头孢吡肟7株,占13.46%;头孢塞吩5株,占9.61%;头孢他啶5株,占9.61%;头孢塞肟4株,占7.69%;哌拉西林3株,占5.77%;阿莫西林2株,占3.85%.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李仙;向战兰;邵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DM)肢端坏疽,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脱疽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本虚标实证,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壅盛,瘀血阻络为标.湿热、瘀血日久成毒,毒损脉络导致血败肉腐形成,可导致感染、溃烂、断肢坏疽等,严重者可并发骨髓炎.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8例,对其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气象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发现了诱发许多疾病的环境因素,并根据这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因气候变化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气象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多具有季节性,天气陡然变化时,往往在几天内骤然增加许多感冒、哮喘、呼吸道感染、胃溃疡穿孔以及咯血的患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机体难以随气候的变化及时调节而诱发出的疾病.
作者:章俊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探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注意事项,总结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医院就诊患者142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试验组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的疗法,不对其使用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2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等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让患者更好的康复,对于疾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侯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11-2013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CLSI2012标准,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为100%;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不断升高.结论 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在不断升高,应严格管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姝;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部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在腰椎疾病中门诊量较大,笔者在近几年治疗本症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64例中,男41例:体力劳动者33例,单侧21例,双侧20例;女23例:体力劳动者14例,单侧16例,双侧7例,年龄23~56岁,病程3月~12年.2 治疗2.1 操作方法(1)腰背筋肉松解法:患者俯卧位,医师站其患侧,用掌根拨揉,前臂滚揉,拇指拨揉按压,脊柱两侧腰背肌,至肌肉韧带组织松解为佳.(2)麻醉法:肘尖点按双侧肾俞各30s,拇指按揉承山、阳陵泉各1min,进行穴位麻醉止痛.(3)拨离粘连法:患者侧卧,医师站其背后,拇指沿竖脊肌外缘从下胸部开始到骶髂部为1条线,沿着这条线的外缘做为第2条线进行交替按揉,时间为5~7min;重点揉第3腰椎横突部位,久病者此处有条索状物或筋结,而后用双手拇指同时沿肌纤维方向由下至上理筋几次,前臂揉侧臀部2 ~ 3min,肘尖压髂前上嵴后上方敏感点30s,按压有同侧大腿放射性酸胀感,用掌根按压点按承扶、阴门、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穴.
作者:张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婴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盐酸溴己新0.1 ~0.3mg·kg-1·d-1,共5d.观察2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结果 治疗组肺部感染率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溴己新可有效改善先心病小婴儿术后肺功能,防治肺部并发症,缩短辅助通气及监护时间.
作者:金凌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CD4+ CD25+ Treg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改变.方法 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10只及高脂饮食组(B组)20只,高脂饮食组再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0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前腹腔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250μg,A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大鼠IgG抗体(250μg),高脂饮食组定期用维生素D腹腔注射.上述各组喂养3个月后,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的表达、检测炎症因子IL-10,IL-1β水平,处死各组大鼠做病理切片.结果 3组中干预组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表达下降明显,IL-10水平明显下降,IL-1β水平明显升高,A组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表达高,IL-10水平亦高,IL-1β水平低.而对照组在干预组及A组之间.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CD4+ CD25+ Treg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受到抑制,而不是CD4+ CD25+ Treg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因子却显著升高,考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免疫反应参与.
作者:冯向阳;马建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重要药物,有些医师为追求尽快达阿托品化或缺乏用药经验,或受以往所谓阿托品用药“宁过量勿不足”的错误观点影响,常加量使用以致过量或中毒.有报道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为40%~60%,死亡率为18.33%[1].笔者根据其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贾海霞;张慧景;祁亚卓;祁焕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的全球性传染病.HCV的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据统计,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HCV,我国人群的感染率达3.2%,成人在感染HCV后80%转为慢性并且无明显症状,不易早期诊断和治疗.据流行病学文献报道,慢性丙肝20年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率达10%,30年内达20%.丙型肝硬化患者中肝癌患者达1% ~4%.
作者:王晓静;黄敏捷;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三踝骨折主要是指除内外踝骨折外,胫骨关节面后唇骨折移位,一般是属于关节内骨折,三踝骨折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就是在整复时要进行良好的解剖对位¨],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活动关节,而三踝骨折相对较复杂,在治疗中一旦处理不当,容易使得复位内固定较差,引起后遗症,如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探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现对我科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万英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方法 13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66例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组68例,根据异位妊娠的类型和部位以及患者有无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方式,比较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随访1~3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现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和再次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镜有助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且腹腔镜微创手术疗效好,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饮酒后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极为常见,但是含乙醇溶剂的药物、头孢类药物及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引起此反应及其不良后果也应引起注意.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80名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其中有20例患者情况特殊.年龄23~ 60岁.1周内无饮酒史,均无药物过敏史.其中感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14例,单纯感染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0例,分别在院外或院内输入血塞通、尼莫地平、或银杏达莫改善脑供血的同时,联合引用了头孢类抗生素,输液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出现心悸、胸前区憋闷、大汗、恶心,严重的1例出现了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跳过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4例为心脏病患者,联合引用了硝酸甘油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输液过程中也出现类似症状,经心电图及查体,排除疾病本身所致.上述14例患者曾多次单独使用过上述药物,未曾出现类似症状,经临床测定均可排除单用某种药物所致过敏反应.单纯感染的6例患者,其中3例为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哌酮与细辛脑联合应用,2例是穿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输液5 ~ 10min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率增快.1例患者经皮试阴性,乙醇消毒后输头孢曲松钠不到5min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出汗.即测血压70/40mm Hg,当时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3岁;起搏器植入38例,深静脉置管30例.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选锁骨中外1/3交点、喙突下方4~ 5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点外侧0.5~1.0cm处(相当于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穿刺针与胸壁成30度~45度角穿刺.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症)多见于初产妇、糖尿病、高血压的孕妇,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产生2周,是母婴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表现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临床3大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脑出血、脑血栓、先兆子痫等并发症,导致母婴死亡[2].有研究报道,我国妊高症发生率为9.3%.妊高症的发生原因与多因素有关,如遗传、营养体质、孕期是否患病等,目前多认为与营养不足或过多以及运动量过少有关系[3].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妊娠高血压患者56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51岁,男性,因“腹胀、气促,伴双下肢浮肿10d”入院.3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后明显,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全身乏力,无发热、盗汗、恶心、呕吐、胸痛、咳嗽、咯痰等不适,于当地医院查CA125677.8kU/L,结核分枝杆菌DNA示正常.肺部CT示:(1)考虑肺部感染性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下肺大部分肺不张;(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心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心包积液;淤血肝声像,大量腹水,以抗感染等治疗后未见好转,遂至我院求治.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20余年前曾感染“血吸虫病”,吸烟史20余年,每天1包,现已戒烟.饮酒史20余年,每周有1~3次应酬,常有醉酒.查体:体温36.5℃,血压125/81mm Hg(1mm Hg =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侧呼吸动度不对称,语颤减弱,双下肺呼吸音低,右肺明显,左肺可闻及少量湿啰罗音.
作者:章婷;杨宇;谭胜玉;刘虹;罗荧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因骨性退变、创伤性关节炎、炎性反应、类风湿等引起的疼痛、关节病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降低了其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不仅能有效解除疼痛、矫正畸形,还能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然而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坏,与良好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密切相关.选取我院近年来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4例,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运用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近似计算一段时间内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影响程度.结果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表明该次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基本无影响.结论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是一种产品在温度不断变化的贮存或分销过程中累积热效力的表现方式,可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温度不断变化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作者:董光辉;赵柳入;叶明良;黄海波;方玲;曹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盖氏骨折为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为前臂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1],临床治疗方法有多种.现应用闭式穿针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盖氏骨折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盖氏骨折患者47例,年龄12 ~68(46.74 ±6.9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18例,右侧29例.骨折原因:摔伤所致者34例,车祸所致者6例,坠落所致者7例.骨折情况:骨折向掌侧成角、尺骨头向背侧成角的患者12例,骨折向尺侧成角、尺骨头向桡侧脱位者35例;伴有明显软组织损伤患者10例,伴有神经损伤患者4例,Ⅱ型26例,Ⅲ型21例.
作者:李松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整理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课题的同时,结合2008-2012年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汇集为临床用药教育的素材.结果 在进行的各项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也揭示了中医药在改善CHF某些症状方面确实有显著的变化,初步探索和形成一定的临床诊疗经验和相当的理论体系.结论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主要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理气为主,调补五脏气血阴阳等.
作者:江冬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